作者文章归档:向小田

新浪微博专栏作家

不良资产投资已成少数人的盛宴


  2014年以来,随着银行基础业务(地产、非标)的低迷,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银行不良资产率不断攀升。虽然大量银行做了技术处理,但是难掩不良资产接踵而至。一些央企、省级大型国企的债务违约,和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光伏、钢贸等)的倒闭,再加上2015年下半年的股灾杠杆爆仓,更是让这一困境雪上加霜。

  然而,别人的危机正是不良资产投资者的机遇。流血的巨型动物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秃鹫的来临。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已经开始纷纷布局中国不良资产投资市场。随着高盛(Goldman Special Situation)、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等国际资本进入中国不良资产投资市场,事实上已经...

Read more

大多数中国人的收入增长将停滞


  亿万富豪王健林在某个电视节目中的一则谈话立即在社交网络中病毒般传播开来。他谈到,在通往首富的路上,有时候“可以先立一个小小的目标,比如说就赚它一个亿”。评论蜂拥而至,调侃王健林这个“小小的目标”,却是普通人几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度。

  西谚有云:凡有的,要加给他,让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拥有的也要夺去。

  在当下社会财富的分配中,更富裕的个体在收益的增长方面将会显得更有优势,他们的优势地位还会自我强化。在经济学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在我们身边的案例不胜枚举,而且愈演愈烈。广电总局刚刚批判了某部电视剧中明星演...

Read more

万科之战最大的胜者是金融寡头


  最大的赢家是金融寡头。

  恒大二级市场买入万科接近4.9%的股份,赚足了眼球。许家印的登场,标志着万宝之争的意义更加被确定,事件成了里程碑——标志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告别了草莽时代的行业比拼,战争在另一个层次即金融战略的层面展开了。

  当时我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宝能、恒大都是在市场上借钱借到饱的企业,万科则属于银行借钱给它它还要考虑考虑的企业。现在的情况是负债率低经营稳健的企业反而成了负债率高风格突进的企业围猎之物,充分说明,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善于利用债务和会使用金融工具的企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另外还证明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即负债,尤...

Read more

中国中产阶级的虚幻和焦虑


  我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个调查,问大家,你认为在京沪,家庭年总收入达到多少才能叫中产?截至17:10,六千多人参加投票,结果如下:

 

图1

 

  图1从这个统计来看,认为80万-120万的人最多,其次是50万-80万。认为30万-50万算中产的,比例不到10%。

  以我熟悉的几个微博网友的投票结果来看,收入在50-80万左右的,会投第3个选项。收入在30-50万左右的,则会投第2个选项。在他们眼中,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是中产,而调查却显示,相当数量的人却认为他们是。

  中产阶级的定义

  要搞清楚家庭收入达到多少叫中产,首要要搞清楚中产阶级的定义。在国际实...

Read more

分崩离析的中国中产阶级


  在写本文的下午,上海某处正在经历一场房地产的狂欢。某单价八万的公寓,竟然在一个多小时之内全盘售罄。以总价计算,每一个单元几乎都在千万以上。而就在此时,你若是去普陀某地的菜饭骨头汤饭馆吃饭,10元就可以解决一顿午餐。吃菜饭骨头汤或者沙县小吃的顾客,以及开店的老板,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总价超过千万的楼盘,竟然要用抢才能买得到。

  在目前的上海社会,你若是注意的话,会发现社会阶层的划分越来越清晰,而这些阶层仿佛没有交集。到金融中心陆家嘴,你若是围着国金中心(ifc)走一圈,你会发现三大高楼的下面停满了数不清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在这里上班的白领偶尔会问,怎么在如此高级的办公区会有这么多的廉...

Read more

2026


现在是2026年。

这一年发生了金融危机。有一次我在陆家嘴喝咖啡,看到街边替人擦鞋的白发老人,十分像许久未见的老王。老王是十三年前(也就是2013年)我们办公楼的保安,当年他大概五十九岁的样子,正在筹划退休后的安排。现在算来,他已经七十二岁了,怎么如此穷困潦倒,竟然要沦落到街边擦鞋的地步?我于是走过去,跟他攀谈起来。

问完前因后果,才知道,这么蹊跷的事,竟然也跟金融机构有关系。

2013年,当时政府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开始推行一个叫做“以房养老”的政策。经老王提醒,我记起来,那份文件的名字叫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要求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