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柠

男,祖籍江西,1958年9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乡土熟人社会的黄昏


上世纪80年代的学术尽管有很多先锋文学、先锋批评,但是整个80年代的思维逻辑还是古典思维的逻辑。尽管80年代后期也提出过方法年、方法论,但是在理论思维和批评实践里并没有展开。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有一个从古典知识系统到现代知识系统的转型,这一转型当中当然有大量的译介翻译的工作。

本土化的思维

就个人而言,本雅明、福柯、鲍德里亚等都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比如,鲍德里亚谈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是怎么改写物品功能的,这对我影响比较大。

他举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是纯功能,第二是附加功能。纯功能是生产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东西,附加功能是消费系统里的。

比如一辆汽车从A移到B,它可以让我们...

Read more

北京的城市结构和文化结构


  北京是东方古老城市的典范之一,它具备了“封闭型城市”的一切要素。自元大都到明清的北京,直至今天,其同心圆放射状结构一直没有改变,行政结构与城市结构高度吻合,城市以紫禁城原点为核心向四周扩散,每一个由城墙、城门、护城河、大街构成的圆圈,就是一道防守的屏障。交织在其中的胡同和院落,犹如老城的筋骨,使环形层叠的防守屏障更加坚硬无比。北方漫长的冬季,使老城长期保持一种冻僵的表情。

  20世纪90年代,“环线”的出现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环线”是对三环以上的现代化道路而言(没有“一环”之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