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

校园欺凌,不要忘记“熊孩子”背后的家长


  中关村二小一个10岁学生遭遇同学“欺负”引发的舆情不断发酵,事件的具体原委曲直,估计各方描述都有出入,家长精湛的文笔在成功引起关注的同时,也引来了很多质疑。我们很难还原最完整真实的情况。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校园霸凌”再次引起媒体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毋庸讳言,校园学生之间的“欺凌”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会因为是哪种社会制度、哪种教育体系而有所不同,或者不存在。人是复杂的社会群体,在一个群体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社会现象,如部队中老兵欺负新兵,地痞无赖欺压乡邻一样。只是孩子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对这种事情的处理与承受...

Read more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绕不开的两个“死结”


  日前,曾经红火的一个在线教育公司成为舆论焦点,只是此次是因为辞退员工,濒临倒闭。有舆论说,2016年是在线教育的大限!

  大限,一个标志是一个个不断死去或者被并购,另一个标志就是业务模式的“大拐弯”,从“2C”变为“2B”,或者2B2C。总之,没有人再敢只讲充满想象空间的2C。

  2012年MOCC兴起,教育成为一个“风口”,掀起了一轮持续三年的在线教育投资的狂潮,先有BAT高调介入,后有一堆风投疯狂介入,纷纷喊出了宏伟的口号,动辄就是几千万美元、上亿美元的投资,一批教育名人涌入,...

Read more

高校去行政化,无法只身前行


  北大校长宣布在院系一级去行政化改革,再次把大学去行政化摆在了公众面前。

  大学去行政化,说的白一点,就是去行政级别。这个话题是老话题了,估计敢公开反对的没有几个人,因为这个话题存在理论正确性。大学就是大学,怎么也论起做官了?你看美国的大学,英国的大学,哪个有行政级别?当然,还隐含了一个话题,一旦有行政级别,就涉及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听谁的?

  有一句俗话,存在就有其合理的理由。中国的大学为什么会有行政级别?难道只有大学有行政级别,其他的就没有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仅大学有,中小学也有,职业学校也有。

  何止学校,企业也有。部级,副部级,正局级,处级,科级,几乎覆...

Read more

用钱择校与中国教育治理的困局


今年年初,北京一间只有11平方米的破败老房子,因为是著名的北京实验二小的学区房,以530万元高价卖出,一平方米46多万元的单价,创造了北京房价的新纪录。随后,相关政府部门辟谣,证明此事为炒作。但抹不去学区房的价格扭曲。

几乎与此同时,教育部发文,明确2016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要“科学划片”,改单校划片为多校划片,对执行多年的严格按户籍学区入学政策做了明显的回调。

“学区房”这个词在近5年的中国异常火爆,价格飞涨,都源于多年前对择校治理上的一个基本政策:坚决取缔各种测试等以成绩选择的其他渠道,严格按户籍、学区走,以确保公平。这一政策的出台...

Read more

转战互联网,为什么连微软、IBM都这么难


  IBM大幅裁员11万人的消息,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虽然IBM否认没有这么大规模,但这个如日中天的企业正在快速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几乎与此同时,各种互联网企业发展迅猛,中国的阿里在美国上市当日,市值高达1300亿美金,2015年计划招聘上万人。一涨一跌,让人唏嘘不已。

  真正导致老牌企业抓不住互联网机会的,无他,是其强大的“基因”决定的,你的企业基因能与互联网并存吗?

  老牌企业的基因:优势还是劣势?

  很多人不知道,IBM是最早的互联网从业者,应该说是最早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最早的互联网的机会也是给了IBM的。作为计算机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