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莫开伟

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家

对网络小贷监管应处理好四大问题


  最近,监管机构对P2P网贷平台清理基本就绪、对其即将纳入有效法治监管轨道之后,将重点监管矛头剑指网络小贷,而实质也是对网络现金贷监管的不断升级;如果网络小贷监管措施落地,整个网络小贷将进入经营“严冬”,2700家平台也将面临生死大限。正在P2P行业上演的优胜劣汰也即将在现金贷行业开启。

  对网络小贷进行清理是一个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大事,亦是网络小贷自身需不断规范和净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网络小贷拥有正规经营牌照的少,整个网贷经营实质性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态,需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引导。数据显示,目前在运营的现金贷平台2693家,而市场上有网络小贷牌照2...

Read more

银行信贷额度趋紧催贷款利率上浮弊端多


  据媒体披露,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强劲、金融监管加强促使部分非标融资转向表内信贷、流动性偏紧等多重原因叠加,导致年关银行信贷额度比往年更加紧张。一些银行年底这两个月对公额度仅有十几个亿,而宽松情况下可达上百亿;个贷方面同样捉襟见肘,即便是近期持续火热的经营贷也面临无款可放的窘境,甚至部分银行放款已排到明年1月份。在这种状况下,一些银行便“坐地起价”:不断上浮贷款利率,即便是优质国企,基准利率也上浮至6%左右;如果是一般企业贷款利率已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11月13日《中国证券报》)。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额度发放计划还是受到央行货币政策宏观控制,这对一个国...

Read more

外资银行破解困局须突破哪些瓶颈?


  据媒体披露,不久前包括央行、银监会等部门都在密集调研,就金融开放征求意见。银监会也回复媒体称,正在积极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工作,研究制定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方案,以改善银行业投资和市场环境,促进外资积极参与金融业市场竞争与发展,提升银行业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从当前现实看,我国金融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非常必要。那么,外资银行机构在我国发展为何如此缓慢?症结到底在哪?

  据分析,原因有五方面:一是外资银行自身薪酬激励机制僵化,对优秀人才失去吸引力,因而人才瓶颈严重制约了外资银行的发展。据业界相关人士披露,尽管外资行普遍起薪较高,但金融业从业者更多的收入来自业务分红,一两...

Read more

明斯基时刻值得全世界永远警醒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九大的一个会议介绍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时表示:“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这个周期波动被巨大地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

  所谓“明斯基时刻”是以美国已故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命名的一个新经济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经济体中隐藏的风险突然全面暴露,资产价格暴跌,导致大范围违约。而诱导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在经济景气时期,当公司的现金流增加并超过偿还债务所须时,就会产生投机的陶醉感...

Read more

成立地方金融监管局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当前,一场地方金融监管改革的风暴即将席卷全国,这场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是各省(市)地金融办,改革内容是为其加挂金融监管局牌子,增强监管职能。据披露,河北、山东、深圳金融办已加挂金融监管局牌子,江苏、湖北等地也正在研究推进这一调整,更多的地方也将陆续加入这场改革之中(10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当前现实看,各地方政府掀起的这场改革确有必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全国各地类金融机构如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都处于散乱状态,监管分属不同部门,陷入比较混乱的局面;而这些类金融机构又被正规监管金融机构边缘化,不少处于野蛮无序生长状态。另一方面,我国类金融机构近年...

Read more

中国股市缺乏优质企业是句大实话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在辽宁、广东等地进行企业股权融资调查时,听到上市企业普遍反映这样一个观点:“大家都说股市涨不上去是股票发多了,其实恰恰相反,最根本的是能上市的好企业少,真正达到价值投资标准的企业更少。”(10月9日《人民日报》)。

  应该说,上市企业反映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市企业的真实写照:我国A股上市企业、新三板和创业板加在一起也不过13000多家,相对于中国上百万家企业,这个数目的确不多;然而13000多家上市融资的企业究竟有多少优质企业,虽不能准确界定,但可肯定地说,优质企业占比不高;这绝非主观臆测,中国股市价格长期低迷或波...

Read more

金融监管滞后易催生风险 健康发展需确保持牌经营


  近日,央行行长助理刘国强在“2017金融街论坛”上指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既要善于“做加法”,也要勇于“做减法”。“做减法”方面,要把金融乱象减下来,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纳入监管、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9月16日《上海证券报》)。

  央行行长助理刘先生的讲话切中了要害,高度阐述了金融业健康发展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对立统一”和“监管互动”关系。金融业如果不持牌经营和进行有效监管,金融业发展必将走向歧途,并陷入混乱无序状态;国家金融形势也就难...

Read more

客观看待人民币大幅升值


  进入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高歌猛进,至9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升破6.44关口连续第十天上调,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人民币再度快速升值逾1000个基点,创2016年5月12日以来最高。

  或许有人会问,人民币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走强,原因到底在哪?这种大幅升值趋势又能持续多久?据笔者分析认为,造成这一轮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美元快速下跌和境内结售汇市场出现明显顺差等内外因素共同交织的结果。

  具体看:一是中国经济的强势回暖,各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且经过持续推进经济供给侧改革和加大国企改革...

Read more

取缔ICO具有重大现实金融意义


  9月4日,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正式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简称《公告》”,指出根据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国家网络安全法及电信条例,已明确将ICO定性为一种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应予全面清理整顿,坚决治理市场乱象。

  《公告》正式发布,等于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及政府监管职能机构对ICO吹响了全面清剿的战斗进军号令,实质就是发出了取缔ICO信号;应该说这个号令发布得相当及时,它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监管职能部门监管效率、监管效能、...

Read more

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还有遥远的路


  过去的一周,“无现金社会”成了挺抓人眼球的新闻,几乎牵动了社会各界敏感的神经;尤其有支付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打造“无现金城市”,并提出“无现金社会”等宣传语,受到舆论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个别支付机构创建的新型超市出现无现金收银台,也引发一些市民的质疑,因此也受到央行的约谈,更是将“无现金社会”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是否已进入无现金社会的大讨论。

  “无现金社会”,简单地说就是随着网络科技信息的全覆盖及安全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商品交换与贸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