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莫开伟

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家

勿让裸贷毁了在校大学生


  近年频发的校园网贷案及其衍生的“裸贷”案,让全社会对校园贷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在校大学生金融消费需求该如何满足,确实已到不容易回避并亟需想出万全之策的时候了。应该说,校园贷自诞生之日起即游离在灰色边缘地带,没有纳入法治轨道,衍生出今日之祸患绝非一日之事,是经过较长时间酝酿发展而来的。

  校园贷甚或“裸贷”作为一种经济现象,都是由很多种经济因素催生而来;之所以有市场,是与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有效、普惠金融服务严重短缺存在很大关系。

  从金融层面看,银监会2009年6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ldqu...

Read more

银监会再开猛药医治银行疑难杂症


  银监会此次颁布的《指导意见》确定银行业防控的十大重点领域,基本涵盖了银行业有可能发生风险的方方面面,可谓“尽善尽美”,能将银行业现有可能暴发的风险“堵死”,也可有效预防未来新的金融风险发生。

  4月10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对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十大项共计三十五条规定,明确银行业风险防控的十大重点领域。

  应该说,银监会下发的《指导意见》是防范银行领域风险再次累积的又一场监管“及时雨”,是正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防范化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健运行的最好实践...

Read more

网联将是匹极具杀伤力“黑马”


  3月31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宣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简称“网联平台”)启动试运行,首批接入了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百度钱包及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等,接入的银行有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

  网联平台的建立是金融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金融事件,将开户网络支付新时代,也将揭开金融发展的新篇章;尤其,划清了和中国银联的“楚河汉界”——银联转接线下支付,“网联”转接线上支付,宣告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时代告一段落,再次...

Read more

如何铲除高利贷这颗毒瘤


  上周末,本该恬淡悠闲的大休日,让山东聊城“于欢案”给搅了个底朝天,各大舆论媒体铺天盖地地讨论有关“于欢案”的前因后果;且用“群众激奋”来形容民众对“于欢案”判决不公一点也不为过。其实,酿造“于欢案”的祸根就是复活我国神州大地多年的民间高利贷。

  对“于欢”定罪轻重,笔者作为非专业人士,无意评头品足;相信在高院重视和参与下,在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取证基础上,自会做出公正判决,以平复社会各界之议论。笔者在这里声讨的是民间高利贷,它已成引发社会矛盾...

Read more

社会资金缘何大规模流向资产泡沫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副行长陈雨露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亦指出要千方百计地保持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避免大起大落,控制货币资金大规模流向资产泡沫领域;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和疏导金融之水流入实体经济之田的渠道,特别是要找到金融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的着力点。(3月7日腾讯财经)。

  按照资本流动一般原理,资金总是流向获利高的行业。马克思曾说过:“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

Read more

资管监管新规将带来什么影响?


  毫无疑问,将迫使金融监管部门加快制订资管产品统一监管制度、确立统一监管标准,已是金融业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近日,央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等部门合力酝酿一部针对不同资管产品的统一监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共30条,核心包括打破刚性兑付,限定杠杆倍数,消除多层嵌套,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等(2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很明显,金融业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制度意图使各金融机构按照资管类型、而非现在的发行机构的类型统一标准制定行业底线和最低准入标准,对共性的问题做最基本的规定,最大程度地消除套利空间。

  毫无疑问,将迫使金融监管部门加...

Read more

银行资金空转现象该认真治理了


  杠杆收购、债市违约、票据风波等等,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热点金融事件背后都有银行资金的影子。相比传统的信贷资金,这些钱通过在不同金融市场 、不同机构之间穿梭,在金融体系内部 “虚投空转”,一些风险已经显现。这种新的金融风险隐患,引起市场高度关注(2月13日《人民日报》)。

  按常理,银行资金只有注入实体企业,通过支持实体经济的经营发展,才能实现资金的真正增值,也才能为振兴实体经济增添动力;而如果滞留银行领域或金融机构相互之间流转或炒作,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一是不仅难以实现资金的真正增值,且更会破坏银行资金正常循环,让银行更多资金形成“体外循环...

Read more

辩证地看待制造业生存环境


  前几天,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持续刷屏各大网媒。曹德旺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他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了一些对制造业企业生存状况的看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困难更为突出,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一些制造企业直接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前三季度,第二产业仅增长6.1%,低于第三产业1.6个百分点。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曹德旺在美投产办厂,资本出海,这样稀少平常的事情才会搅动全社会敏感的神经。

  尽管我国制造业正面临重重困难,但不...

Read more

跨境人民币贷款有利中小企业走出去


  近日,工信部联合中国银行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其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和完善投融资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全球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鼓励中小企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优质资产、高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引到中国,积极支持和引进国外中小企业原创技术在中国孵化落地,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

  应该说《行动计划》切中了当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存在的体制瓶颈及融资困境等弊端,通...

Read more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种经济病态


  最近,美国麦肯锡公司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测算,中国金融行业的利润占到中国整体经济的利润超过80%;这一比例在全球可能是最高的,而美国这一比例在20%左右。

  客观地说,尽管该数据并非完全准确,但有一点不能否认,近年金融业占据了过多社会利润已是不争事实。而且从中国当前经济现实看,经济利润高度集中于金融行业不是好事,而是一种经济病态;若长久得不到扭转,势必会损害经济发展,也会为解决金融机构的问题付出高昂代价。

  社会利润是一个大蛋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各企业之间生产经营通过市场规律自发调节,利润基本是均衡的,即各市场各生产经济组织所获得的利润相对平均;而如果某一行业占据利润过多,则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