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马真明

我从狄道来,幼时乐于从水嬉戏,游走洮河两岸,也时时登山为两三只羊“醉花儿”,每日还要拔猪草,做家务,伺候八十余岁的老太爷,再偷偷读几本闲书,十二岁恍若一梦。中学学无所成,痴情于校舍后山间的一条小溪,潺潺小溪拥着小鱼抚过脚面时,却咏不出幽情半句。死缠烂打地上了大学,却绝少恋爱的故事。性情拙而穷于仕,耽于棋牌之乐或与二三同志品茗侃山,逾不惑之年嬉性不改,读书杂乱不求甚解唯自娱耳。因所居兰州两山夹峙无以自广,欲借“价值中国”周游天下名山大川,结交天下豪俊以养气益文,望同志们不吝赐教,感激沛然。

狼文明与羊文明


  自从姜戎先生的《狼图腾》一书出版后,华夏文化圈中出现了势头很劲的“狼文化”热。随后又出现了《狼道》、《狼魂》、《酷狼》,最后更有一本奇书《像狼一样思考》横空出世。人们从以前“谈狼色变”一下子转变为对嗜血成性的狼性的津津乐道,亲近有加。这难道是一种正常的阅读视角吗?

  姜戎先生在《狼图腾》中列举了自三代以降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数不清的激烈冲突,并把这种冲突比喻为“羊文明”与“狼文明”的冲突。并断言,中原文明之所以长久地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草原文明一次次地将“狼性&rd...

Read more

“万古愁”如何能销?


“万古愁”如何能销?

——从李白的《将进酒》说开去

摘要:李白的“万古愁”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话题,李白认为自己肩扛着万古以来志士仁人挥之不去之愁,而欲销解之。然万古愁能否销掉?如何销?如果销不掉,症结在哪里?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解开了这个万古以来的“结”,中国传统文人的心灵世界将会展示在我们眼前。

李白《将进酒》末句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历来对此句的解释多为豪言壮语,周啸天先生在《唐诗鉴赏大辞典》中说“即便千金散尽...

Read more

论陶渊明归隐之“真意”


论陶渊明归隐之“真意”

——再读陶诗《饮酒》(其五)

 

陶渊明终于回家了,他再也不用束带见官,遭遇那难以承受的尴尬。为了守住他倚重的那个“拙”——归园田了。当然,陶渊明归隐田园并非如古代的隐者那样寄身山林与鸟兽为伍,在他“方宅”的附近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上烟”、可以听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枝颠”的活泼泼的音响。他是明明白白地在“人境”中结庐而居,耳边却没有了车马的喧闹声。当然并不...

Read more

评《中国现行学位服当以不变应万变》(三)


  其三,“以西方学位服为本位而融入中国特色”的学位服观点,实际上表现了一种文化自卑和文化悲观。根源在于对于西方文化宗教式的狂热,忽视了西方文化竭泽而渔、急功近利等深层弊端,并自觉地把这种弊端向国人教化渗透,欲以美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改变国人的思想结构,视此为融入文化全球化必不可少的路径。轻看了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强大生命力的内在优势特征,因为不明白自己的家底,就认为中国在经济方面的落后全是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化的因素,传统农业文明所孕育的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该文说:

  从文化角度而言,汉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是已经落后于...

Read more

评《中国现行学位服当以不变应万变》(二)


  回到《当代中国学位服不需要改变》这篇文章上来,这篇文章的作者之所以认为“当代中国学位服不需要改变”,是因为“”。乍看很新颖、很时尚,具有一种“大文化”观,然细推敲就不难发现有三大疑点。

  其一,学位服作为一种服饰,重在文化象征。而服饰的文化象征意义首先在民族文化优势特征的展示上。以西方学位服为本位而融入中国特色,能说是中国学位服吗?就如同拿来异地的树苗嫁接上我们本地的树枝,且不说能否成活,即使成活了,总会让人有“橘生淮南淮北”之忧。

  其二,文章作者总是用“经济...

Read more

评《中国现行学位服当以不变应万变》(一)


偶然打开网页,看到了这篇文章,忽然忆起近两年网上有关学位服之争。争论的理由很简单,“现行的学位服来源于西方的僧侣服,是西方的礼仪与规范,延续了殖民文化,亵渎了民族自尊。”一夜之间,众多网友加入战阵,纷纷对现行学位服口诛笔伐,并有网友在短时间内设计出了一套具有浓郁中国服饰传统的当代学位服,以抗拒西方后殖民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淫。并要把这套学位服送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至于是否送达则无从所知。网友们热情让人感动,但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突然爆发,容笔者斗胆直陈,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是一种文化自卑病。而又不想承认,又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于是靠大...

Read more

评《中国现行学位服当以不变应万变》


  偶然打开网页,看到了这篇文章,忽然忆起近两年网上有关学位服之争。争论的理由很简单,“现行的学位服来源于西方的僧侣服,是西方的礼仪与规范,延续了殖民文化,亵渎了民族自尊。”一夜之间,众多网友加入战阵,纷纷对现行学位服口诛笔伐,并有网友在短时间内设计出了一套具有浓郁中国服饰传统的当代学位服,以抗拒西方后殖民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淫。并要把这套学位服送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至于是否送达则无从所知。网友们热情让人感动,但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突然爆发,容笔者斗胆直陈,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是一种文化自卑病。而又不想承认,又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于是...

Read more

中国现行学位服当以不变应万变


         论文摘要:本文对于近来关于部分学者提出的对中国现行学位服式样进行变革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文章首先回顾了西方学位服的产生与发展,其次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学位服的沿革,然后从人类文化的整体走向,经济信息的全球化,东西方文化冲突,全人类的世界性审美观形成,中国教育改革的国际教育观,WTO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冲击等六个方面阐述现行学位服不应改变的缘由。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现行的学位服应当以不变应万变来面对当代社会。
关键词: 学位服,规范,文化,审美,全球化
 
Abstract:This es...

Read more

忏悔是深层次的自新



        近日,侯宁 先生撰文《北大,你忏悔吧,从财政透明开始!》,我以为揭示的问题非常值得北大校方深思。


        数学大师邱成桐教授猛批中国科技、教育漏洞的言论虽然比较激烈,但句句切中要害,是医治北大的良药,很值得北大校方认真研究。但没有想到的是北大校方把研究的工夫用在了连番派人“辟谣”;许智宏校长声明“北大的钱不够用”;闵维方书记建议大家看看美国等报纸杂志报道丘成桐的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