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解读1-2月全国房地产运行报告


谢逸枫:解读1-2月全国房地产运行报告

  2011年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份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显示,数据显示,去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0201亿元,照此计算,成交均价为4677.64元。而今年前两月的均价就达6437.43元/平方米,比2010年全年5033.56元均价上涨27.89%,比去年12月份更大涨37.62%。例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一手商品住宅的2月份成交量为17.2万平方米,而去年12月的高峰期成交量为140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也从去年12月的2.508万元/平方米的高位,回落到2月的2.0946万元/平方米,跌幅达16.5%。

  据中原地产统计,2月上海一手住宅成交1635套,合17.78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跌81.15%、82.80%。根据汉宇地产数据显示,2月上海全市二手房成交均价为14904元/平方米,比2011年1月份的16044元/平方米下跌7.11%,这是自2007年10月份以来上海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最大跌幅。

  3月14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2月份广州一手楼价环比上涨3.2%,重新攀上14002元/㎡的高点,成交量则从1月份的73.25万平方米大幅下滑至46.7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6.2%。由于2月份正逢农历春节假期,属于传统交易淡季, 加之受国家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明显减少。2011年2月,全市10区新建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面积46.7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60.5%,环比减少36.2%,其中,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六区合计网上签约17.6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7.3%,环比减少36.8%。

  《2010年2月广州市10区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月份广州十区一手住宅网签均价为14002元/㎡,同比上升5.6%,环比上升3.2%。这也是广州一手楼价在1月份出现5.8个百分点的环比降幅后,再度回升。中心六区2月网上签约均价分别为天河区27063元/㎡、越秀区23138元/㎡、海珠区21060元/㎡、荔湾区21919元/㎡、白云区15559元/㎡、黄埔区14042元/㎡,除越秀区、荔湾区、黄埔区外,其它三区均价相比1月份均有较为明显的涨幅。而新四区里面,花都区以12.45万平方米的网上签约面积,继续在广州市十区成交量排行榜上领跑,它在1月份的均价为6710元/㎡,2月份则上涨为7313元/㎡,同样涨幅明显

  笔者认为,在调控影响下,2月的成交呈现较大的下滑。限购令是导致成交量下滑的重要因素,自限购令以来,不少开发商都在商议营销对策,不排除进入3月开盘高峰期后,会出现一轮价格下滑。3月份,楼市会出现成交量回暖的现象,房屋销售价格会环比下降,但幅度也不会太大。

  1-2月份,房地产投资4250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住宅投资3014亿元,增长34.9%。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2.9。说明开发商未因调放松投资速度和收紧投资额,并且加快投资的速度。

  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12173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国内贷款2679亿元,增长7.7%;利用外资86亿元,增长61.5%;自筹资金4184亿元,增长21.4%;其他资金5223亿元,增长16.6%。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3154亿元,增长28.9%;个人按揭贷款1280亿元,下降11.3%。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7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利用外资达到796亿元,增长66%。今年的前两个月,在国内贷款只增长7.7%,个人按揭贷款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开发商利用外资同比大增了61.5%。

  国家外管局报告显示,从2001年至2010年,房地产业的来华直接投资占外资流入总量的比例保持在10%以上,2010年达到23%。

  笔者认为,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逐步上升。此外,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逐步上升。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开发商资金来源12173亿元,同比增长16.3%。1~2月份,全国个人按揭贷款只有1280亿元,同比下降11.3%,这也是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个人按揭贷款在开发商资金来源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如果这个都出现负增长,开发商可能越来越差钱了。

  只要人民币升值,房地产始终是外资眼中的一块“肥肉”。不让购房,他们转而收购控制成熟物业的公司的股权,费用低且易逃避监控。另外,部分外资更倾向于购买土地、项目股权,或发放过桥贷款。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12173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国内贷款2679亿元,增长7.7%;利用外资86亿元,增长61.5%;自筹资金4184亿元,增长21.4%;其他资金5223亿元,增长16.6%。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3154亿元,增长28.9%;个人按揭贷款1280亿元,下降11.3%。

  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914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0%;房屋新开工面积19083万平方米,增长27.9%;房屋竣工面积6952万平方米,增长13.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66万平方米,增长12.1%。说明调控对市场影响力不明显,在空置下降的情况下,开发商的各项建设指标未下降. 

  笔者认为,自筹资金比例上调,说明开发商资金紧张。因为国家为平抑增长过快的房地产市场,采取了经济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银行对房地产的收缩程度高,导致信贷资金渠道受阻,外部融资难促使开发商只有提高自身资金的比例,开发商资金趋紧。2010年开发商投资规模扩大,扩张过快,今年受调控影响,成交突然下滑,加上信贷方面渠道受阻,开发商融资难度加大,实际上资金量已经十分紧张。此前还能靠海外市场融资,但是随着外管局对境外资金流入监管从严,目前开发商的融资渠道收窄,加上利率的上调,对于未来的资金情况,不得不做提前准备。

  此外,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914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房屋新开工面积19083万平方米,增长27.9%;房屋竣工面积6952万平方米,增长13.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66万平方米,增长12.1%。如果在限购不放开的情况下,供应持续增长的话,将会因供求矛盾的扭转,让开发商感到更大的销售压力。

  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1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8%,同比面积下降四成,不足去年12月21808万平方米的四成。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3.2%,办公楼增长26.4%,商业营业用房增长8.7%。商品房销售额5242亿元,同比增长27.4%,绝对数量为去年12月份的一半左右,24.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2%,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增长46.3%和22.1%。

  3月8日,根据摩根大通发布的中国房地产月度研究报告显示,今年2月内地八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天津)的房屋销售量较今年1月下降45%。

  说明销售成交热和市场购买力旺,住宅受到调控后,近期办公楼和商铺的成交呈现上升的趋势,从长远来看,住宅产品再要实现以往的物业升值已经很难,未来商业地产的投资价值被不少投资者看好。 1月份,主要是受到有关调控政策出台预期的刺激,成交大幅上涨,而进入2月份,受到“国八条”等政策影响,成交量和成交额出现下挫。2月份有77%的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环比(比上月)下降,最高降幅76%,另23%城市出现增长,最高增幅1314%,另有六成城市成交量高于去年同期。

  例如,上海、北京、重庆等调控严厉的城市成交下降严重。另外,央行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连续三次加息,也给购房者的决策带来压力。春节后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也已全面收紧,尽管各大银行没有明确宣布取消首套房贷“8.5折”优惠利率,但在实际办理中已很难申请到,购房者决策压力加大。如果在连续加息三次及取消优惠利率后,以20年期100万元等额本息还款的房贷为例,现在贷款比5个月前贷款月供要多出八九百元。 和住宅成交受挫不同的是,商业办公楼增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