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货币信贷增速显著回落 货币政策紧缩效果显现
一年来中国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单位:亿元)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356亿,环比减少近五成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公布,2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5356亿元,同比少增1645亿元,降幅23.5%;这一数字约为1月份新增信贷数据(1.04万亿)的50%,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6000亿元。2月份新增贷款在全年新增贷款总额中的平均占比为6.8%,以今年全年7.5万亿计算,得到今年2月份的新增贷款应是5,095亿元,实际数5,356亿接近于此,显示信贷正在政策引导下朝向预期速度放缓,央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增长。
2011年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7%,增幅比上年末降低0.8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356 亿元,较上月大幅减少5044亿元,同比也少增1645亿元。新增贷款大幅下降主要与监管部门持续加强信贷管控、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累积影响以及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的约束作用有关,近期住房成交量下跌导致居民户贷款明显减少也是重要原因。受春节后资金回流银行体系和信贷投放规模明显下降的影响,尽管准备金率再次上调,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依然重回宽裕,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显著回落。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虽然2月信贷增长显著回落,且近日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回笼资金的力度,但贸易逆差的出现并不意味外汇占款增势的根本扭转(虽然增幅可能有所回落),加之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较大,1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依然倒挂、发行仍然受限,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的必要。预计上半年准备金率可能再小幅上调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下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时间窗口是1季度末、2季度初,因为3、4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较大,均在6000亿元以上。
上周公布的2月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已出现一些初步放缓的迹象:受去年底汽车工业支持政策的退出和今年初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实施,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显著下降;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头两个月增长强劲,但新开工项目投资出现同比负增长,预示未来投资增长可能放慢。这些指标,结合货币信贷增速放缓,显示通胀压力上升的趋势得到控制增速低于预期,降低进一步紧缩可能性。受准备金率多次上调、差别准备金率约束以及住房市场交易清淡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年内信贷将呈平稳、增长可控的总体态势。
综合各方研判,货币政策紧缩效果已显现,央行会继续使用多种政策工具(包括准备金率的提高)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速度,预料下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时间窗口是1季度末、2季度初,今年全年新增贷款总额7.5万亿,年内信贷将呈平稳、增长可控的总体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