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二环发展规划”确定十年建成25个聚居区
重庆主城二环区域
综合媒体提要:重庆外环高速公路通车后,标志着主城区从内环地区,向外环和外环沿线地区拓展,全面进入建设“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国家中心城市的“二环时代”。
重庆市政府常务会前日审议通过《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明确提出将蔡家、悦来、空港、西永、两福(江津双福、九龙坡巴福)等10个城市组团,建设成为能集聚较大规模新增城市人口的新城。
重庆二环区域发展规划审议通过
2011年04月26日 来源:重庆日报
我市主城已全面进入“二环时代”,如何科学规划,超前安排,对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昨日,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了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二环区域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走向。
到2020年,二环区域达到900万人以上,主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1200万~1300万人
二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市主城区从内环以内向内环与二环之间及二环沿线地区拓展,全面进入建设“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国家中心城市的“二环时代”。
《规划》指出,作为主城核心增长区域,未来5~10年将是二环区域建设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将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同步、自然和谐绿色发展、整体打造统筹协调、组团布局畅通有序、建管水平共同提升等发展导向,通过实施产业高端战略、开放创新战略、科学城市化战略、“三生”协调战略(山体生态廊道、水系生态廊道、交通绿色廊道和城市绿地斑块为主体的区域生态绿地系统)、以人为本战略、可持续发展等六大发展战略,围绕将主城打造成为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山水园林、独具魅力的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心城市。
到2020年,二环区域新增集聚人口600万人左右,达到900万人以上(加上内环以内人口,主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1200万~1300万人),人口城镇化率接近100%,工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左右。
以两江新区为龙头,形成“1+2+2”的国家级开发区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5至10年,二环区域将实施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建设。
在产业定位上,建成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高技术服务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现代服务高地。主要形成以两江新区为龙头,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为支撑的“1+2+2”国家级开发区格局。区域内现有的8个市级工业园区,将按照重点发展、调整优化、发展提升等不同导向进行分类发展。
《规划》要求加强二环区域工业投入产出强度和环境准入管理,二环以内应达到每平方公里投入70亿元、产出120亿元以上,外围组团应达到每平方公里投入60亿元、产出100亿元以上。
在功能分区上,二环区域不会“摊大饼”,将形成9个城市功能区和5个生态功能区。在城市功能区中规划布局18个城市组团,其中将蔡家、悦来、空港、西永、两福(江津双福、九龙坡巴福)、西彭、龙兴、鱼嘴、茶园、界石10个城市组团建设成为能集聚较大规模新增城市人口的新城。此外,围绕产业和人口集聚,完善交通、市政设施、公租房等公共服务配套。
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不同,重庆主城将形成三大组团
在听取建议意见后,黄奇帆指出,《规划》实际上是城市功能定位与规划的有机结合。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重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不同,主城不会扩展至5环、6环。重庆二环区域是大概念,比北京5环范围还大,就是重庆的主城范围,将建设成为1000平方公里、100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这一范围,在国务院批准的城乡总体规划框架内,城市规模也符合国际惯例。
黄奇帆说,重庆主城不会“摊大饼”,铜锣山、中梁山、缙云山三座山自然将重庆划为了三大组团。东面是以两江新区为主的装备产业,今后将形成1万亿产值,西面则以西永电子产业为主导,也将形成1万亿产值,中间以北碚、北部新区和大渡口等为主,则要腾出空间发展金融、商贸服务业,产值预计达5000亿元。2020年,全市工业产值预计将达5万亿元,主城区三大组团2.5万亿元的产业安排,比较合理。
重庆主城“二环发展规划”确定十年建成25个大型聚居区
[提要]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特种船舶制造、精密数控机床、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商贸、旅游休闲等产业主体功能: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商贸、文化教育等服务业以及铝加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制造业及食品加工工业。
2011年05月28日 来源: 重庆晨报
二环区域
外环高速公路通车后,标志着主城区从内环地区,向外环和外环沿线地区拓展,全面进入建设“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国家中心城市的“二环时代”。
昨日,我市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简称“二环发展规划”)。所谓“二环区域”就是内环与外环之间、二环外围毗邻的区域,共2218平方公里。十年间,“二环区域”将形成25个大型聚居区,配套建设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系统,并建成“半小时交通圈”。
内环空间已经饱和了
外环高速公路全长187公里,环内面积共2253平方公里。而其中内环以内的295平方公里,城市开发建设空间已经饱和。
“二环发展规划”确定,二环地区包括内环与二环之间的1958平方公里,以及二环外围毗邻的龙兴—石船、王家—木耳、水土—复兴、北碚等城市组团,面积260平方公里。
目前,“二环区域”常住人口265万人,城市化率87%,“二环区域”将是主城新增集聚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乡村景观将加快向城市景观转变,农村户籍人口加快转户进城。
工业产值占全市45%
“二环区域”也是全市工业的核心承载空间,两江新区及特色工业园区产值已达45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45%。此外,还将发展物流、会展、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化,主要为城市生活提供新鲜农副产品。
但目前“二环区域”公共服务配套明显不足,大型体育场地和会展中心等,未来都将进行布局、完善。
“二环区域”拥有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等立体交通体系,但城市公共交通还比较缺乏。“二环区域”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考虑得非常周全,将穿山、越江打通瓶颈。
城市绿化率达到50%
未来5至10年,“二环区域”承担着四大使命:战略支撑、集聚扩张、优化升级、示范引领,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主战场。
一是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产值达到25000亿,超过全市50%以上。
二是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到2015年达到600万人以上;2020年达到900万人以上。加上内环以内人口,主城区达1200—1300万人。
三是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形成“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网络,形成10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出行便捷、生活方便。
四是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逐步建成生态型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
25个大型聚居区,你看哪一个适合你
居住>
公租房建在哪里,优先选择轨道沿线
据介绍,“二环区域”还规划布局了21处公租房。大型聚居区尽量与产业园区毗邻,“职住平衡”,市民生活、工作将更方便。而公租房优先选点在轨道交通沿线或道路交通适宜地块,原则上布局在大型聚居区内,居住人口占聚居区总人口的17%—27%,共享道路、商业、文体娱乐设施,形成和谐的城市人居格局。
公租房片区内,有医疗卫生、文体、托幼、基础教育、商业服务、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地等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约占建设总面积的10%—15%。
“二环发展规划”新增22个大型聚居区,使大型聚居区十年内达到25个,还规划了21处公租房。新增的22个聚居区,居住、生活、工作都将非常方便。
这25个聚居区究竟指哪些地方呢?据介绍,新增的22个大型聚居区,人口规模20万—30万左右,分别位于北碚区的北碚新城、水土和蔡家,渝北区的悦来、翠云、鸳鸯、空港、龙兴、石船,江北区的鱼嘴,沙坪坝区的西永、大学城,九龙坡区的华岩、陶家、西彭、白市驿,大渡口区的钓鱼嘴,巴南区的龙洲湾、鹿角,南岸区的茶园新城、峡口以及江津区的珞璜。
加上已成形的回兴、两路和井双3个聚居区,共建成25个大型聚居区。
规划轨道线再增8条
出行>
二环区域轨道612公里
住在“二环区域”,出行是否方便哦?这个,你放心,新的规划也考虑到了。各大型聚居区都将配置众多公交线路,除珞璜以外,各聚居区都有轨道线到达。
据介绍,我市远期规划共18条轨道交通线,以前规划的是“九线一环”10条线,现在新增了8条。18条轨道线路总长820公里,其中,“二环区域”轨道交通线网长度612公里,占了全市七成以上。依托轨道站点,还将建设54个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到2020年,共建成基本线网11条,约548公里。
通轨道线路最多的是空港聚居区,将有3、4、9、11、14号五条轨道线进入。
2014年前公交全覆盖
外环逐步纳入年票制
“二环区域”将建成“半小时交通圈”,即“二环区域”任意一点到内环,平均通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二环区域”道路将形成“六横七纵一环多联络”的快速路网结构,全长882公里,其中二环区域快速路长度720公里。同时,在2014年前,公共交通服务全面覆盖二环区域。
针对外环高速因全封闭难以设置公交站点,且只能按照车辆座位数荷载乘客等情况,将积极开行班线客车,切实解决市民出行问题。同时,适时推进汽车年票改革,根据发展实际,逐步将外环高速纳入年票制范围。
建四大火车客运站
江北机场变4条跑道
据介绍,“二环区域”将建成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方面,建设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形成“一枢纽十五干线”布局。建二环区域“铁路环线”,线路走向为北碚—巴南—惠民—鱼嘴—果园—两路—北碚。以及重庆站(菜园坝)、重庆北站(龙头寺)、第三客站(上桥)、重庆东站(茶园站)四个主客运站,一个沙坪坝辅助客运站。
公路方面,建设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形成“三环十三射”布局,建设四公里、茶园、西永、西彭、两路、北碚、鱼嘴、鱼洞、白市驿、上桥等十大公路换乘中心和南彭公路物流基地。
航空方面,建成内陆重要的复合型枢纽机场。重庆江北机场用地远景按照4条跑道、7000万人次/年,货邮250万吨/年吞吐能力控制。
水运方面,建成以长江、嘉陵江为骨架的干支联动高等级航道体系。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实习生 韩璐
新增22个大型聚居区
聚居区 人口(万人) 用地(平方公里) 主要对外交通情况
北碚新城 20-25 14 轨道6、7号线,渝武高速
蔡家 25-30 20 轨道6、13、18号线,渝武高速
水土 20-25 12 轨道6、14、18号线,二环高速,碚金公路,碚两公路
悦来 30-35 25 轨道4、6、13号线,嘉悦大桥
空港 25-30 20 轨道3、4、9、11、14号线
龙兴 15-25 18 轨道8、15、16号线
石船 15-20 13 轨道8、15、16号线
鸳鸯 25-30 15 轨道3、11、16号线,机场高速
大竹林-翠云 45-50 35 轨道6、11、16号线,渝武高速,国道212、319
鱼嘴 15-20 12 轨道8、15号线,渝宜高速,渝怀铁路
西永 20-30 14 轨道1、7、12、13号线,渝遂高速
大学城 25-35 15 轨道1、7、12、17号线,渝遂高速
峡口 15-25 10 轨道6、8号线,内环高速
茶园新城 30-35 17 轨道6、8号线,内环高速
龙州湾 35-40 22 轨道2、3号线
鹿角 30-35 15 轨道8、17号线,内环高速
钓鱼嘴 20-25 16 轨道2、11号线,鱼洞长江大桥
陶家 20-25 14 轨道5、17号线,渝泸高速
华岩 25-30 15 轨道2、5、11号线,内环高速
西彭 20-25 15 轨道5、11号线,成渝铁路
白市驿 25-30 21 轨道5、7号线
珞璜 15-20 10-15 渝黔铁路、渝黔高速
总计 500-645 360-400
重庆市长:十年内让一千万农村人有城市户口
2010-03-12
中国日报网消息:昨晚8时,全国人大代表、市长黄奇帆做客央视《小崔会客》节目。黄奇帆说,重庆进入二环时代,发展余地比北京、上海、天津要大。可建设的范围比沿海的几个城市更开阔。
农民的孩子读到大专大学
就应该给城市户口
重庆目前城市户口的人是1200万,农村户口的人有2000万。黄奇帆在回答如何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时说,到2020年以前,会有1000万农村人群进入城市,并且拥有城市户籍。
黄奇帆说,准备在这一两年里,先把300万过去十年积淀下来的农民工、农民,让他有城市户籍。一个就是在过去的十年里边,已经在重庆打工十年以上的有60多万人,他们的夫人、小孩算上,可以形成150万;第二个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重庆有100万被征地的农民工,已经成了城里人但是没城市户口,这100万该给他们城市户口;库区、水库的移民,属于农转非的那一部分有50万,也该给城市户口。
黄奇帆说,市政府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每年有十几万农民的小孩读中专,还有那么几万读大专、大学。凡是读书了,读到中专大学的就应该给城市户口,这样每年有20万,十年也可以解决200万,这就500万人了,还剩个500万,每年有个四五十万(转城市户口),这样十年,我们这个计划是可以实现的。
二环时代让主城建设用地翻番
未来发展比其他直辖市都大
未来10年1000万人将成城市居民,而重庆是山城,哪有那么多地方安置他们呢?
黄奇帆说,中央政府最近给重庆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就是批准重庆主城规划。重庆原来是一环以内的主城,现在扩张到二环,所以叫二环时代。二环时代使重庆主城的可建设房产的用地,从原来的500平方公里到1000平方公里,居住的人群可以从原来的500万人,扩大到1000万人,所以天下的能人贤士可以到重庆来工作,工作了他有钱买商品房;他如果暂时有困难,可以由政府的公租房来配置。
黄奇帆说,应该说重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余地比北京、上海、天津要大,为什么呢,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北京10000多平方公里,整个重庆的全部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主城就可以到5000平方公里,那个可建设的范围其实比沿海的几个城市更开阔。
未来两大难题
两翼增收工程是最难的事
当主持人请黄奇帆讲两个困难时,黄奇帆说:“如果说未来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样让十年以后也留在农村里的农民,让他们能够富起来,生活得更好。”
黄奇帆表示,10年后,农民和城里人的差距能缩小到什么程度,对此,他的把握还不那么大。他说,这可能是今后十年调查研究的方向,也是改革发展破解的大事。
他说,薄熙来书记最动脑筋的不是在城里,而是在农村。所以,熙来书记最近提出了两翼万元增收工程,就是要让重庆的最穷的两翼——渝东南、渝东北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用三年时间去增收万元。也就是说,300万农户,每一户如果增收1万元,那是300亿GDP。黄奇帆说,“这个事情,现在是我脑子里最难的事情。”
黄奇帆说,另外一道难题就是户籍问题。西部最大的问题就是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这说明我们有一大堆人出去打工了。出去了也是好事,因为在外边能打工能赚钱。但是,“如果20年以后,10年以后还是如此,那是我们无能,说明这个城市没搞好。”
黄奇帆表示,当我们重庆搞好以后,这个城市如果能吸引更多的人回来,或者来寻找发展机会,肯定是经济中心的一个特征。同时,如果农村的人富起来,能够在农村里日子也过得好好的,农村里的人也不会走光。
回应坐卡车视察
只是为了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前段时间,黄奇帆领着重庆市政府的一班人坐大卡车考察工作,在网上引起热议。大卡车考察事件的真相如何呢?是不是推行一种低碳的工作模式呢?今后到基层考察的时候,是不是都能厉行节约,达到节约行政资本的目的呢?昨日,崔永元也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黄奇帆。
“这个事情你把它想严重了,把事情的意义说大了,其实这是一个很随意的,不经意的为了方便而做的。”黄奇帆解释说,重庆有27条主干道差不多有100多公里,主干道的两侧城市环境要整治,首先要考察。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路开车,一路慢慢看。但是,坐在面包车里只能通过窗口看,高楼大厦各种场景看不清。所以,他提议换个卡车。卡车用的汽油跟面包车用的汽油是一样多的,所以也没什么低碳。从本质上看,坐大卡车考察是为了方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特派记者 李伟 易守华
黄奇帆:重庆已进入“二环时代”
重庆晚报2011/2/27
提要:市长黄奇帆昨天在全市规划建设管理及民防工作会上指出,要结合重庆城市化发展的特征,适应主城进入“二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市长黄奇帆昨天在全市规划建设管理及民防工作会上指出,要结合重庆城市化发展的特征,适应主城进入“二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重庆城市化布局:一个大都市连绵带的城市群
黄奇帆说,重庆的城市化布局不同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这几个国家级中心城市,它们是集中式的,而重庆作为省区构架,分三个层次:一是主城区建成1000多平方公里1000多万人口的世界级特大城市,成为内陆最大的中心城市;二是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25个区县县城,这块也要集聚1000多万人口;三是几百个中心镇及其周边辐射地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大都市连绵带的城市群。而“五个重庆”建设则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纲领性的纽带。同时,大家要清楚,重庆的用地条件十分有限,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可用地并不多,我们必须珍惜城市建设的每一寸土地,将它用在投入产出效果最好的地方。上述三点,是推进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点,也是我们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必须掌握的第一要义。
“三港两路”撑起重庆建设世界级大都市的“脊梁骨”
黄奇帆说,城市化发展就像人体一样,要有脊梁骨、中枢神经、有血有肉。重庆建设世界级的大都市,就需匹配世界级的“脊梁骨”那就是枢纽性的交通设施。我们说,城市因交通枢纽而起来,因商品贸易而起来,因人口积聚而起来,就是这个道理。现在,重庆就必须把大都市所需要的枢纽、支架建起来,而这个枢纽、支架就是“三港两路”(空港、水港、信息港、铁路、高速公路)。空港,要从现在的基础上扩建成4个跑道、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形成年吞吐量6000万—7000万人次的全国第四大机场,目前全世界年吞吐量上5000万人次的机场就10来个,将来重庆机场将进入这个行列。水港,今后5年重庆要形成700万标箱的吞吐量。同时,目前11条铁路同时在重庆开建,5年后,重庆境内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另外还要建设三个西部最大的枢纽性车站;此外,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从现在的“二环八射”变成“三环十射六连线”,通车里程达到3000公里,成为通向全国的高速公路枢纽。并且还要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提高长江航运能力。“三港两路”一旦起来,就把重庆撑起来了。我们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围绕这些重大项目来展开,加快推进。
做好二环主城的布局,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要四位一体
黄奇帆说,主城已经进入了“二环时代”,今后五年将是二环主城的重要建设期,需要很好地布局。一环内的重点是搞好旧城改造,实现升级换代;而一环到二环之间将是今后5—10年,重庆开发发展的重大展开地。这里要做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布局:一是几百万居民的集聚区。重庆主城现在城市人口600多万,以后要变成1000多万,新增的就将布局在一环和二环之间。这几百万人不是平均分布,而是要集聚在20来个居民集聚区内,每个区域20多万人,这就要求城市建设管理者脑子里要有目标感。二是新的商务中心。主城现有6个商务中心,今后会发展到12—13个。对于主城各区来说,人口和商务中心是两个“兵家必争”的资源,哪个地方人多,哪个地方就是大区;哪里有商务集聚区,说明哪个地方附加值高。如果二者都不占,那这个地方就会相对冷落。三是一些重要的标志性的社会设施。比如超高层建筑,或者一些文化项目、绿化设施。四是交通设施,一方面要搞好地面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一方面要搞好地下的地铁等轨道交通,目前,重庆每年建地铁等轨道交通的投资量和里程量在全国排第一,是全国建设轨道交通最快的地区。五是要搞好两江新区建设,目前这里已布局铁路、机场、港口等支撑性要件,江北嘴金融商务区、悦来会展中心、财富广场商务中心等商务集聚区,还有笔记本电脑、汽车、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今后,还要布局电影城、中央公园等重大社会设施,总之,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把两江新区搞活、搞好。
黄奇帆说,抓好城市建设,一靠规划,二靠建设,三靠管理,四还要靠体制。好的体制会带来积极的效应,差的体制会带来负面影响。建好“二环时代”的主城,也要做到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四位一体。
县城建设关乎重庆特征的城市化进程,关乎“三大差距”的缩小,也关乎区县自身的发展
黄奇帆说,推进重庆的城市化,在抓好主城建设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要抓好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25个区县县城的建设。这块搞得好不好,关乎重庆特征的城市化进程,关乎“三大差距”的缩小,也关乎区县自身的发展。在县城的建设发展中,要高度重视几件事:一是用地规模、城市规模,这直接影响城市最终的人口规模。二是对人口集聚区和住宅、商品房、保障房、商业设施等房地产开发量,要有数。三是要考虑商业集聚区、文化集聚区、标志性建筑的布局问题。四是要做好各种商贸集市、要素市场、工业园区的规划。五是市政设施,除了搞好路灯,人行道,城市道路等地上的市政设施外,还要搞好各种地下管网以及园林绿化等。
黄奇帆说,“三大差距”中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集中体现在主城与县城的差距上,如果我们推动县城发展,使之成为每个区县发展的火车头,最终就会推动城乡差距缩小,区域差距缩小。
危旧房改造实际上是缩小“三大差距”的一个重要举措
黄奇帆说,要解决好困难群众的住房改造问题。由于补偿政策比较合理,3年来,主城已经拆了1200万平方米危旧房,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后,基本不会再出现像这样大规模的危旧房拆迁,重点做好剩余零星的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拆迁、改造。但要提醒注意的是,不要拆过了头,什么该拆什么不该拆,要制定一个标准,避免随意性。此外,还要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过去几年,我市已经改造11.9万户,今年还要改造5万户。
黄奇帆说,危旧房改造实际上是缩小“三大差距”的一个重要举措,把农民的旧房改造了,让农民住上亮堂的房子,就缩小了农村与乡镇间的住房差距,乡镇基本就均衡了;同样,城市里危旧房改造,把城市间的住房差距缩小了。我们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把城市危旧房、棚户区,各区县城里的危旧房和农村的危旧房全部改造好。并且,今后,每个乡镇都要实现“五个一”,即一个综合性市民广场、一条绕城公路、一座水质达标的自来水厂(站)、一座简易污水处理厂、一个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实现“六个有”,即一个完善的镇级卫生服务体系、一个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一所福利院或敬老院、一个连锁超市、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一个汽车客运站。如果这样配备齐全了,每个乡镇的状况与中心镇的差距就不大了,也就缩小了与县城社区之间的差距。我们必须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好,真正缩小“三大差距”。
年内完成二环区域内的20余个居民集聚区的控制性详规
黄奇帆说,重庆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必须做好城市规划。过去几年,重庆规划工作基本适应了重庆的发展变化。今年,还要努力做好几件事:一是重庆城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争取今年上半年内通过。二是二环区域内的20余个居民集聚区,基本已经布局,但多数集聚区的控制性详规尚未完成,要加快进度,力争今年全部完成,明年交付审查。三是加快推进城市商圈内交通枢纽、换乘中心的规划。四是加强对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25个县城的规划指导。五是加强历史性街区的保护,包括旅游风景区的规划等。六是做好城市测绘工作,重庆正在建设国家级的信息化测绘示范基地,要尽快完成现代测绘的基准改造,推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600个乡镇“一镇一图”制图工程,实现应急指挥一张图。
动工开建中央公园,打造成国家级示范园林工程
黄奇帆说,这几年,在“森林重庆”推动下,我市森林、绿地大幅增加,成就有目共睹。今年,园林部门要不断优化城市的公共空间,高规格、高水平地办好第八届园博会。要动工开建两江新区中央公园,并将之作为市级重点工程进行推进,如何设计布局,种什么树、怎么种树,要通过向国内外招标,打造成国家级示范园林工程。还要搞好城市广场、主题雕塑建设,完成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攻坚任务。
各种与老百姓生活经营有关的整治工作,一方面要管理到位,一方面要考虑老百姓的生计
黄奇帆说,市政建设方面,要深入开展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户外广告、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占道经营等四大重点,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拓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朝令夕改,随心所欲,重复劳动。比如城市道路反复整修,既影响环境,又干扰老百姓出行,因此,各区县在市容环境整治时一定要考虑周全,系统设计。此外,不管是路灯还是灯饰,或是道路两侧的绿化,要注重设计水准,统一风格;在广告和各种书报亭的整治上,包括各种与老百姓生活经营有关的整治工作,要两条腿走路,辩证法思考,一方面要管理到位,一方面也要考虑老百姓的生计,避免好心办坏事。
黄奇帆说,今年内,要推动主城区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实现属地化、责、权、利和人、财、物一起下放,适应“二环时代”的需要。
谈及民防工作,黄奇帆说,这几年,民防工作卓有成效,尤其是防空系统建设,较好实现了平战结合。下一步,民防系统要在体制性改革上动脑筋,考虑如何与我市的救灾、应急预警系统结合,把日常的应急和防空的指挥体系有机衔接。
预算内每年新增的一部分财政将用于城市建设
黄奇帆说,过去5年,重庆城市建设一日千里,为更好适应重庆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过去这些年的实践证明,“八大投”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是适应重庆发展需要的,今后这个体制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各区县也可仿效建这样的投资平台,但要注意把握好度,避免因管理不善,变成了负担。同时,市政府将把预算内每年新增的一部分财政用于城市建设,各区县可参照执行。
此外,要完善预算外基金市区两级的分配,继续加大对贫困区县和六大中心区县的转移支付,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防治腐败,杜绝灰色交易。
市领导王洪华、凌月明、杨天怡参加会议。 据重庆日报
主城二环区域十年发展规划发布
2011年05月28日 重庆晚报 李伟
主城区哪里的房价比较便宜?二环区域!主城人口要破千万,新增居民主要住哪点?还是二环区域!
工业总产值将占全市半壁江山
人口数量
新增22个聚居区,聚集主城3/4人口
购物消费
新建5个商圈和17个大型购物中心
配套建设
2014年前全公交覆盖,二环高速将纳入年票
现在,我市内环以内的城市开发建设空间已经饱和,未来重在优化提升、转型升级。二环高速公路全长187公里,环内面积2253平方公里,其中,二环与内环之间地区的面积为1958平方公里,是未来主城区拓展的重要空间。
昨日,市政府出台《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主城未来新增拓展空间内的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及相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二环区域将建成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和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成为全市建设“五个重庆”的标杆示范区。
公共服务
6所区县级医院创三甲
规划明确,二环区域将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建设,常住人口每3万人左右设置1所普通小学校、每6万人左右设置1所普通初中学校、每10万人左右设置1所普通高中学校,确保在2020年优质教育占比达到50%以上。
位于沙坪坝的重庆大学城将扩建,同时还将推进向南(江津双福)北(北碚蔡家)方向拓展,建设重庆“江南大学园区”和“北碚大学园区”。
我市将在北部新区建设一所涉外大型综合医院,加快第五人民医院、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北碚区中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巴南区人民医院共6所区县级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工作。
公共交通
2014年前实现全覆盖
依照规划,二环区域将实现高速公路“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铁路“4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2014年前,公共交通服务将全面覆盖二环区域。
我市将建设二环区域铁路环线,走向为北碚-巴南-惠民-鱼嘴-果园-两路-北碚,市民可坐火车上下班。
规划提出建设“半小时交通圈”,二环区域任意一点到内环的平均通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未来轨道交通将是城区老百姓出行的首选。规划提出,我市远期形成18条轨道线路,总长820公里,其中二环区域轨道交通线网长度612公里。
我市将适时推进年票改革工作,根据二环发展实际逐步将二环高速纳入年票制范围。
二环区域发展现状
户籍人口276万人四成是农民
二环区域现常住人口2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万人,城市化率87%。户籍人口276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16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的60%。
由于内环人口承载能力已近饱和,二环区域将是主城区未来新增集聚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依照规划,二环区域适宜工业化、城市化空间1000-1200平方公里,可承载人口约1000万-1200万人。
哪些地方将建聚居区
新增22个大型聚居区
与其在主城核心区买高价房,不如到二环区域去淘新盘。依照规划,我市将新增22个人口规模20万-30万左右的大型聚居区。
分别位于北碚区的北碚新城、水土和蔡家,渝北区的悦来、翠云、鸳鸯、空港、龙兴、石船,江北区的鱼嘴,沙坪坝区的西永、大学城,九龙坡区的华岩、陶家、西彭、白市驿,大渡口区的钓鱼嘴,巴南区的龙洲湾、鹿角,南岸区的茶园新城、峡口,以及江津区的珞璜。
加上已成形的回兴、两路和井双3个聚居区,二环区域共建成25个大型聚居区。
哪些地方要修公租房
聚居区近三成人口可以住上公租房
在二环区域工作生活的市民,除了购买商品房,还有公租房可以解决住房问题。依照规划,二环区域将建21处公租房。
该规划确定,二环大型聚居区人口居住尽量与产业园区毗邻,按照职住平衡,有利于市民生活及工作方便的原则布局。公租房原则上布局在大型聚居区内,居住人口占该聚居区总人口的17%-27%,共享道路、商业、文体娱乐设施,形成和谐城市人居格局。
哪些地方要建新商圈
空港新城、礼嘉、西永、茶园和北碚
住在二环区域,购物消费是否不方便?这点你完全不用担心。二环区域将诞生5个新兴商圈和17个大型购物中心。
依照规划,二环区域将建成空港新城、礼嘉、西永、茶园、北碚5个聚居区新兴商圈;建成蔡家、水土、大学城、白市驿、西彭、巴福(陶家)、钓鱼嘴、龙洲湾、界石、鹿角、悦来、鱼嘴、石船、龙兴、峡口、大竹林、珞璜等17个聚居区大型购物中心。
发展在二环
4大目标
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
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城市,以及西部地区的物流、商贸、会展中心。到2020年达到25000亿元,占全市比重稳定在50%以上。
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
到2020年新增集聚人口635万人左右,达到900万人以上(加上内环以内人口,主城区人口达到1200-1300万人),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接近100%。
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
建成二环区域“半小时交通圈”,形成10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产生活服务便捷。
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
森林覆盖率达到4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
4大使命
战略支撑
成为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五个重庆”、带动全市“加快率先”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支撑。
集聚扩张
作为主城区拓展的重点区域,要在未来5-10年内迅速集聚起相应的产业和人口。
优化升级
培育提升国际交往、枢纽门户、服务外包、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性功能。
示范引领
作为全市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条件最优、发展机遇最佳的区域,要起好示范引领作用。
二环区域规划范围
2218平方公里
内环与二环之间地区(面积1958平方公里),以及二环外围毗邻的龙兴-石船、王家-木耳、水土-复兴、北碚等城市组团(面积260平方公里),共计2218平方公里。
9大城市功能区
两江新区高新技术功能区
范围:北碚区(蔡家岗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水土镇、复兴镇)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商务和高品质居住,其中水土建设内陆最大的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
两江新区综合功能区
范围:渝北区(悦来镇、礼嘉镇、大竹林街道、人和街道、鸳鸯街道、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王家街道、回兴街道、木耳镇、古路镇);江北区(铁山坪街道、石马河街道部分地区、寸滩街道部分地区)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创意设计、软件服务外包、会展商务、现代物流、高品质居住等现代服务,以及交通设备制造、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高技术产业。
两江新区先进制造及物流功能区
范围:江北区(鱼嘴镇、复盛镇;渝北区:龙兴镇、石船镇、唐家沱街道、铁山坪街道)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成套设备制造业及临港物流业
西部文化及现代服务功能区
范围:北碚区(天生街道、朝阳街道、北温泉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龙凤桥街道)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产业
西部综合功能区
范围: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凤凰镇、青木关镇、土主镇、陈家桥镇、西永镇、曾家镇、虎溪镇)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等产业
南部综合功能区
范围:南岸区(峡口镇、迎龙镇、长生桥镇(茶园)、广阳镇);巴南区(南泉镇、界石镇、南彭镇)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特种船舶制造、精密数控机床、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商贸、旅游休闲等产业
南部文化休闲功能区
范围:九龙坡区(华岩镇);大渡口区(八桥镇、跳蹬镇、建胜镇、茄子溪街道);巴南区(鱼洞街道、龙洲湾街道部分区域、花溪街道部分区域)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中央文化休闲区,发展会议展览、休闲旅游、商务、商贸等产业
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
范围:九龙坡区(含谷镇、金凤镇、白市驿镇、走马镇、巴福镇、陶家镇、石板镇);江津区(双福街道)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
西部先进制造及物流功能区
范围:九龙坡区(西彭镇、铜罐驿镇)
主体功能: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商贸、文化教育等服务业以及铝加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制造业及食品加工工业
(华龙网—重庆晚报)
商战狼烟再起 重庆第七商圈之争
——渝入二环时代 未来5大传统商圈将遭遇二级商圈合围
2010-01-15 来源:重庆搜房网
[提要]旌旗摇,战鼓擂,兵马动,一场属于重庆商圈的光荣与梦想,争夺与辉煌,在所难免。 今年1月1日,重庆外环高速全面通车,一场有关主城第七商圈的猜想就此发轫:二环时代的重庆,城市规模将再次放大,越来越多的人口将涌入城市。预计10年后,重庆将有2200万人住在城市。如此庞大的城市人口必将催生不可预估的庞大消费。
旌旗摇,战鼓擂,兵马动,一场属于重庆商圈的光荣与梦想,争夺与辉煌,在所难免。
今年1月1日,重庆外环高速全面通车,一场有关主城第七商圈的猜想就此发轫:二环时代的重庆,城市规模将再次放大,越来越多的人口将涌入城市。预计10年后,重庆将有2200万人住在城市。如此庞大的城市人口必将催生不可预估的庞大消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解放碑到观音桥,从杨家坪到沙坪坝、从大渡口到南坪,主城传统意义的六大商圈推动着时尚与潮流的发展。一个个百亿商圈崛起的背后,是城市居民巨量的消费潜力作为支撑。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现有的商圈,辐射半径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为了购物而跑太多的路,浪费太多的时间,区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同时,重庆组团式发展的模式也决定了主城商圈将不能满足跨步向前的城市发展的消费需求。
随着二环时代的来临,新的城市版图由远及近,清晰的呈现在世人眼前;一个个热点版块如雨后春笋,勃发着茁壮的生命力,书写着触目可及的繁华世界…从东大西,从南往北,在城市规划的蓝图下,茶园、大学城、龙洲湾、渝北两路成为热点中的热点,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可能,那么,这场王者之争,谁更有能力成为重庆主城第七商圈,谁更有实力主导这场商圈之战?
变革之路,在火与血的洗礼中进行,几家欢笑,几家愁,谁主沉浮!
茶园商圈:缔造一座新城的传奇
1998年,“跨江发展”带来江北和南岸的繁荣;2005年,“跨山发展”,跨越铜锣山和中梁山分别向东、向西,新增茶园和西永两个城市副中心,确立“一主六副”的城市中心体系。必然带来西永和茶园的兴盛。
通江大道的竣工以及南山隧道的开工,打开了茶园发展的任督二脉,进一步拉近了茶园与重庆主城区及周边城市的“距离”。
预计于2010年完成整体搬迁的南岸区政府将使南岸区的城市中心开始向茶园转移。按照南岸区的商业网点规划,该商圈将发挥拥有两环三射高速公路,以及紧邻东港集装箱码头的优势,重点发展专业物流市场,形成医药、汽车、家居建材、消费类电子、食品批发等专业市场,力争3年至5年形成规模。
“茶园城市副中心应是重庆东部新城的中心,是区域性的商业、商务、金融、信息、文化、行政中心和交通枢纽”。 甚至是“周边城市连接重庆的重要门户”。茶园新区建设者们如是说。一座整体规划的宜居绿色新城,见证着这个时代的速度。
但是,现实远比蓝图要残酷,虽然外环取消收费后,茶园新城到主城各区将更加便捷,但是,对于许多人而言,心理上的距离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而在商业这一块,更不能吸引外区的人前去消费,同时,由于商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常住人口来做支撑,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茶园新城仍旧是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梦,而这个梦,离实现的那一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学城规划图)
西永商圈:政策利好的投资热土
广州番禺大学城两块地,被某开发商以2.7亿元的总价拿下,折合楼面地价高达7296元/平方米,这真是“黄金塔”裹挟“象牙塔”, 以致大学城“满城尽带黄金甲”。
大学城是一个堆满了优惠政策的好地方,不缺政策、不缺企业、不缺资金,只缺建设。其火热程度真是较其它区域有过之而无不及。几十万大学生构成的青春力量将点燃一把熊熊的大火,让这个区域迸发出迷人的光华,随着各大品牌开发商的进驻,大学城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于他的期望程度。
在新拓展的这个二环内区域,沙坪坝还将围绕西永、大学城向南与九龙坡联成一片、向北与北碚融合、向西与璧山对接。并在大学城建设起一个城市CBD,并将这个CBD作为西部新城的城市功能区,为微电园、台商工业园、物流园提供城市功能配套,每年政府、高校、社会、园区的投入将达到40亿元以上,这些钱将重点用于这个CBD的基础设施建设。
6年时间,西永大学城及其周边地价和房价均增长了16倍左右。地价从2003年的7万元涨到100万元,商品房均价300元到5000元。大学城这样拥有光鲜外表的区域,一副刻画着美好蓝图的外衣成为重庆区域中的宠儿。媒体、开发商、政府、购房者都将他们视为周杰伦手里的呦呦奶茶。
龙州湾商圈:一子点睛,满盘活
在巴南,投资200亿元人民币,经过8年的建设,一座可容纳10万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生态园林城区龙洲湾正全新登场。八条道路缩短主城与巴南距离 60亿打造重庆南部交通枢纽,龙洲湾是枢纽核心,“四桥四隧六路”及“六横六纵十连线”提速畅通巴南。
作为巴南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龙洲湾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交通优势,而浩淼的长江也在此划下一道优美的弧线,使得“水岸经济”由此而生,成为在主城新新商圈中一个比较夺目的亮点。
下棋的人都知道,胜负往往只在那几颗棋子的运用。巴南区政府下的龙州湾商圈这一着棋,使本来制约城市发展的多种因素一去不返,龙州湾盘活了整个巴南的中心,使李家沱、鱼洞等地都将纳入中心商圈范围,令巴南区几大新生商圈齐头并进,又互为支撑和补充,为各自特色商业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优质平台。
在鱼洞、李家沱两大组团中间地带的龙州湾区域将规划建设60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包括步行街、文化公园、滨江休闲带和商业配套等。该商圈不仅要满足本地居民消费,还要辐射綦江、江津、南川等周边区县。
渝北商圈:关于城乡结合部的遐想
在这个商品社会里,卖相比什么都重要,甚至超过了商品本身。以超女为例,如果你仅仅把它当做一次很纯粹的音乐与歌声的PK话,那就错了。如果真是那样,冠军很有可能被大春子收如囊中,曾轶哪怕把12星座唱完也绝对进不了十强。
对于渝北,重庆人的那层心理隔阂很难被捅破,除了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有渝北实在不算光鲜的外表,特别是“两路”那一听就让人产生城乡结合部联想的地名。就算一个再有吸引力的女人,但却拥有一张魔鬼般的脸庞,谁还敢靠近呢?
如果不是空港新城、两江新区的正名,可能你也不知道重百、沃尔玛、麦当劳等知名商家早已入驻。最近有消息称,空港建游乐园超上海迪士尼。渝北商圈定位为体验式商业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核心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其中,安家田片区一期17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已建成投用,年内将新增高档影院、名小吃街、五星级酒店等。下一步将对同聚福、胜利路片区进行改造,最终建成120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同时覆盖210国道。该商圈不仅要吸引本区客流,还要借此吸引过往客流,到2012年形成百亿商圈。
未来5大传统商圈将遭遇二级商圈合围
以传统商圈的商战为例:南坪商圈刚开始和解放碑、观音桥“开战”,来自巴南的压力随之而来。按照规划,李家沱商圈将开建,一旦成型,同样会分流甚至“截断”来自巴南和“两翼”的消费者。
那么二环时代东西南北四大新兴商圈留住自己区域消费者的同时,也在积极向外区辐射。这东西南北四地正好对传统主城商圈形成合围之势。这并非假设,来自市商委的消息称,我市将在每个区县布局一个成熟商圈,仅在主城区就至少布局11个。5大传统商圈遭遇二级商圈合围,只是时间问题。
谁才具备重庆第七商圈的资格?谁才具备重庆第七商圈的气质?从区域潜力、从经济潜力、从消费潜力、从成长性等几个方面来衡量,不管是茶园新城,还是大学城、龙洲湾,抑或渝北两路,可谓风格各异,各有千秋,但是,所谓殊途同归,商圈之争到头来不过是各个区域信心的自我表达,更多的,还需要看政府的推力,以及各大开发商的拉力。
未来不断洗牌是必然,但不会有输家。重庆不同层次商圈在不断的竞争中提档升级,重庆离“购物之都”也会越来越近。
巨轮已启航,载起千万商界奇才,齐飞,共在财富巅峰处。
商战狼烟起,江湖,永远都流传着一个又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