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视点】 中国经济正在向“硬着落”发展


【邦尼视点】 中国经济正在向“硬着落”发展
  
央行的调控在发生作用的同时,也正在酝酿中国经济最不愿意看到的硬着落,对于所有期待想中国经济软着落的愿望,将会因为我们自身金融体系的缺陷,以及输入性通胀电荒和干旱的多种夹击下,正在渐渐演变成一种硬着落。这从中国资本市场的A股目前的下跌走势中也可以提前得到印证,因为股市总是提前反应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下行的时候。
  从央行开始采取强硬措施调控房价,包括限制房价,都表明央行和管理层太在乎CPI数据,而不得不采取这种治表不治根的政策,其实房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出让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所致,而现在要完全归结于商业地产开发商其实就是一种转移注意力手段而已。
  其次,由于我们管理层一直害怕对市场的掌控能力,而一再失去了煤电市场价格的理顺的机遇,随着央行调控不断加大力度下,输入性通胀的正在深刻影响国内的煤电市场价格,发电企业为了进一步减少自己的亏损,而不得不开始压缩发电,而我们之前发电企业布局格局的不合理也进一步在加剧“电荒”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正在为自己这种不合理的布局以及煤电企业的市场机制在为硬着落付出代价。
  而加剧中国经济硬着落的另外一个因素--干旱,正在全国大面积地漫延,随着旱情的不断加剧,央行必须为此付出更多财政支付压力,而干旱又会进一步加剧通胀的进一步上升,这种逆向的连锁反应都在对央行现有的调控政策发出挑战,而央行一旦放缓调控收紧流动,那么银行又会即将进入新一轮扩张放贷,这就是我们自身银行信贷体制严重缺陷所导致的,银行在过于听命于政府和管理层下,也就渐渐失去了自己去寻找盈利的目标,而未来银行所有的呆坏账又要政府在背负,我们这样的银行体制怎么能够培育起中国的强大民企呢?能够培养起来的也只有央企和国企,而这些央企和国企也是因为企业属性而获得了银行慷慨信贷,这也是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上所谓的骄傲,但这种骄傲经不起市场真正的考验。
  如何才能改变中国经济目前渐渐显露的硬着落呢?我们现在必须要进行对进入体系的制度进行改革,首先让银行回归到企业层面来,政府或者管理层应该通过股权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去影响金融企业,而不是直接去干预银行,给谁投放,投放到什么领域,如果这个领域大家都在投孕藏着风险的时候,谁来承担这种投放发风险呢?国家的信贷必须给予经营能力好的银行,而不是大家分配,对于经营能力差的必须压缩信贷,要有市场推出机制,现在的银行就更上市公司一样只进不出,最多就是进行重组兼并卖壳,这样的机制不会培育起真正具有生命力的金融企业,并给这个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隐患。
  如果我们的经济真的出现硬着落,一点也不要惊讶怎么会这样,我们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去反思我们的很多制度,反思我们制定调控的政策,而不是仅仅去追求数据的漂亮,而应该让经济尽快地回归到市场运行的规律上来,而不要过于去干涉经济的自然运行,因为限价和限买限卖是改变了经济自身的本质,从上海蔬菜的保护价格到限制价格,我们正在越来越深地陷入一种误区的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