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怎没参加温家宝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


成思危怎没参加温家宝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2年7月11日
据7月10日的《新闻联播》报道:
7月9日上午和10日上午,温家宝先后主持召开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上,来自研究机构、中外资企业的专家刘世锦、曹远征、华生、许小年、鲁政委、马骏、屈宏斌、周其仁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当前经济形势、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重点发表了各自见解。
在座谈会上,关于投资的问题,温家宝说:
稳增长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消费、出口多元化等,但当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在促进投资当中,非常紧要的是要注重投向、注重结构、注重质量和效益,要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科学发展。要重视对新技术研发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在市场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这方面的企业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相关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要抓好落实,尤其要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2012年7月9日晚,央视[新闻1+1]播放了《中国经济:要不要保“八”?》的节目,采访了经济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关于投资的问题,成思危说:
我觉得靠货币政策、靠投资来刺激经济,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确实存在很多毛病,“四万亿”,当时我就说了,咱们实际上不止四万亿。政府投资11800亿,银行信贷增加了9.6万亿,所以是十万亿,我们实现了9.2%的增长,但是它带来的负作用,看的很清楚,产能过剩,24个部门,21个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投资效益降低,环境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加剧,地方债务加多,再加上资产泡沫,这两年都在治理这些事,所以我很同意绝对不能再用大量的投资的经济刺激的办法,那只能打一个强心针,甚至是饮鸩止渴。
 
我认为,成思危的上述讲法务实、正确,有水平,因此也撰写、发布了《“绝对不能再搞四万亿投资”一说否定了“四万亿”》一文。
7月9日上午和10日上午,温家宝先后主持召开了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但是,从报道中,我们没有看到成思危的身影,难道成思危的经济研究水平、真知灼见,还不如刘世锦、曹远征、华生、许小年、鲁政委、马骏、屈宏斌、周其仁等人?
也不知道温家宝是否看到或听到成思危的上述讲法;如果温家宝没看到,也没听到,持续质疑温家宝多次考察的三一的“行贿门”的真相不公开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建议温家宝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