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印染废水脱色剂的合成及应用


 

 

 印染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难生化降解的废水, 其成分复杂, 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美、日、英、法等国在印染废水处理中都大量使用了阳离子型絮凝剂, 阳离子絮凝剂的研制开发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近年来, 我国对这类絮凝剂的研究开发也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对活性、酸性等多种染料废水具有广泛的效果。本文采取加入相对较便宜的多胺代替部分双氰双胺, 合成了新型高效脱色絮凝剂。多胺的加入, 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 与三聚氰胺反应提高了交联度, 使正电荷集中, 脱色效果提高。此外, 将合成的脱色剂与改性双酸铝铁的共聚物DA配合使用, 减少了脱色剂的用量, 提高了性价比, 使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1 原料及试剂:多胺B(化学纯, 98%)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甲醛溶液(化学纯, 38%), 烟台三和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聚氰胺(工业级, 99%), 山东宁阳飞达化工有限公司;双氰双胺(化学纯, 98%),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双酸铝铁的共聚物DA, 自制。

2 仪器设备:DK-98 -1型电热恒温水浴锅;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QHJ756B型强力电动搅拌机;FA1004型电子天平;其他为实验室常用仪器。

3 实验原理:多胺与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 胺基羟甲基化, 然后缩去水分子聚合形成线型大分子。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中, 分别得到三羟甲基三聚氰胺、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五羟甲基三聚氰胺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低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生成后, 酸性催化下, 与其他氨基之间可进一步发生缩聚反应, 形成网状结构的体型大分子。在向废水中加入高分子缩聚物时, 所使用的聚合物带正电荷, 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 通过压缩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双电层的扩散层, 降低ξ电位, 降低或消除其排斥势能峰, 从而使之脱稳, 实现絮凝作用。

   实验步骤:依次将一定量的水、三聚氰胺、多胺B、氯化铵和甲醛加入装有电动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升温并搅拌使之溶解为无色透明溶液后保温30min。然后, 再升温至缩聚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后, 得到无色有一定黏性流动性良好的液体脱色剂。量取一定量的印染废水, pH, 加入一定量的改性双酸铝铁的共聚物DA, 快速搅拌后, 立即加

入一定量的脱色剂并开始计时, 搅拌一定时间, 观察矾花大小;静止沉淀后, 取上清液,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并测定CODCr值。

  结论:利用多胺代替部分双氰双胺进行改性后的脱色剂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 COD去除率高。改性后的产品成本大幅降低, 具有市场竞争力。而且通过与无机絮凝剂双酸铝铁共聚物DA配合使用, 进一步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 因此利用多胺代替部分双氰双胺进行改性后的脱色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