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股市场的保险第一股,中国人寿赚足了市场的“眼球”。从材料的审核通过,到目前已进入询价发行阶段,可以说是一路“绿灯”。本月15日证监会发审委通过中国人寿的A股IPO申请,19日即进行路演。20日,其承销团宣布,中国人寿A股询价区间已初步定在23元至29元之间。
很明显,中国人寿的询价区间并不低。而中国人寿询价区间之所以“高高在上”,与其H股近期的走势不无关系。在中国人寿启动A股上市进程后,H股股价上涨呈现明显加速态势。中国人寿H股20日大涨8.16%,以23.85港元收盘。盘中最高升至24.1港元,创下历史新高。中国人寿股价从13日收盘价18.96港元到20日收盘的23.85港元,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25.8%。
不管中国人寿最终的发行价如何,与H股股价有一定的折价应该是可能预期的。但即使如此,其A股发行价的高企将成为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中国人寿A股与H股之间巨大的价差到底说明了什么?
三年前,中国人寿在H股市场的发行价为3.625港元(折合人民币3.88元),上市初股价仅为4.55港元,随后股价开始逐渐攀升,今年初以来,中国人寿H股股价从7港元一路上涨到20港元,一年之内涨幅已达192%,和三年前3.625港元的发行价相比,股价上涨近五倍。中国人寿股价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主要是其业绩大幅增长。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89.66亿元,比去年同期大涨72.2%;而2005年和2004年全年的净利润则分别为93.06亿元和71.71亿元。
有网友在中国人寿的询价区间公布后留言称:中国人寿,作为一个以“中国”冠名的大型企业,你不能这么无耻!!!虽然“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概念不够健康向上,可是你把股票低价送给外人,却高价卖给自己人,这是何等的吃里扒外!!!简直就是卖国贼!!!
确实,中国人寿与当年的中国石化发行价在对内对外上有异曲同工之“妙”,H股的发行价均大大低于A股市场。尽管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依内涵价值计算,到2007年年底,中国人寿的公司投资价值有望达到26.28元/股,23-29元之间均为合理价值区间。但不可否认,其23-29元的合理价值区间是建立在股价大幅上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中国人寿没有发行H股,此次A股IPO还能有这么高的询价区间吗?很难想象!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包括中国石化、中国人寿、建行等国企大型上市公司在H股市场上市时,其发行价都被压得较低,最终这些股票都有较大的升幅,实质上是国企溢价进了国外投资者的“腰包”。这些在国内不断发展壮大的大型国企,却成了“老外”的“赚钱机器”,不能说不是大型国企的悲哀。
事实上,无论中国石化也好,还是中国人寿也好,在发行价上都涉及到定价权的问题。但国内市场却往往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从无视我国经济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到生搬硬套的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说明国内机构投资者的研究能力、定价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这才是我们更需要警觉的。否则,其后果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