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失效房价持续上扬


宏观调控失效房价持续上扬
 在一年前房地产市场经历着风与雨较量。“国六条”出台整整一周年,房价却与调控目标反向而行,不知是对“国六条”的纪念还是讽刺。去年5月17日,为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意见(简称为“国六条”),被视为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开始。一年来,九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如收紧地根、限定中小户型比例、加强住房营业税征收、清算土地增值税等,在改善住房结构、抑制炒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总体上看效果不大,房价依旧我行我素,直线上涨,国家对此情况已经显示束手无策的状况。
 
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调控不成功
 
     自2006年5月17日开始,房地产市场经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宏观调控是以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为主要目的,而房地产市场经历一年多的调控,让我们来检视其效果,2006年5月我市房价为2436.29元/㎡,一年后的同月,其价格竟上涨至3167.87元/㎡,同比增长30.03%,可见南宁市的房价只升不降。在房价速增的局势下,今年2月1日颁布的“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项目进行清算”再次触动楼市神经,房地产企业要交纳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尽管政府部门做出声明和解释这样做不会造成房价上涨,但是这样的说法可信度有多少?百姓不会相信,增加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就能够把房价抑制回到购房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因为土地值税增加不仅是开发运营的成本和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更加重购房者的负担,所以房地产宏观调控一次次以失败而告终。
 
     国六条本质并不是要加大房地产开发的成本,而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作用;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问题;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等环节来稳定房价上涨,但是一些开发商和政府部门不能实际的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更是为了自身利益对宏观调控阳奉阴违则是给本就处于严峻的楼市火上浇油。正因为政策执行的不作为,导致房地产信息混乱,基本数据的缺乏和不正确,使政府的宏观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对房屋的空置率、房地产利润、成本等数据的计算、统计、公布都没有正确和合及时,政府主管部门和专家不清楚,老百姓更是迷糊。
 
房价问题也是房地产结构失衡问题
 
     房价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多项调控政策以及实施力度的加大,迟迟未看到一丝效果的呈现,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点,住房文化结构失衡,政府应该引导一些市民住房消费观念,“居者有其屋” 应该是人人都有房住的文化,而不是人人都买房;第二点,土地供应分布结构失衡,商业办公用地、中高档住宅用地、保障类住房用地供应比例来重失衡,商业办公占用了中心区的好地,中高档房地产项目占据了大面积的宜居地块,保障类住房服务于低收入者的项目只能在城市边沿,因此中高档住宅项目就会提高身价,就会推动整体房价上涨。

宏观调控频频  房价持续上扬

     根据以上图显示,在国六条颁发一周年内,楼市经历一场空虚。宏观调控出台后6月份的房价快速上涨,涨幅为11.72%,主要是因为开发商的改变营销策略,把大户型投放市场量减少,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下,大户型的房价就会上涨,自然会推动房价上升。7-8月销售价格略有下降,由于国六条和十五项措施等的细则频频颁布,购买者处于观望态势,市场呈现低迷局面。在后阶段内房价波动不稳定,呈现持续上扬趋势,但上涨的幅度有所减弱,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住房需求量上涨,同时人们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而土地这种稀有资源却在减少,所以房价上涨是一定的。但随调控力度的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涨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