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西切斯特的前一年,魏斯在那里突然拿出自己收藏了十多年创作的一个系列作品,好像突然打开了一个十多年的大秘密。画是请一个叫做赫尔佳.特斯托佛(Helga Testorf)的当地妇女做模特的。他们两个的秘密合作,从1971年开始。他画了这个相貌平庸的中年妇女的身体、肖像,丝丝入扣,极为精细而充满了一种冷静的宿命感。多年一来,他们的合作就在查兹佛德附近一个小房子里进行,连魏斯的太太贝斯(Betsy)也完全不知道。直到1985年,他第一次把14年里画的这一大批画给贝斯看,把她惊呆了。第二年,他在我们西切斯特大学附近的一个地方,把这批画全部交给一个画商安德鲁斯(Leonard Andrews)处理,安德鲁斯在全国主要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我去西切斯特大学教书的时候是1987年,这批画的出现引起世界艺术界的很大震动,1990年安德鲁斯把这整个系列卖给了一位日本企业家,到2005年又由一个美国收藏家全部买了回来。这批画的价值,我想总是以千万到亿之间计算的了。美国媒体那几年对魏斯和赫尔佳之间的秘密关系渲染得相当热闹,报导连篇累牍,因此我也早知道这个情况。那天偶遇魏斯本人,本来想问问他有个这个系列的创作过程,林伍德在他身后紧张地连连对我做手势,叫我闭嘴。后来才知道魏斯最讨厌人家问赫尔佳的事情的。
在美国,到了1980年代,艺术家中基本没有什么人再画写实绘画了。因为自从1960年代的波普运动开始以来,整个西方绘画经历了一场取消绘画的历程,到这个时候,莫说画画,就是能够动动笔的人都不多。魏斯的父亲N.C.魏斯是美国插图的奠基人,他肯定受父亲很大的影响,因此走写实的道路。但是他不画插图,而是把写实主义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主要形式,这样,反而成了美国艺术界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他也成为美国当代艺术几乎绝无仅有的一个写实主义大师,而没有成为插图画家。单就这点来说,已经很有意思了。何况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画同一个人物、同一个主题,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和抽象表现主义那些一挥而就的大师,好像罗伯特.玛特维尔( Robert Motherwell)、杰克逊.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大相径庭,更是引起艺术界、评论家的极大兴趣。这个人从来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只是关起门来画画,有时候在查兹佛德家里,有时在缅因的家里。因此,环绕着他总是有层神秘的色彩。
魏斯可是鼎鼎有名的大师了,在美国任何一个一流的博物馆,诸如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等,都有他的作品收藏的。更不必说查兹佛德的白兰地河博物馆,那里陈列着魏斯的父亲,魏斯,以及魏斯的儿子的作品,基本是个家族博物馆,不少人慕名远道而来的。2006年5月开始,费城艺术博物馆(the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展出了他的几乎全部作品,是美国艺术界的大事。魏斯是自从美国画家约翰.萨金特以后第一个入选法兰西美术院(the Académie des Beaux-Arts)的院士,也是第一个被选入英国皇家学院(Royal Academy)的美国艺术家,那是1987年,也就是我见到他那一年的事情。我自然当面恭喜他获得这个殊荣,他摇摇手,轻轻说了声“谢谢”,并不很在意。1990年,老布什总统在白宫向他授予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the Congressional Gold Medal of Honor),在美国艺术界,能够达到这个高度的人绝无仅有,他却是泰然处之,行若无事。
魏斯生于1917年,我见到他的时候是他刚刚70岁,不过老态已经很明显了。看他的画,就知道他心态很老。前面我提到他在1948年创作的 “克利斯丁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这套画的原作收藏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里,我去看过几次,那种明显的空虚、宿命感实在太强烈了。1948年,他在查兹佛德画了他的一对邻居安娜和卡尔库莫夫妇(Anna and Karl Kuerner),他还持续不断的画他们的农庄,这个题材他整整画了30年。他在缅因建造了画室之后,也在那里画一个邻居奥尔逊夫妇(the Olsons),也是一画几十年,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工作和生活基本均分为两地:宾夕法尼亚和缅因。他的缅因系列更加令人震撼,因为缅因州冬日的那种寒冷感、孤独感,在他的作品上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站在他的原作前,我的感觉是寒气逼人,从头到脚的贯穿,同时心灵极度震撼。这种体验是我看其它的人的作品的时候很少有的。
安德鲁.魏斯和他的父亲N.C.魏斯、儿子詹姆斯.魏斯的创作,其实都和缅因有关系。N.C.魏斯第一去缅因是1920年,他在缅因州的克莱德港(Port Clyde, Maine)看到了壮丽的大西洋景色,缅因州夏天和秋天壮丽的色彩,和宾夕法尼亚完全不同,壮阔而明朗,他的画风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色彩鲜艳壮观了,一个风景点他会画出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整个系列来。
我在那次见面之后,很注意看魏斯的缅因时期的创作,对缅因有种近乎崇拜的感受,那是魏斯带来的,那种渺远、清寂、出世、孤独、离群、宿命的氛围很令我迷惑。我自己的背景完全没有那些元素,因此更加受到吸引,觉得奇特而喜欢。虽然艺术界有评论家说魏斯基本是个插图画家,我倒从来不在乎这种绝对化的评价,画是给人看的,给人感觉的,不是给评论家定调的。我喜欢魏斯,也就产生了一种对缅因的情感。
2008年6月,于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