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杂志16日宣布,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选为该杂志2009年年度人物。“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一个群体获得亚军。《时代》评价称,中国工人是中国经济增长保八成功的功臣。(12月17日《新京报》)
“中国工人”以一个群体当选美国《时代》杂志2009年年度人物亚军,将中国这一沉默的多数群体抬上舆论关注的平台,是一种赞誉,更是一种提醒。一方面,提醒“中国工人”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提醒在经济全球化的舞台上,中国仍旧扮演着“世界工厂”角色。中国经济在强劲、快速发展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旧是“世界工厂”身份才更值得注意,关注它要比关注“中国工人”、为他们美言几句更有意义。
在一个荒岛上,有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他们面临饥饿。商量之后,五个亚洲人负责打猎、捕鱼等觅食活动并制成熟食,美国人则负责吃饭并将残羹剩饭分给亚洲人。亚洲人每天辛苦忙碌,美国人则漫步沙滩,享受食物也享受自己为自己选择的生活。亚洲人当然不能长此以往无偿地提供食物,美国人就开出一张张欠条给亚洲人,承诺亚洲人今后可以用这些欠条,换取美国人已经有的舒适生活,如可以到沙滩散步等。这就是“荒岛故事”。
之所以突然想到荒岛故事,缘于《时代》对上榜人物的评价。比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排名第一,《时代》周刊认为,伯南克积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借贷,拯救了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从而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该杂志对于“中国工人”的评价是: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这与荒岛现象何其相似。伯南克“积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借贷”,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撕欠条。“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就像岛上的五个亚洲人一样,不停地劳作,然后给美国人,换回手上越来越多的美元欠条。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中美两国经济复苏措施上的差别,是发展的事实,但也是提醒。与其说,“中国工人”有幸成为《时代》杂志年度人物亚军,不如说是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受到美国人青睐。
因为当选,“中国工人”成为舆论焦点,对于重视中国工人有一定好处。但别忘了,美国和《时代》周刊绝非吃饱了没事干,也绝非怀着人道主义关注中国这一庞大的沉默群体。他们对“中国工人”的关注是基于挽救世界经济的考虑,更准确地说是基于“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的考虑。中国经济能够在世界经济复苏中作出表率,固然可喜;但在可喜的背后,正确认识自身才更为重要,恐怕这也是所谓“中国模式”所必须面对的。
入围的不是“中国工人”,是“世界工厂”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