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一个“老兄”的乞讨哲理


一个“老兄”的乞讨哲理

    上周六,熙熙攘攘、繁华的广州江南西路商业街上,老远看到了久违的街上一大群“闲人”驻脚围观的场面,人群围着地面上一大篇幅工整的字在看,这颇有盛名香港几十年的九龙街上涂鸦王——“九龙皇帝”曾灶财的涂鸦味道......

    原来是个只拖着一条腿的乞丐老兄注)头包白毛巾、还有破旧脏兮的衣衫、身边放着拐杖正趴在地上神情飞扬、一笔一划、有序用白粉笔在人行地砖上写着他的哲学:

“老兄”全神贯注、神态自若、满脸笑容:

众多的“粉丝”和“拥趸”:

“粉丝”、“拥趸”关注焦点的变化:

以“老兄”的工笔速度,这个篇幅,不过是半小时的功夫、已饼罐满盈,里面还不乏5块、10块的大钱(老爷子就放了10块大钱、我也放了10块大钱):

感概“老兄”的讨术能令众多的男女老少、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掏钱,能让大家面带笑容地离开,无论“老兄”、“粉丝”,可说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收获:

“老爷子”在自己的纸上“复制”了“老兄”写在地上的字句,我拍到了这一场面,“粉丝”交头接耳或若有所思,“老兄”呢得到了他要的钱、笑了,所有人也都面带着笑容。

在经济危机的现在,许多人正为生产的产品、为销售的楼盘、为自己找不到工作等等发愁、无计之时,“老兄”的讨术无不是对产品、做营销一个很好的反省,也是营销一个很好的案例。作为乞丐的“老兄,有意无意中满足了成功销售三大原则,把自己卖了个好价钱:

1. 自己有的:缺一条腿引起关注,能写、能背引发好奇;

 2. 对手没有的:有胆量在现场即席大篇幅地面涂鸦,有冲击眼球视觉效果,内容有主题、有人生感悟、有趣味;

“老兄”的人生感悟

 3. 客户需要的:能让围观者找到乐子,满足围观者的好奇心。

撇开这位“老兄”的要唾弃的乞讨行为,在此也为这位比那些有手有脚、只会伸手要钱好点的“老兄”只叫一声好,望他能领悟自己的能力所在,早早脱出乞讨的行列。

 ○注: “老兄”——粤语,广东人对广东以北说普通话人的都叫“北方人”,“老兄”是这些“北方人”的专称,现在被很多人理解为“捞仔”、“捞松”——滑头、捞世界的人,这是一种曲解。其实这只是“老兄”的谐音,原来是一个褒义词,由于北方人喜欢对人亲昵叫“老兄”,广东人普通话不准、说成了“捞松”,逐渐就形成了对“北方人”的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