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考虑再出售”或违反常识


 

“汇源考虑再出售”或违反常识

 

在可口可乐并购汇源被否后不久,即有消息称,汇源将再度考虑出售。而且,相关报道言之凿凿,称其与几家央企——譬如中粮、华润等均有接触。

这一说法,大致考证后,觉得可信度不是非常高,至少在下半年之前,或许都不太可能。果然,中粮4月14日亦表示“坚决否认”。

其实,此说或明显违背了一些常识。

最为重要的是,汇源不太可能在并购刚被否决后,就匆忙地再找买家。而且,“胃口”一旦被吊起——可口可乐出价为24亿美金,也不可能立即被放低,此间有消息称,潜在买家对汇源的估价为30亿元港币。二者之差价近150亿港币,试想,汇源如何接受这巨大的落差?

所以,我估计,以朱新礼之明智,即便他想再度出售汇源,也会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将汇源的身家做高之后,再试图出售。当然,出售方式或也不会是一揽子打包卖掉。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汇源在是次并购中受到了一定影响,譬如不得不叫停上游基地,但汇源的基本面受影响不大。今日公布之年报亦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收益为28.197亿人民币;相比去年,有6.2亿的上升,但整体毛利率由前一年的35.7%下跌至32.2%;股东应占溢利相比去年大幅下降86.1%,仅为8890万。

可以想见的是,在并购被否后,励精图治、及时补救,汇源的价值回归并非漫漫长途。

而且,根据种种迹象,朱新礼也确实在全身心地在做这方面的事,抓销售,做强下游,将“并购后遗症”之影响减至最低。譬如,被否不久,汇源即高调推出低浓度果汁“柠檬ME”,并试图在竞争激烈的低浓度果汁中分一杯羹。

在过去17年中,朱新礼无疑创造一个很好的果汁品牌。如今,我们不妨多给朱新礼和汇源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