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喜欢说某某车成本如何低廉,厂商和经销商如何赚取了黑心钱,但作为业内人士,我估计连产厂商的老总也说不清楚到底旗下某款车的成本是多少。他们更可能需要借助报表了解一款车的大致成本,但实事求是地说,每辆到消费者手中的车,其成本都是不同的。原因何在呢?
让我们首先说一辆车的成本构成是怎样的,关于国内汽车的成本很多信息都是商业机密,但这不包括美国本土的汽车。以彭俊松先生《汽车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书所引用的数据来看,美国市场平均每辆新车的总成本大约是1.9万美元,其中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33%的市场与销售费用:包括公关广告费、库存成本、物流成本等
15%的生产费用:包括生产线折旧、工人的薪酬等等
44%的零部件费用:包括各种零部件和组装车辆的物料费用
8%的研发费用:车辆研发和测试等投入费用的分摊
我们可以看到,用来组装零部件的费用还不到一辆整车费用的50%,而研发费用的分摊则高达8%。对中国市场而言,可以肯定的是,生产费用的15%可以略微节省,因为人工费用会便宜很多。再其次能够便宜的可能是研发费用,这就看厂商的研发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车型的销量了。所以,此前有网友说把零部件拆了能买两辆车是不对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仅从零部件构成来说,那意味着拆了零部件卖能买4辆车!
我之所以说并非每辆车的成本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虽然你和同事在同一个月买了相同的车,你们能够从经销商那里获得不同的价格,并非某个经销商更黑心,很可能是因为不同经销商的车辆成本是不同的。经销商并不是同时把所有车辆或者零部件都同时卖出去的,由于无法同时销售,这样不同车辆和零部件在经销商那里的库存时间就不相同。考虑到绝大多数经销商都是用贷款或者汽车厂商的免息期来周转车辆和零部件,因此,那些能够迅速销售出去的经销商其实车辆或者零部件成本更低,因为他们不用因为卖不去车而支付额外的利息,考虑到这个贷款年利息率通常会高达10%,可以想想,如果一辆车在经销商那里库存超过50天,那意味着经销商要开始为车辆支付利息,这个时候就会相比竞争对手处于劣势。正因为有这种问题的存在,你可以看到,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不同经销商愿意给你的车辆折扣是不同的,这其中的道理就在于他们的成本是不同的。零部件也是这个道理,那些周转速度更快的经销商实际上零部件成本更低,为此,他们甚至可以以牺牲工时费为代价谋求更多的用户到店。当然,由于不同经销商之间有隐蔽的区域价格联盟,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得强势经销商也不敢做出这种损人利已的事情,因此,车主普遍还得支付更高的车价和零部件价格。
至于为何装车零部件价格高于零售零部件,零部件的技术垄断当然是主要原因,但次要原因还包括库存周期的问题——很多零部件会在经销商那里库存很多个月也销售不出去。因此大家可以看到,那些越不常用的零部件价格似乎也越高。所以,如果厂商能够合法继续技术垄断,我看不到高价零部件能够得到根本改善的希望。
汽车零件成本不足整车成本50%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