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表现能够持续良好的基金,当然是广大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投资对象。
经历过了种种动荡之后,业绩依然能够保持领先的基金,同样也是广大投资者良好的投资对象。金鹰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金鹰中小盘便具有这样的特质。在过去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该基金经历了公司董事长变动、公司总经理变动、投资总监变动、基金经理变动这四项对于基金来说最大的人事变动事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该基金的业绩依然能够保持较为领先的位置。参看附表,截至2010年4月30日,金鹰中小盘“今年以来”在同类型基金中的业绩排名为第二位,“过去一年”、“过去两年”、“过去三年”的业绩排名均能够稳定在前十名之内。目前,该基金是金鹰基金管理公司旗下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这样的基金值得我们多多关注。
附图:金鹰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业绩表现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
数据截止日期:2010年4月30日
一、业绩表现:逐渐良好,日趋稳定
附图一显示的是金鹰中小盘基金自2006年以来每个月的业绩排名情况,图中的曲线显示,该基金在经历过了2008年末至2009年初的黄金时期之后,从2009年中开始,突然出现了一定的振荡,附图一中的红色信息点表示的就是该基金的振荡时期。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该基金更换基金经理的日期是2009年9月8日,不过按照行业惯例,从有想法、到挽留、到调整、到交接、到申报、到登记备案、到披露,这期间会有一个过程,即红色信号点所标注的位置区域及其附近。
前任投资总监及基金经理很优秀,新任投资总监及基金经理对于工作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是从杨绍基先生的工作状况和性质来说的,接手投资总监的重要职责,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以前管理的是该公司旗下的金鹰成份股优选,该基金是一只典型的、以大中盘蓝筹类股票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与新接管的金鹰中小盘的投资方向交集很小,因此,对于中小盘股票的研究和投资,他几乎就是从头开始。
杨绍基先生是经济学博士,证券从业经历五年多,曾任职于广东发展银行资产管理部,2007年8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公司,先后担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等职,良好的基本素质和较为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使得他能够较快地适应和胜任新的工作,并让该基金从新获得了较好的收益。附图一显示,自他接任以来,基金业绩排名向下的情况在逐渐减少,低点在逐渐抬高,其中还有两个月度取得了同类基金中短期业绩排名的第一,初步表现出了他具有能够让这只往年的绩优基金重现辉煌的能力与实力。
附图一:金鹰中小盘基金自2006年以来逐月业绩排名情况一览
附注:(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2)数据截止日期:2010年4月30日。(3)制图:王群航。(4)图中的红色信息点,表示在该时点附近,该基金曾经有过重要的人事变动。
二、规模变动:经历曲折,走上新高
投资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行为是十分敏感的,基金有了较好的业绩,并且能够持续和稳定,大家就会看好。自2006年以来,金鹰中小盘基金的绩效表现逐渐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两次认可,附图二中所显示出来的曲线波动形状就是最好的证明。2006年,该基金的年平均份额规模为0.99亿份;2007年,该基金的年平均份额规模为0.8亿份;2008年,该基金的年平均份额规模为1.42亿份,在三年来第一次站到了1亿份以上。这种显著的增加表现,说明了有投资者正在不断地认可该基金,申购该基金,至2009年上半年末,该基金的份额规模已经接近了8亿份。这就是投资者对于该基金的第一次认可。
2009年第三季度,在红色信息点处,由于前述原因,投资者担心该基金的业绩滑坡,立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赎回,第三季度的赎回比例高达36.7%。但是稍后,由于该基金的业绩经历过了短期的振荡之后重新走好,长期关注该基金的投资者不仅回来了很多,而且还有更多的新资金加入。截止2010年第一季度末,该基金的份额规模已经增加到了10.03亿份,上升到了该基金成立的以来的最高位置。这就是投资者对于该基金的第二次认可,连续两个季度的快速增长,增幅几乎翻倍,在当时那种全市场老基金规模扩张遇阻,多数基金遭遇不同比例净赎回的情况下,这只基金能够有这样的增长速度,不能不说是一种突出的表现,甚至可以看作为一种奇迹。
一只基金的业绩好与不好,客观性的评价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的认可和参与。更多的投资者加入,表明了更多的投资者将会从中得到良好的收益;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预示着更高的公司收入,更加雄厚的发展潜力。这是一种多方共赢的良性格局。
附图二:金鹰中小盘基金自2006年以来的份额规模变动情况一览
附注:(1)数据来源:金鹰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开信息披露。(2)数据截止日期:2010年4月30日。(3)制图:王群航。(4)图中的红色信息点,表示在该时点附近,该基金曾经有过重要的人事变动。
制图:王群航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这是一只组成情况较好的基金。截至2009年末,机构投资者持有这只基金的份额数量仅为861.7万份,占该基金的份额比例为1.17%。很多机构投资者不关注这只基金,是因为这只基金的规模较小,在相关的投资纪律约束下,投资这只基金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利润贡献度小。个人投资者较多,会提高这只基金的日常规模稳定度,有利于这只基金的日常投资运作,有利于提高基金的绩效。就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具有“绩优+小规模+加机构投资者少”这样多种特征于一身的基金不多,这样的基金,值得多多关注。
三、大类资产配置:仓位趋向恒定,风格更显积极
金鹰中小盘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27日,是一只产品定位具有较为鲜明特色的基金。该基金的投资目标是投资具有较高成长性和良好基本面的中小盘股票,通过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该基金的股票投资部分主要投资于流通市值在市场平均水平之下的中小盘股票,流通市值排名前20%(含20%)的新上市股票一年内不列入流通市值市场平均值的计算。
按照基金契约的要求,金鹰中小盘基金的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总值的比例为50%到80%,债券投资占基金资产总值的比例为20%到40%,现金占基金资产总值的比例不超过10%。另外,按照基金契约的规定,(1)该基金的股票投资占基金投资组合的比例不超过80%,其中投资于中小盘股的比例不低于本基金股票投资总额的80%;(2)该基金投资于国家债券的比例,不得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20%。这是一条很多基金的契约中所没有的规定,只有像金鹰中小盘这样为数不多的部分老基金才有。鉴于这条规定的客观存在,以及这只基金的业绩情况,如果进行仓位加权来考察这只基金的绩效,应该是获利能力很高的一只基金。
附图三:金鹰中小盘基金自2006年以来股票、债券仓位配置情况一览
附图三展示的是金鹰中小盘基金近四年多来的投资运作情况,该基金一直在严格地遵守着基金契约进行投资运作。关于其大类资产配置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股票投资。多年来,不论总规模如何变化,该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在绝大多数时候一直能够保持在60%这个水平上,并且其前期主要是围绕着70%这个标准做稳健的配置,仓位超过70%的时候不多。
2009年第一季度,该基金股票投资仓位在近四年多时间里有过唯一的一次降低到了60%以下,这可能与那时基金经理的即将变动有关。在这之后,该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主要是在70%以上,尤其是近两个季度都保持在75%左右,这是该基金此次变换基金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况,也是在该基金近四年多来从没有过的情况。这种情况真实地反映出了新任基金经理杨绍基先生积极进取的心态,以及可能萦绕在他心头的一种压力,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二)债券投资。相对应的,就是该基金债券投资比例从以往的一直维持在20%至30%之间,降低到了近两个季度的不超过21%,这是严格遵守基金契约的底限配置。
四、行业配置策略:全新特色逐渐显现
在附图四中的红色信息点前后,金鹰中小盘基金先后由两位不同的基金经理操作,因此具体投资风格的变化在行业配置方面表现的较为显著,附图四中三根曲线的走势形态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首先,在行业覆盖率方面,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制造业以二级行业为统计依据)以往该基金所关注的行业不足市场已有行业的半数,近半年来则已经稳定地超过半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许与股票市场自去年以来创业板股票的大量发行、中小市值股票的行情此起彼伏、交易型机会多等因素有关,机会多了,当然要都多买一些股票、多涉足一些行业。另外,该基金的规模在逐渐扩大,也可能是促使该基金在行业配置方面有所扩张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前五大行业的变动频度来看,在去年九月杨绍基先生正式接手管理这只基金的前后,从不熟悉到熟悉,并鉴于基础市场行情中的某些情况,该基金的行业变动频度一度较低,之后便恢复到了与以往相同的程度。在动荡时期,该基金曾经一直是在坚守着机械设备仪表、医药生物 制品、综合类、纺织服装皮毛等行业。
第三,前三大行业集中度。如果说前两项变化只是小变和微变的话,到了前三大行业的集中度方面可是有了大变化,附图四中的曲线显示,金鹰中小盘基金前三大行业的集中度已经在过去的半年里上升到了它近三年多来的最高点。这是杨绍基先生与前任基金经理龙苏云先生在管理风格上面最大的不同之处。条条大路通罗马,笔直一贯认为,只要能够做好基金的业绩,只要不违法违规,什么样的风格,是基金经理自己的事情,这是基于每个人学识、经历、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事情。就金鹰中小盘基金目前表现出来的这个典型特征来看,其集中度几乎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倍。
附图四:金鹰中小盘基金自2006年以来的行业配置情况一览
附注:(1)数据来源:金鹰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开信息披露。(2)数据截止日期:2010年4月30日。(3)制图:王群航。(4)图中的红色信息点,表示在该时点附近,该基金曾经有过重要的人事变动。
五、个股投资:三线全降
在龙苏云先生管理金鹰中小盘时期,笔直曾经重点关注过这只基金,并对其在个股方面的组合特征总结了四个字:“三线全高”。现在,杨绍基先生接手管理这只基金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投资风格则是附图五中所显示出来的“三线全降”。一字之差,内容全变。
在重仓股变动频度方面,该基金不再有一个季度全部更换的情况出现,每个季度总会有二、三只股票被跨季持有,即高换手的风格依旧,但换手率略有降低。在重仓股集中度方面,该基金现在已经降低到了60%以下,这是该基金这四年多来的最低集中度表现。降低了集中度,就是为了多投资一些股票,这也是与该基金的规模逐渐增大有关,毕竟该基金现在所管理的基金资产总值已经超过了11亿元。
集中度降了下来,观察该基金投资比例高于5%的重仓股数量,则更是有了显著的降低,以往,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经常会有过半数的股票投资比例高于5%,并在极端的时候有过多次全部高于5%的情况。最近半年多来,该基金仅有二、三只股票的投资比例超过5%,更多的股票被低配置,这种情况的出现,第一是在与行业的常规情况接轨,第二是因为该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大,比例的降低,并不等于投资金额的减少。
从这只基金的2009年度报告中,我们还发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情况。这只基金年度“累计买入金额超出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或者前20的股票”数量达到了216只,“累计卖出金额超出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或者前20的股票”数量达到了215只。出现如此高的交易数量,客观原因该基金资产规模的巨大变化:2008年末,该基金的资产总值仅为1.79亿元;2009年末,该基金已经激增到了11.18亿元。这个增速,在业内领先。由于前期的参照值小,故买卖金额超过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的股票数量就显得相对很多。
不过,从主观因素来看,在“216只”和“215只”两个数字,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该基金的投资风格,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该基金勤奋投资运作、努力捕捉市场机会、积极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真实反映。在此数字背后所显现的,是该公司投研人员所付出的巨大劳动,以及与付出成正比的收获。
附图五:金鹰中小盘基金自2006年以来重仓股投资情况一览
六:投资未来:信心十足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的统计,截至2008年末,金鹰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有3只基金,资产总值为18.87亿元,市场占比为0.1%,基金总份额为32.43亿份,市场占比为0.13%,在全部6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7位。
截至2009年末,金鹰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有4只基金,资产总值为46.35亿元,市场占比为0.17%,在市场中的排名为第54位;基金总份额为46.35亿份,市场占比为0.19%,在全部6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5位。金鹰在缓慢地进步着,推动这一重要进步的基金之一,就是金鹰中小盘。
前文已述,在过去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该公司中高级管理层经历了一次大换班,从董事长、到总经理、投资总监、金鹰中小盘的基金经理,都在这么的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变化。目前来看,该公司正在较为平稳地走过这个过度期,初步给现在与未来的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收益预期。
金鹰基金管理公司目前的最大特点依然是:“小”,但“小”并不一定就等于不好,任何一家大公司都是由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特色,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发展战略,像金鹰这样的基金管理公司便可以在自身规模与人力资源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做好在权益类产品方面的研究与投资,目前,该公司的投研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了20。就当前国内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来看,对于权益类资产的管理是大家的核心,而金鹰的策略,就是重点发展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充分体现,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自2008年12月起,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明确指出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提出如便利中小企业融资、适时推出创业板、稳步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提供税收优惠、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并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等等,这一切对于中小企业摆脱此次全球金融风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新步入快速成长通道,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较好地凸显出了中小企业良好的投资价值。
截至4月30日,今年以来新发行的40只新基金里,有11只是以中小市值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而在上述新基金里,还另有20只新基金的投资策略很灵活,投资范围可以覆盖全市场,即包含的中小市值股票。由此来看,中小盘股仍将是未来的投资重点。不少优秀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高的成长性,长期投资价值值得关注,特别是那些能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细分市场龙头公司、抵御外需下降的内需驱动型公司。
金鹰基金管理公司也对于中小盘基金的未来投资前景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在该基金的2009年度报告中,该基金有这样的期待:“展望2010年的证券市场,我们认为机会与风险并存。国家经济继续复苏的趋势不会改变,国家扶持新兴行业的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趋势也将维持。与此同期,危机期间的政策在后危机期间回归正常化,以及政府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这将增加A股市场波动的风险。在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的政策下,我们认为2010年盈利增长对A股市场的贡献将大于流动性的贡献,全年机会更多来自结构性,而非整体性。受益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结构升级的个股和行业将成为阶段性市场行情投资的热点,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公司有望为市场创造持续性投资机会。个股投资与主题投资将在2010年扮演重要的角色,本基金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地发掘和参与各类投资机会。与此同时,本基金也时刻警惕可能的政策结构性退出与通货通胀所带来的短期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