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雪峰

汽车评论

从比亚迪F0降价看合资车的“暴利”


比亚迪的F0连续两个月击败奇瑞QQ,荣登微车销量榜首。城头变幻大王旗对买家是好消息,因为不管谁想抢占那个敏感部位,必须要使出让买家芳心暗许的手段,或者是车子优秀到让人欲罢不能,更多的是让利让到你心动。

 

F0登顶成功,最厉害的一招还是比亚迪的看家本事——价格战。近来,这招使得过于凶悍,不仅让买家心动,恐怕还会让商家心痛。比如标价3.69万的1.0实用版,居然有商家报出直降万元的价格,即使此优惠中含有“保险一条龙”等附加条件,也足以让观者震撼。印度有个号称世界最便宜的小车——tata的nano,现在不是...

Read more

日产玛驰(March),可别成第二个雅力士


东风日产的玛驰(March)的样车近期陆续到了4S店,接受买家们的观赏和预定。据说此车将于8月底正式上市开卖,月度销售目标在6000台左右。

 

玛驰这种合资小型车在中国车市上的地位非常微妙,露脸儿会露个大的,跌跤也会跌个惨的,前者如跟玛驰同门的骊威,后者如同属日系的丰田雅力士;还有跌个跟头又爬起来的,还有跑着跑着就摔个跟头的,前者如大众的POLO,后者如本田的飞度。

 

合资小车站着还是趴下,关键看定价。合资小车卖得不好,厂家都最爱用的说辞是,中国人买车时不注重品质,对价格却过分敏感,致使“精品小车”很难混下去。这种说话的调调儿完全是...

Read more

比亚迪F3DM:亲民的好传统不能丢


比亚迪的F3DM终于正式进入了销售终端,并曝出了加价5万的奇闻。之所以说是个奇闻,是因为这完全是一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消息。

 

由于定价高得离谱,所谓的新能源车在中国基本上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享誉世界,累积销量到了170多万,但在中国,去年一年只卖了几百台,也就相当于畅销车型一天的销量。通用的混动版君威,售价只比普通版贵两万,算是比较“亲民”,但从其上市直到退市,销量不过百台。

 

比亚迪的F3DM从2008年底宣布正式开买,一年多的时间里,只对集团用户出售。不卖给个人用户,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定价太高,14.98万一台的价格差不多相当于...

Read more

新赛欧们要抄自主品牌后路


新赛欧5.68万起的定价直踢自主品牌要害,失去了价格这个最后的屏障,自主品牌几乎无险可守了。

 

合资大佬们向来是不屑于染指低端车型的,要是搞搞小型车,也是所谓“精品小车”。官价7万以下的合资车,除了通用从大宇拿过来的老微车spark,就是专造小车的二线品牌铃木旗下的国版雨燕了。就连一向以低价著称的韩系车,都不愿意屈尊自降身价,起亚的锐欧象征性地报了个近似6.98万的价格,还是对7万恋恋不舍。

 

为什么会这样?一者是面子问题,合资大佬们自视甚高,不愿意让低端车影响自己的“高端形象”;二者是利润问题,合资大佬们习惯了中、高级车的暴利,廉价小车本小利微,暴利已经让大...

Read more

标致408:退一步能不能换来海阔天空?


即将到来的标致408会带来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汽车的级别究竟该如何划分?

 

东风标致给408的定义是“高端中级车”(或曰A+),设定的竞争对手大概是大众速腾、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日产轩逸几个。这些假定的对手最大的共同点是价位比较接近,而从传统地以轴距划分汽车级别的方法来看,它们其实差异比较大。速腾的轴距只有2578毫米,卡罗拉的是2600毫米,思域和轩逸却达到了2700毫米。

 

以轴距而言,速腾和轩逸相差了100毫米以上,只能勉强算是一个级别。如果再看看408的轴距,会让人相当意外,因为它的轴距居然达到了2710毫米。2710毫米是个什么概念?大众的标准B级车...

Read more

电动车:你敢卖,谁敢买呀!


现在大概被自主品牌视为“弯道超车”的抢跑期,奇瑞宣布数款混动和电动车将于今年上市,比亚迪宣布纯电动车E6已接近量产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就可投入国内市场,下半年进入美国市场。

 

下面的数字更加骇人听闻:按长安、上汽等公司规划,至201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100万辆。

 

国家电网公司也拍马赶到,计划今年12月之前在全国27个城市铺开建设电动车充电站,此举大概是深感电动车的未来不是梦,从现在就要开始认真地过每一分钟。

 

现在所谓新能源车,主要就是混合动力车动和电动车,看来,各厂商是作好准备,要迎接混动、电动车的井喷时代。问题是,你是准备好了,买家...

Read more

本田Crosstour、宝马5系GT:跨界还是眼戒?


吾国官话有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此官箴尤为公检法司所喜,上墙率可与“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媲美。当然,这种内外兼修的法门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各行各业而皆准,如放之诸官诸吏,可以防其“里外不是人”。

 

汽车业当然也不例外,如能按此诀修炼,只前半句即可防因为漏油、刹车、上坡之类的低级错误而深陷“某某门”;即使不慎失足,亦可祭出下半句,及时搞搞危机公关,封口灭迹,一样不失体面。

 

说实话,现在的汽车业也挺不容易,就“内强素质”一项,基于石油燃料的发动机、变速器技术历经百年,很难再搞出新意思;而“新动力”前途未卜,谁也不敢把本儿全押在上面。所以,现阶段的“内强素质”...

Read more

标致408:有些事儿不好说得太细?


东风标致全球首发的国版408身世至今仍是个谜:它出身于PSA的2号平台还是3号平台?它的产地是神龙的第一工厂还是第二工厂?它是雪铁龙C5还是标致307的同胞兄弟?这些问题在它发布之日并没有得到清晰的回答,好事者将孜孜不倦地追寻答案。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也许在东风标致看来,英雄莫问出处,但国人在汽车心理上,属于典型的“敏感型”气质。这怪不得我们,所有的弱势群体都会有种心理,这好比收了房的大丫头,总怕不被下人当太太看。虽然吾国已为“汽车消费第一大国”,但这只有一个简单的销量数字支撑,买家的汽车知识远不能跟西方成熟的汽车社会相比。不懂的东西就会害怕上当,尤其...

Read more

环境税:想扶正,先把二奶的事说清


当年中科院蒋院士提议开征呼吸税,于是有人顺便就提议征收屁税。因为放屁和呼吸一样有温室气体的排放。人放屁交税尚可以缓,但汽车放屁交税已经纳入有关部门的日程了。

 

为汽车尾气交税,这很合理,就跟放屁要交税一样合理。你污染了环境,总要付出点代价吧。

 

问题是,我们已经付出了代价,只是不明白,这代价究竟多少算合适。

 

在吾国,工薪阶层养车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收入不多,但车不算便宜,之所以不便宜,据说是因为向车厂征税较重,其中就有一个按排量征收的消费税。这消费税是什么意思,没有研究过,不过,要是按排量征收,大概也有节能减排的意思在里头吧。车子到手后,马上又有...

Read more

取消“O牌”应该全国一刀切


又到全国“两会”时,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又有代表、委员提出取消“O牌”的议案。笔者关注到的最早关于此的动议,是在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时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题为《取消“O”字头汽车牌照》的建议,引发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一片喝彩之声。整整5年过去了,至今有3、4个省市停止使用“O牌”,而绝大多数省市的相关部门或在观望,或死守“O牌”毫无放手的意思。

 

在地方的“两会”上,有关整顿或取消“O牌”的动议也不绝于耳,其实社会已经达成共识,一是“O牌”已经成为特权牌照,不仅乱了交通,还严重损害执法部门的形象;二是“O牌”根本就是为了追逐特权而生,对实际的执法工作并没有什么帮助,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