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为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内涵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实现机制转型的系统工程。我们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政策主张,可以概括为“八双、五并重”:“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鼓励创业)、“双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产业优化)、“双减”(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和大幅减少行政审批)、“双扩”(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融合,以及适度扩大投资规模)、“双转”(人口政策逐步转向适当鼓励生育,促进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与公共服务领域...
作者文章归档:贾康

1954年出生,经济学博士,著名财经专家。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税务学会、中国金融学会和中国国债协会常务理事,《财政研究》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等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多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2002年6月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和2003年6月27日,2004年5月18日,2005年7月12日受温家宝总理之邀,2006年7月11日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为何今天中国要搞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可算是2015中国经济年度热词。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很多人可能对“供给侧”了解并不多,为什么今天的中国经济要强调“供给侧”改革呢?
主流经济学存在一个共同失误
“供给侧”在经济学领域虽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但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我在2013年和同道者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
优化收入分配走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系统化地表述了发展新理念,对走向“全面小康”决胜阶段的“十三五”规划时期全局工作给予指导。在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同时,还强调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为贯彻这一重要的指导性发展理念及其思路,在“问题导向”...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是解放生产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的时间将处在一个突出位置上,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供给侧改革必须把核心内涵放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的命题上。我们需更注重以中长期的高质量制度供给统领全局的创新模式,在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中,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中西医结合”,以制度供给为核心
2011年以后,我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状态而进入潜在增长率“下台阶”的新阶段,“新常态”其&ld...
房地产税实施困难重重
中国现阶段仍然是一个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它里面隐含的问题过去很少有人议论,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阶层社会成员,听说馒头里有税、过中秋节买的月饼里也有税,会跳着脚骂人。
房地产税实施困难重重
中国的房产税这个概念所涉及的制度变革,其实已聚焦在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里所说的“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上面:住房保有税出现了从无到有的改革趋向。
比如前几年重庆、上海两地被称为房产税的改革试点,就是在一部分消费住房的保有环节也要有税负了。这个事情启动的时候,在文件里称为物业税,曾经有过六个城市(后来扩大到十个城市)的物业税模拟评税空转试点。
到了房产税...
政府有限资金要发挥乘数效应
记者:你一直是新供给的倡导者,早在2011年就发表了题为《宏观调控应注重理性“供给管理”》等文章,提出基于总量调控的需求管理不足以包打天下,供给管理应进入长期视野。那么,什么是需求管理,什么是供给管理?
贾康: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是同时存在的一对关系。总体而言,需求管理是总量管理,侧重于在反周期概念下,各个年度短期视野内调节经济生活中银根的松和紧、施行总量的刺激或收缩。供给管理更多地着眼于中长期和全局的发展后劲,考虑不同角度的结构优化,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协调匹配等。显然,供给管理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需求管理。
原本以需求管理为侧重点的理论和与之匹配...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多重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严重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这是我们在改革深化中所必须解决的实质性问题,而市场准入制度作为一项制度供给正是其中的破冰口之一。此项制度建设将有望大幅降低投资、创业的门槛,从供给侧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潜力与活力,其最直接的表现在于,负面清单管理必结合“准入前国民待遇”,将市场准入管理模式从以往的前置审批转向事中和事后管理。这就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思维和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放开搞活”,解放生产力。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代表了与国际最高标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接轨的市场管理制度建设要求,也代表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
“新供给”新在哪里
随着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台阶、经济下行中资源环境制约和收入分配等人际关系制约已把可接受运行状态的“区间”收窄,再复制式推出“四万亿2.0版”的空间,已十分狭窄,较高水平的理性“供给管理”的有效运用,势在必行
理论一定是要服务现实的,但理论自有其超越片断现实、局部现实的规律认知追求,和高于一般经验、直觉的指导性品质,这才构成了理论服务现实的价值之所在。经济学研究者显然应力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无穷尽的发展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中国经济在经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已走到了一个自身&ldqu...
问道供给侧改革
■我们需更注重以中长期的高质量制度供给统领全局的创新模式,取代短期需求调控为主的凯恩斯主义模式,在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中,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我们的主要政策建议是:1.立即调整人口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人力资本战略;2.积极审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制度;3.全面实施金融改革,积极解除“金融抑制”,有效支持实体经济;4.切实改革,为企业经营创业活动“松绑”、“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房产税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实际上,房地产税改革已经有初步的时间表。例如,改革方案何时进入一审,这是整个立法规划完成的第一环节,而一审后会把方案公之于众,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由于房地产税的复杂性,会造成其立法过程中产生激烈的观点碰撞,并且面临很多难题。
房产税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中国房产税的概念聚焦在现在中央文件里所说的就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实施推进改革。最早在中国的住房保有环节没有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从无到有的趋向,例如2011年重庆、上海两地最早成为房产税的改革试点。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房产税改革就启动了,只是当时在文件里称为“物业税”,考虑到立法过程比较漫长,允许先行先试,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