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贾康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 曾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54年出生,经济学博士,著名财经专家。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税务学会、中国金融学会和中国国债协会常务理事,《财政研究》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等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多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2002年6月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和2003年6月27日,2004年5月18日,2005年7月12日受温家宝总理之邀,2006年7月11日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当前经济形势及对策


  我抓紧时间就“中国经济走势简要认识”谈一下自己作为研究者的看法。

  要考虑中国发展的大势,首先要勾画一下十八大之后大的背景。在最高决策层人事安排基本到位之后,十八大后面的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形成了一系列决策层对全局的指导方针。三中全会解决了全面改革部署的“顶层规划”60条文件的通过和执行的问题。四中全会把三中全会以经济改革为重点切入的全面改革,实际上推进到了司法改革、行政架构改革和宣传上,并不直接表明但实际上不可回避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样的全局性的覆盖面和基本框架上。五中全会又系统化的提出了发展的新理念,就是以作为第一动力的创新发展引...

Read more

经济问题不要用政治手段处理


  国像一个“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我觉得特征上面是非常明显的: 2012年经济下行带来压力,在企业层面非常困难,而首先凸显的矛盾反映,是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

  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是东北一个著名的省会城市,地方政府看着财政收入迅速滑坡,想出一招什么呢? 动员干部力量上街,一个一个店铺逐一去“打击假冒伪劣”,找人家毛病,意图通过罚款增加点非税收入,没想到这个动作迅速激化了一个集体罢市,有关部门不得以马上采取一个反向操作,“大字报”式地到处张贴“紧急通知”:...

Read more

"经济问题政治化"与"两轮自行车"之困


  中国像一辆“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我觉得特征上面是非常明显的: 2012年经济下行带来压力,在企业层面非常困难,而首先凸显的矛盾反映,是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 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是东北一个著名的省会城市,地方政府看着财政收入迅速滑坡,想出一招什么呢?

  动员干部力量上街,一个一个店铺逐一去“打击假冒伪劣”,找人家毛病,意图通过罚款增加点非税收入,没想到这个动作迅速激化了一个集体罢市,有关部门不得以马上采取一个反向操作,“大字报”式地到处张贴“紧急通知”...

Read more

营改增可降低消费者税负压力


  从长期来看,营改增会在市场竞争中对所有产品、服务的价格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还会以专业化细分来提高供给侧的性价比,这将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对提振消费尤其对释放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潜力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营改增试点改革推进到全面覆盖阶段,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一并纳入。为保障营改增改革顺利推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 号),之后国家税务总局又配套出台了《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等若干关于行业管理、纳税申报、发票使用等方面的公告。

...

Read more

营改增的全方位效能


 

  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理论反思、结合实际国情并借鉴国际经验所作出的系统性工程式的创新,视界是全局的、长远的,其本质是以改革为龙头,以结构优化为重点,以制度创新拉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整个体系的创新,第一位是制度供给。而从前面的分析中,自然可看出营改增的结构性减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之间内在的逻辑呼应关系。首先,营改增自身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制度供给之要义,而且新制度安排必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减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尤其是在当前  营改增改革结合了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对中国经济社...

Read more

我对房地产税五个正面效应的看法


  近几年,我一直在研究税制改革多重目标、多重效应问题。关于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税,有以下五个关键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保障轨、市场轨双轨统筹

  第一,在中国方方面面都关心的房地产,及房地产相关的有效供给和整个市场体系建设运行问题之下,房地产市场如何健康发展?按我的说法,首先要把“保障轨”和“市场轨”通盘考虑,放在一起,作双轨统筹。在实际生活中,现在可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个框架。不是简单讲市场,是要把托底的供给和市场怎样更好提供商品房、产权房等相关事情放在一个体系之内,形成统筹。这几年,决策层反复强调保障房。从棚户区改造开始推进建...

Read more

“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


2015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首次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年,你一直在研究、倡导新供给,我们很想知道,你个人如何看待此事?

贾康:应该说,这次会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的概念,不仅对于作为研究者的我个人,而且对于我国的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来说,都具有特殊意义。

客观上,这当然也是对于新供给研究群体多年来研究努力的一次充分肯定,和今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要指导,新供给群体理应更加努力地做好智库研究工作。

2011年初,你和其他六位学者发起成立了“新供给经济学研究小组”,开始...

Read more

供给侧改革的三个问题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对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宏观调控“需求管理”为主实践经验的反思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努力,已引出了对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和“供给管理”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当前阶段,迫切需要建构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机制。传统的需求管理“三驾马车”框架下,显然其所强调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三大方面的分别认知,只有联通至消费供给、投资供给和出口供给,才有可能对应...

Read more

金融改革任务走到半途


“大国大时代”年度经济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以下为演讲实录:

贾康: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在座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我们的大国大时代,我借这个机会把自己作为研究者对于我们今天会议主题供给侧的改革这方面一些看法和大家来交流。

在迎接党的五中全会和中央的年度经济工作会议这个背景之下,我所在的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形成一个,当时称为内部,现在过了保密期的研究报告,主题实际上是领导层面的命题作文,就是怎么样考虑改善供给侧的环境和机制,激发我们微观经济的主体的活力,我们理解在阶段的转换的情况下,怎么样创立发展我们新动力(310328,基金吧)的问题。...

Read more

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


基于十八大后全面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并结合协调、绿色、开放发展而归宿于共享发展的系统化的现代发展理念,随后,决策层十分清晰地表述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中国的“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笔者所在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提出了从供给侧发力应对现实挑战、破解瓶颈制约的一整套认识和建议,力求形成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反思,并对为实现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到习近平表述的&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