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正确把握消费行为变化趋势
姚家祥
现代社会,消费者权利行使日益主动,消费心理引导消费行为日趋成熟,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显著。 把握当代消费者消费行为变化趋势,预测潜在的消费需求,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是企业在当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当代消费者消费行为主要呈显以下变化趋势:
1、消费者权利行使日益主动。
随着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法规颁布和各地消费者协会的成立,消费者权利得到有效保护,消费者主人意识也日益觉醒,开始主动行使消费者权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不仅要求享受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还要求对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享有监督的权利。
所以,企业必须把保护消费者权利作为经营管理策略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真正实现消费者与企业在交易中的对等性、确立消费者与企业在实质上的自由平等性。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行为日趋成熟。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而消费者却变得越来越挑剔。企业这就不仅必须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一切从消费者出发,真正认清消费者的需求,激起和满足顾客的欲望,把消费者作为整个市场活动的起点和中心。
3、消费行为与媒体、网络的联系日渐紧密。
多样化的信息渠道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的机会。消费行为与媒体、网络的联系日渐紧密,一方面使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使企业潜在的竞争对手增加,不仅有直接的竞争对手的增加,而且还有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企业各种产品进行比较的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增加了接触消费者的机会,这又是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良好条件。
4、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显著。
消费者比以往更注重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是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消费,还是精神需求方面的消费,都表现出变化大、速度快。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正在也必将成为消费的主流。
与此相对应,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却相对缩短,流行趋势大大加快,过去一件产品流行十几年的现象已经不见。这对企业来说,为了长久生存,首先必须认清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开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还必须每年采用新技术,开发产品新功能,促使消费品加速更新换代,以配合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求新、求变的需求。
5、绿色消费、精神感受更为强烈。
所谓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消费行为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消费渐趋理性化,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绿色消费”曾经在食品生产领域风靡一时,而今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消费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提法。另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在强调产品实用性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感性消费,强调消费过程中的精神感受,包括审美情趣和某些特定的情感需要,如表达友情、亲情,寄托希望、向往,追求自然、回归,展示情趣格调。今后,这一消费行为会表现得更加强烈。
企业应顺应绿色消费的时代潮流,用新的资源观、物质观、价值观来武装头脑,去实现绿色消费模式;用绿色管理理念及其方法,全力开发绿色产品,拓宽市场的范围和层次,使传统产品和业务向纵深方向延伸和发展。 另外,还要兼顾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与情感需求,满足特定的精神需要,使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充分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化特点,满足消费者特殊情感的表达。
6、高品质的服务消费更趋高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的服务或高质量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说上个世纪末人们购买的是产品的品牌和高质量,那么本世纪的消费者则更看重的是高品质的服务。他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胜过对产品的品牌和高质量的追求。今后,消费者要求的是快速、卫生、便利、安全以及精致化、人性化的高品质服务,这是消费行为变化的一大趋势。
企业的单独产品价值、产品质量和制式化的服务已经难以满足越来越先进的消费者,还必须考虑消费者的使用价值和心理价值,也就是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企业必须强化窗口服务和客户关系服务,努力提供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树立消费者心目中的高水平的服务形象;努力提高产品和业务的附加值,让消费者有“物超所值”的心理感受,满足消费者新时期的消费需求。
【作者简介】姚家祥(1957.10.~)男,中共石首市委党校纪委书记,副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编著书7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年发表的主要作品有《从制度上减轻农民负担》(2002.8.29.《湖北日报》)、《农民就业形势与空间分析》(2003.01.28.《发展导报》)、《论扩张消费》(2003年第4期《生产力研究》)、《有关当前消费中三个经济关系问题的求解》(2004年第1期《国际学术论坛》)、《论按劳分配理论的嬗变与传承》(2004年第6期《国际学术论坛》)等。
邮政编码:434400 电话:13507255638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参考文献】:
铃木深雪 [日]\《消费生活论——消费者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05.\
潘治\消费者放心做“上帝”\经济参考报 \2003.03.13. \
王珩愿\绿色消费成时尚 \人民日报\2004.01.15.\
卢泰宏\中国独生代的消费革命 \经济日报\2004.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