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成功地实施多元化战略,标志着一个企业管理上的成熟度,复杂的多元化战略不是靠“四拍”(定项目时拍脑袋,拉投资时拍胸脯,遭反对时拍桌子,出问题时拍屁股)就能简单解决的。实施多元化战略需要分析以下6大因素。
主业产品市场需求的成长率。
任何产品,都有一个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这就是管理学中众所周知的寿命周期理论。寿命周期理论可以解释产品,也可以描述某种技术或事业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需求数量的变化,一般呈S型曲线。处在寿命周期后期的产品,成长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要想延长产品的寿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通过改善产品品质、性能、强化市场宣传等手段强化竞争力和扩大需求,这就是产品革新与技术革新问题。产品革新可以使企业超越旧产品的寿命周期获得新的成长力;技术革新,可以使企业超越现有技术的寿命周期实现新的成长。但是很明显,只要这种努力没有超越原有的产品系列和技术范围,就不可能改变该产品市场成熟和停滞的大趋势,因而这些措施对成长的贡献也就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此,根据主业产品市场需求的成长率来判断企业今后的成长空间,再考虑导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所需提前时间,适时决定开拓新事业领域的时机,就成为企业必须直面的经营课题。至于具体的导入点确定,冒险型企业会早些,扎实型企业会晚些。海尔与科龙公司极为不同的多元化战略行为比较具有典型意义。
主业产品市场的集中度。
在产品市场成长率一定的情况下,购并同业企业和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是维持和提高主业成长速度的重要手段,康佳、TCL等电视机厂商所采取的战略即是如此。但是,在产业的生产集中度比较高的状况下,由于竞争对手实力相当,扩张成本会很高,还有可能陷入两败俱伤的过度竞争境地。因此,当某产业形成寡占体制时,企业就倾向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的生产集中度都比较低,故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须谨慎从事,否则有可能造成后院不稳。
主业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
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的成长状态和经营业绩,往往为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动向所左右。如果该产品市场未来需求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准确预测,企业就可能其他的生长点。此时企业选择的新领域,一般是确定性高,风险较小的事业。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说主业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越高,则企业越倾向于多元化,以使企业运作尽可能稳定下来。
企业内未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
以上三个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外部,其实企业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刺激企业走向多元化的要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利用资源。由于经营资源之间的不平衡是必然的,由于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会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力,因而企业内总有一部分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对这种未利用资源的不断认识和再利用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当企业内利用泛度较大的如知识、人才、信誉、品牌等资源积聚丰厚的时候,会有效地刺激企业开拓新的事业领域,且不影响主业的正常发展。
企业规模大小。
企业规模大,是多元化经营的结果之一,也是刺激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规模是表示经营资源蓄积丰富程度的一般性指标,也可以说,企业规模越大,所含未利用资源的量就会越多,可以为其他事业所利用的资源的种类也就越多。
主业扩张能力与扩张目标差。
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往往从市场和竞争环境要求出发为自己设定较高的扩张目标,而不大考虑所掌握资源的多少。当他觉得应有的扩张目标与主业的扩张能力之间有较大差距的时候,就会采取多元化经营这样的重大战略行为。可以说,我国很多企业导入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就是出于这方面的动机。
以上6个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较为科学地策划导入多元化战略的时机、方向和力度,避免过大的主观随意性。具体的定量分析因企业而异,在此不再详细展开。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多元化经营就是馅饼或者陷阱,因为企业的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都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不管是靠运气还是靠努力,多元化战略实施成功的企业自然是吃到“馅饼”,跳过“陷阱”。
影响多元化战略6大因素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