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这次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涉及到许多行业,但业内人士都承认房地产行业在这次调控中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受到的影响也是长远的。“房地产开发商要学会从政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和政府对着想问题。”谈到此次宏观调控,经历过前两次宏观调控的北京澳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平体会颇多。他分析认为,这次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以前几次的调控有着很大区别,它是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调控,以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
此次调控的效果在地产市场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如新开盘的项目并没有出现年初预期的规模,地产市场销售也在提高信贷门槛等预期下出现相对火爆的局面。但对于今后一段时间地产市场趋势如何,业内人士大都持观望态度。“目前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将达到一个什么程度,现在还很难下定论;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和供给都受到影响发生很大变化,在寻求新的平衡过程中将发生哪些情况,也是无法预料的。”北京锋华兴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应红说。
但不管怎么样,一些长远的发展态势正在酝酿之中。
■ 地产业将越来越规范
开发商须苦练内功
提到宏观调控对地产市场的影响,优山美地项目总经理张兆旭第一句话就是:“这将使地产市场发展越来越规范”。这也可以说代表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叶剑平教授分析称,此次宏观调控的思路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扶优汰劣,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房地产市场上更是如此,一些低水平项目将被淘汰已成定局。这一发展趋势似乎勿庸置疑,土地阳光政策和金融门槛的提高一方面将使土地利用越来越规范,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房地产业投资门槛,一批缺乏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大家都会受到影响,但影响力度不一样,对一些小型的、不规范的企业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但对一些大公司来说影响不会很大。” 张兆旭说。
杨建平分析认为,这次宏观调控将压缩过度开发的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中土地资源首当其冲。在资源配置上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保障房地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一直规范运作的实力企业来说,是一个好的机遇。叶剑平强调,目前是企业练好内功的时候,做好内部调整,找准长期发展方向,才能更好迎接下一轮经济的起飞。
■ 新机会不断产生
专业细分成必然
“穷则思变”,目前许多项目也在寻求新的生长空间,直接转手或合作开发。鲁应红认为,这次调控是比较理性的,许多规范都给出了一定时间期限,对于许多项目来说,最好是在政策实施之前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这对有实力的开发商来说,应该算是寻找好项目的一个机会。” 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说。据悉,目前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借这个机会将接手几个项目。
“我们要在宏观调控面前找到机会,分析该做什么。开发商应该理性地、积极地面对每一个机会,认真做项目,奉献给社会好产品。”杨建平说。据他分析,在目前重新洗牌的阶段,地产市场逐渐透明规范,细分、专业化过程中必然存在许多机会,发展商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美林正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杰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将公司专长定位在开发高端住宅产品上。据悉,在成功开发美林香槟小镇后,该公司目前也正在投入较大精力运作一个更大规模的别墅项目。
鲁应红认为,目前这种细分、专业化趋势已经出现,并且将加速发展。他指出,不仅在产品市场上出现细分,在生产链条上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将来开发商、投资商及物业管理等环节将分工明晰,更加专业。近日,金地集团与摩根士丹利、上海盛融联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据悉,金地未来将主要扮演开发商的角色,而摩根士丹利和上海盛融则主要解决资金链问题。
■ 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
要求不断提高
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房地产公司用于开发项目的资金大约有80%来自银行,因此121号文件及最近一系列金融调控政策的出台,使得开发商的资金链条普遍吃紧。据悉,最近许多项目与银行的贷款协议被提前终止,导致项目开发进程受阻。
“将来开发商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组合金融产品运作能力上。”杨建平说,“将来的房地产开发应该是完全的金融运作,而不是项目运作。”美林正大投资集团的总经理李爱民也强调,随着市场的发展,将来具体到项目开发上应该是比较初级的内容,而开发商金融资源整合的能力将是最为关键的要素。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并且认为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地产开发商在金融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空间也会越来越大。(文 / 王洪珍)
宏观调控引发房地产业嬗变 三大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