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富裕了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富裕了

谢作诗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邮编:110034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平均来讲还是从单个的家庭和个人来讲,我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那么,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富裕了呢?我们的生活到底因为什么而富裕了呢?

我们讲这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结果。没错,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今天的富裕生活。这样讲虽然没有错,但可能产生误导。似乎一切都是政府作为的结果。按照这个逻辑,我们要想更加富裕的话,就要更加地依赖政府的作为了。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作为得够多了吧!我爷爷因为把自留地种好了点,大队硬是把庄稼给毁了,用小麦种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大字。那时候连卖个鸡蛋都要管,更不要说自由选择工作之类的了。结果怎么样呢?最糟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一年只能吃上两斤猪肉。一年两斤呀!小时候,我舅曾在镇上的饭馆里给我买过两个肉包子,现在想来还香。今天,我们大概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因为我们可以经常地吃肉了。

今天,我们可以自由地决定在地里种什么,我们可以自由地变换工作,我们甚至可以自由地出入国境。当然,我们也吃得自由多了,穿得自由多了,玩得自由多了……

是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一个伟大而深刻的变化。是的,这一变化主要地来自于政府管制的减少和人们经济自由的增强,而不是相反;这一变化主要地来自于政府少做了很多,而不是多做了很多。

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政府刺激经济,而经济真的回升了,似乎这是政府所为。政府讲旅游经济,而旅游经济真的火了起来,似乎这也是政府所为。我说,你政府不讲刺激经济,经济还是会回升的。你政府不讲旅游经济,旅游经济也会火起来。反过来,你政府天天刺激经济,它也不一定顺着你的思路走。日本不是天天在刺激经济吗?不照样避免不了“失去的十年”?同样地,你政府天天讲消费,消费也没热起来呀。

改革开放前,我们一家人一年只吃两斤猪肉。我们不想消费呀?所以,没有收入,你讲消费是笑话。反过来,有了收入,不用你告诉我,我也会消费。你政府天天讲刺激消费,这不是上策。上策是你政府去做好应该你做的事。你应该去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环境,别的还是少管为好。

不客气地说,我们经济增长的环境并不好,而且还有恶化的趋势。

现在,民间一发现市场机会,利润一出来,各种管理就来了。左管理,右管理,左收费,右收费,管到没有利润为止,收到谁也不想干为止。这是有例可查的。周其仁讲过三个案例,很是发人深省。

第一件发生在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大量内地廉价劳动力流入珠江三角洲,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又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这本是好事,可有人偏偏要扼杀它,因为这其中有巨大的管理好处。以广东为例,一个镇的农民工管理费,可以达到每年400万之多。这在内地输出劳动力省份的劳动部门看来简直是天文数字。于是纷纷觉悟,派人跟到广东,名曰追踪服务,实质追踪收费。结果农民打工必须证卡齐备(就是要同时给输出地和输入地双方缴纳管理费),还要每年注册交费,否则就不合法。最后什么结果呢?997月份,中山市很多鞋厂有定单,居然招不到工人。

第二件发生在中西部地区。这几年高速公路修了不少。高速公路一通,大巴客运很赚钱。一辆豪华大巴的投资,几年就可以收回来。然而公路管理部门很快就明白机会在哪里了。他们说:对不起,这个东西要管理,要“规范”。管来管去,结果怎样呢?就是只准他们自己办,或者他们认可的人办。民间就不可以自由进入了。

第三件发生在广东。从广东打的到顺德,不能直达要去的地方,而是要先在顺德市边一个地点下车,然后换乘顺德的出租车,反过来也是一样。结果怎么样,自然也是可以想象的。

这一切是什么道理?没有道理!总之是各有各的地盘,市场经济变成了地盘经济、收费经济。你收费也不是不可以,但总不应该靠制造不方便,靠制造麻烦来收费吧。

如果说80年代官员们是把计划体制下的管制权出卖给市场,很多事原来不能办,给点钱就办了的话,那么90年代的情况就是:民间不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然后不断被拿走,不断被管死。如此情况,经济增长的环境怎可以说没有恶化?这个问题不解决,经济怎么增长?

我不是一个无条件的绝对的自由主义和不干预主义者,相反,我甚至坚持,在转轨时期政府适当地多做一点是必要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富裕了,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干预减少了,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预期,加入WTO后,我们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道理很简单,因为加入WTO后,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不得不进一步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