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的盒子不能打开——有感俄罗斯连遭恐怖袭击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不得,是尽人皆知的。然而,当那只盛满魔怪的盒子被不幸打开后,到底会带来多大的灾难,人们就难以想象了。
2004年8月最后一周,灾祸接二连三,俄罗斯再次笼罩在悲情之中。8月24日,两架民航客机被凌空炸毁,机上88人全部罹难,同日莫斯科一公共汽车站也发生了恐怖袭击;几天后,莫斯科地铁爆炸,伤亡逾百;地铁爆炸后的第二天,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的别斯兰市爆发震惊全球的绑架事件,1100多人被劫持,最后酿成了包括大量儿童在内的330多人死亡的惨剧。
1991年苏联解体,分离主义加恐怖主义是从打开的潘多拉盒子里冲出的最为凶残的恶魔,十多年来它一直是俄罗斯的心腹大患。
当今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分离主义之忧,但这些国家大多能够把分离主义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使其成为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严重困扰。但在俄罗斯,分离主义和与之相连的恐怖主义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痼疾。分离主义、恐怖主义,如此困扰俄罗斯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
分离主义是当代俄罗斯的“原罪”。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叶利钦,自诩当代俄罗斯之父,但他却是苏联的不肖之子。叶利钦亲手瓦解了苏联,俄罗斯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分离浪潮中诞生。分离主义实际上成了俄罗斯合法性的政治基础,而悲剧正是从这里开始的。俄罗斯诞生的逻辑并没有因俄罗斯联邦的建立而消失,在俄罗斯联邦下一级的政治实体里埋葬苏联的逻辑在继续发酵,车臣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块“酵母”。几乎在俄罗斯独立的同时,车臣也宣布独立。于是,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一场“老师”打“学生”的战争开始了。也正因为这个令人尴尬的原因,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对车臣的战争打打停停,政策游移不定,以至于酿成痼疾。
普京总统看清了车臣是俄罗斯致命伤。他上台伊始就一改叶利钦时期的软弱政策,严厉打击分离主义势力,赢得了车臣战争。车臣战争的胜利是他的重要政绩。然而,树欲静,风不止。普京总统在车臣打赢了战争,车臣分离势力却把战争打到了全俄罗斯。
分离主义严重威胁着俄罗斯的未来。古今中外,对付分裂的手段不外乎剿抚并用、恩威并施。然而,对付今天的车臣危机,这两手几乎都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普京总统打击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毫不手软,在车臣战争大量杀伤了车臣分离势力的有生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车臣和俄罗斯两个民族间深深的仇恨。车臣分离势力越来越多地采取恐怖主义的手段袭击俄罗斯平民的事实,已经清楚地表明,车臣的反叛越来越失去了政治性,越来越不具备民族独立的政治诉求,而日益演化成为民族仇杀。
软的一手,能否奏效呢?俄罗斯和车臣之间已经错过了和解和安抚机会。车臣在付出如此之多的牺牲之后,怎能罢手?!俄罗斯更不能在统一问题上做出哪怕是些许的让步。况且,在车臣分离主义势力的背后,已经隐约可见国际势力的阴影。参与本次事件袭击者中出现了不明国籍的阿拉伯人,他们身穿北约制式迷彩服,武器精良,装备齐全,特别是还随身带有防毒面具,甚至还牵着两条特殊训练的军犬。无法想象,没有国际上某些大国的支持,区区百万人口的小国,可以撑到今天。而这一点对于俄罗斯的反分裂和反恐怖斗争来说,实在是不幸中的不幸。
俄罗斯反恐之路黑暗而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