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见到荷兰“黄眉僧”柯雷的时候,听他说“中国当代诗歌是个小型而坚定的产业”。果是“坚定”,诗歌小活动层出不穷。昨天因为进城顺路,去参加了唐大肚和老西川组织的一个和丹麦诗人对话的活动,本来以为会很无聊,不料却发现来的这个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丹麦老哥们Peter Laugesen极为有趣,算是我在各种为诗歌这个小型产业打肿脸充胖子的外事活动中见到的诗写得最好玩、人也最有型的外国诗人了,既张狂又羞涩,讲话既实在又巧妙。用手机在他讲话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哈,不愧是北欧的,衬衫花纹都是ikea风格。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vspace=2 border=0>
回家后上网补课,据老西川介绍Peter是丹麦当朝最牛逼的腕儿,在总人数只得18的丹麦文学院行走,并且老在一种叫做“国际”的地方露脸,应该能goo到不少他的东西,果不其然,关于此公的网页嘛语都有嘛事儿都是,连我查影片资料最常去的IMDB上面都有他的网页,干过编剧做过记录片。有中年时的酷照一张: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vspace=2 border=0>
无意中搜得了几个汉语网页,再次唏嘘世界真小。我和他的名字居然一同出现在长期混迹于丹麦的诗人京不特做的一个纪念马骅的网页上,老京翻了一首Peter的诗献给马骅。在另一个网页上,Peter在和一群从中国大老远跑到丹麦的诗人联欢,在他朗诵的时候,该网页给了一个中国女诗人做聆听状的照片,此女不是别人,正是俺的超级偶像同学尹川川: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vspace=2 border=0>
妈的,google这玩意用不得,再没边儿的人和事都能给你goo到你跟前儿来。
贴两首Peter Laugesen的诗,都是京不特翻的。
第一首是京不特翻出来献给马骅的:
拜伦
Peter Laugesen
文本的时代和行动的时代,
形式的时代和内容的时代,
而介于它们,介于忧郁
和雀跃,一个面具、一种隐匿。
这是真的而不实的,但不是谎言
因为有着需要。自由是那
唯一真正的激情。反对
任何一种形式的奴役。自己选择的
除外。选择奴役的
自由。没有问题。权力,不。
肢体残缺者和纨绔公子。游戏者。武士。
以及,随着时间的流转(在这种程度上)越来
越多地是作为诗人、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声音。
人们听并且鼓掌。人们恨
他那尖锐的笔,是的,人们是这样说的。
他在荷尔德林和歌德之后到来。
他是尚未有人知道的新人。
也许人们可以说,现代主义
是从他那里才真正地开始。
他遗留下的回忆录,为出版商穆瑞
所拒绝,――不可印发的。太过
恶毒和狂野。在信中他漫无边际地
谈论,总是滔滔不绝
如同漩涡之水,而他的诗篇
是舞蹈。以畸足舞蹈。他
将之踩下,他的山羊脚,踩入
那些诗句节奏,将它们踩斜。
并且总是面具,微笑的,
哭泣的。总是介于那
内在和那外在的,介于家园
和遥远的异己性,介于
加尔文和穆罕默德,总是
面具,如同一面墙壁。在之上
他书写。他以一堵墙将自身分开
并在它的两面写。到家
的信。出去的信。那个贵族。
朋友们的朋友。他和雪莱
一同游泳并且和玛丽的妹妹
生下一个孩子,也和那迅速离弃了他的
妻子生了一个。律师
通知他。他不明白
他好像从不曾见到女儿,
但他的姐姐见到了。她
是他所爱,但他不爱母亲。
父亲在国外死于负债和酗酒。
他不认识他。
畸足的运动员。纨绔公子。
然而时间。什么是时间。瓦尔特?
司格特、托马斯?摩尔、华兹华斯,
济慈、雪莱。《造谣
学校》。谢立丹。伦敦的
咖啡馆生活。剧院中自己的包厢
可看出去,远视如一只
鹰。伟大的创始人。
还有一首是昨天Peter现场读的,老京也在场,读了中文译本。
诗歌和哲学是敌人
Peter Laugesen
诗歌和哲学是敌人。没有诗人能够像维特根斯坦那样
说“我的语言的极限就是我的世界的极限”,
因为没有诗人能够说“我的语言”
而在诗歌之中没有极限。
在前一个“我的”和后一个“我的”之中,
在对这些词的使用之中有着极限。
在任何一切都是纯粹的地方都是如此而已
而如此的地方并不存在。在此就是如此。
令我觉得更加意外的是,我搜到的这老哥们的资料显示,他有两本诗集的名字和俺生下来的两本诗集名字颇为相似,这哥们有一本《河之书》,俺有一本《水边书》;这哥们有一本《风之舌》,俺有一本《风之乳》。看来俺给诗集取的都是国际老混混风格的名字,兆头不错。
昨天现场老西川手里拿的那几首Peter和其他几个北欧诗人的诗歌中译本听起来非常好,似乎都比特朗斯特螺母要强,不知以后再哪里可以搞来睇睇。

回家后上网补课,据老西川介绍Peter是丹麦当朝最牛逼的腕儿,在总人数只得18的丹麦文学院行走,并且老在一种叫做“国际”的地方露脸,应该能goo到不少他的东西,果不其然,关于此公的网页嘛语都有嘛事儿都是,连我查影片资料最常去的IMDB上面都有他的网页,干过编剧做过记录片。有中年时的酷照一张:

无意中搜得了几个汉语网页,再次唏嘘世界真小。我和他的名字居然一同出现在长期混迹于丹麦的诗人京不特做的一个纪念马骅的网页上,老京翻了一首Peter的诗献给马骅。在另一个网页上,Peter在和一群从中国大老远跑到丹麦的诗人联欢,在他朗诵的时候,该网页给了一个中国女诗人做聆听状的照片,此女不是别人,正是俺的超级偶像同学尹川川:

妈的,google这玩意用不得,再没边儿的人和事都能给你goo到你跟前儿来。
贴两首Peter Laugesen的诗,都是京不特翻的。
第一首是京不特翻出来献给马骅的:
拜伦
Peter Laugesen
文本的时代和行动的时代,
形式的时代和内容的时代,
而介于它们,介于忧郁
和雀跃,一个面具、一种隐匿。
这是真的而不实的,但不是谎言
因为有着需要。自由是那
唯一真正的激情。反对
任何一种形式的奴役。自己选择的
除外。选择奴役的
自由。没有问题。权力,不。
肢体残缺者和纨绔公子。游戏者。武士。
以及,随着时间的流转(在这种程度上)越来
越多地是作为诗人、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声音。
人们听并且鼓掌。人们恨
他那尖锐的笔,是的,人们是这样说的。
他在荷尔德林和歌德之后到来。
他是尚未有人知道的新人。
也许人们可以说,现代主义
是从他那里才真正地开始。
他遗留下的回忆录,为出版商穆瑞
所拒绝,――不可印发的。太过
恶毒和狂野。在信中他漫无边际地
谈论,总是滔滔不绝
如同漩涡之水,而他的诗篇
是舞蹈。以畸足舞蹈。他
将之踩下,他的山羊脚,踩入
那些诗句节奏,将它们踩斜。
并且总是面具,微笑的,
哭泣的。总是介于那
内在和那外在的,介于家园
和遥远的异己性,介于
加尔文和穆罕默德,总是
面具,如同一面墙壁。在之上
他书写。他以一堵墙将自身分开
并在它的两面写。到家
的信。出去的信。那个贵族。
朋友们的朋友。他和雪莱
一同游泳并且和玛丽的妹妹
生下一个孩子,也和那迅速离弃了他的
妻子生了一个。律师
通知他。他不明白
他好像从不曾见到女儿,
但他的姐姐见到了。她
是他所爱,但他不爱母亲。
父亲在国外死于负债和酗酒。
他不认识他。
畸足的运动员。纨绔公子。
然而时间。什么是时间。瓦尔特?
司格特、托马斯?摩尔、华兹华斯,
济慈、雪莱。《造谣
学校》。谢立丹。伦敦的
咖啡馆生活。剧院中自己的包厢
可看出去,远视如一只
鹰。伟大的创始人。
还有一首是昨天Peter现场读的,老京也在场,读了中文译本。
诗歌和哲学是敌人
Peter Laugesen
诗歌和哲学是敌人。没有诗人能够像维特根斯坦那样
说“我的语言的极限就是我的世界的极限”,
因为没有诗人能够说“我的语言”
而在诗歌之中没有极限。
在前一个“我的”和后一个“我的”之中,
在对这些词的使用之中有着极限。
在任何一切都是纯粹的地方都是如此而已
而如此的地方并不存在。在此就是如此。
令我觉得更加意外的是,我搜到的这老哥们的资料显示,他有两本诗集的名字和俺生下来的两本诗集名字颇为相似,这哥们有一本《河之书》,俺有一本《水边书》;这哥们有一本《风之舌》,俺有一本《风之乳》。看来俺给诗集取的都是国际老混混风格的名字,兆头不错。
昨天现场老西川手里拿的那几首Peter和其他几个北欧诗人的诗歌中译本听起来非常好,似乎都比特朗斯特螺母要强,不知以后再哪里可以搞来睇睇。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