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承认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公开之前已知情


 
         中国政府承认,它在知晓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一周多以后才将之公诸于众,这可能会加剧公众在政府处理该事件方面的不满情绪。

         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中国高层官员也指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简称:中国石油)某化工厂发生的爆炸事故对松花江的污染负有责任。中国石油是政府所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在美国上市的子公司。

        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对松花江污染事件一直保持缄默。11月13日,中国石油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工厂发生爆炸,此后其泄漏的有害化学物质流入了松花江。

        直到9天以后,从当地政府才传出消息称,该事故实际上已经导致大量苯、硝基苯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流入松花江。人若大剂量摄入苯,可能会患上贫血和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其肝肾也会受损。

         本周二,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松花江下游城市哈尔滨开始切断居民用水供应。此举引发当地居民疯狂抢购瓶装水,并使得部分居民撤离。

        国家环保总局(Chinas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副局长张力军周四强调,中央和吉林省政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关部门封堵了事故污染物排放口,加大了上游水电站的下泻流量,以加快污染物稀释速度。黑龙江省政府在11月18日接到了通报。

        但是,在该事件于周三公开之前,中央政府方面一直没有发表任何言论。

        “信息的发布,我们理解有几种方式,”张力军在被问及为何政府要在几天之后才公开消息时说,“向公众发布是一种方式,向地方政府和沿线受影响的一些企事业通报也是一种方式。 ”

        他表示,爆炸事故导致100多吨有害化学物质流入松花江。这些有害物质正在以每小时一两公里的速度向下游流动,周四到达哈尔滨。

        政府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上的反应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政府透明度方面的质疑。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竭力隐瞒不利消息。近年来它在这方面有所改善,当前防控禽流感疫情的积极举措赢得了一些卫生专家的赞扬。

        在松花江事件中,政府最初传递出的信息十分稀少,不过最近几天政府已开始公开谈论此事,周四进行了网上直播的新闻发布会即是一例。张力军表示,化工厂爆炸事故泄露的有害物质已经流过吉林和哈尔滨之间的松源市。

         张力军说,虽然流经松源的松花江水一度苯含量超标达40倍,但当地政府及时保障了饮用水供应,迄今为止没有迹象表明人们的健康状况受到不利影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一位发言人不愿就此次污染事件发表评论。

        该公司网站上的一篇文章称,公司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周三前往哈尔滨致歉。

        该文说,公司为哈尔滨居民提供了6,000箱纯净水和52台水罐车的日常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