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不会是甜蜜的事业


清白为官,廉洁从政,到底是何种滋味,竟一时难以断定。廉洁奉公的典型们,在台上鲜花拥簇,掌声雷动,几乎是“风光无限好”。以此断定,廉政是“甜蜜的事业”,总觉得底气不足。廉政者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台上,而生活中的际遇,与台上的待遇,不说天壤之别,也是相差甚远。以廉政者在生活中的实际而论,说廉政的滋味是苦的,应该是真情袒露,实话实说,担也有一种冒犯神圣的心虚,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而且正统的人们,也不容许这么说。

然而,事实总归是事实,存在决定意识。观察来,思考去,廉政的滋味是苦的,像是更符合事实的真相。当今从政掌权,要做到清正廉洁,权不涉私,真不那么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才成为先进,受人尊敬和赞美。而先进总是少数,多数则不成为先进。但多数是生活中的主流,是多数人达成的共识,是日常的通则。先进既然是生活中的少数,虽然人心所向,却不成“气候”,因此孤苦是必然的,是先进的本质决定的。

既然是少数,必定不识事务。别人这么评说,自己也会这么认为。道理很简单,时务必然是多数,多数人所言所行才能成为时务。公车私用一下,公费吃喝一下,多数人心照不宣,风气如此,从众而行,但廉政者却困苦于规定的“严禁”。为官者,抽名烟,喝名酒,穿名牌,谁还自己掏腰包?多数人受之无愧,乐在其中,但廉政者却会斤斤计较,难以“糊涂”这必然会因认真而自苦。自苦还不能了,清高不合流,难免还会遭人怨,受人嘲笑。这般际遇,谁还会傻乎乎的自乐呢?笑也必是苦笑,泪往心里流。亲朋好友,遇事求帮忙,难免要受“亲情”的煎熬。假如是同事,是上级交办事,内心能不苦斗一番?今天你不帮人,明天人难帮你,办起公事来也会步履艰难,处处受困。如果茫然,如果犹豫,如果松懈,就会识起时务来,融进大多数。如果不肯失守,必然只能咬紧牙关坚持。读一个廉政者的日记,记着为下属办一件该办的事,下属上门送礼,领导坚拒不受。下属真心告白,礼不收下心里不踏实。不踏实,是因为真拒假拒搞不清。不踏实,是因为真办假办没有数。遇到这种情况,难免满心苦楚。

  不是说当官要“耐得住寂寞”吗?寂寞总会有些孤苦的滋味。如今社会,物欲横流之处,傍款为钱,傍官为权,傍黑为恶,傍女为色,是一种客观存在。傍廉政者无所得,谁还会来傍?所以身边必然冷清,门庭必然冷落。明知寂寞孤苦,还甘心承受,自愿受苦,才是一个为官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廉政者的根本。甘是心甘情愿,富有牺牲精神,为了自己所求的目标,视困苦为理所当然。这个时候,其实对现实的苦,已经有了一种超越。吃的是苦,但获得的是一种内心满足的甜。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心境因信仰而明亮,因献身而平和。不再得失于一己利益,而与人民同甘共苦。这般境界中的廉政者,自然不为“浮云”遮眼,哪怕“高处不胜寒”,也会坚定不移,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