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盘未来中线走势与市场交易特性分析


股市大盘未来中线走势与市场交易特性分析

 

    宋太伟

 

准确把握大盘中线波动趋势及相应的主流热点与机会,是获得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前提前提。我们认为,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启动,国内证券市场已经真正开始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参考《全流通预期下的形势分析与投资策略》,宋太伟)。全新的时代意味着全新的开始,国内股市整体长达4年的下跌趋势行将结束,上证指数于200566日创下的998.22点,肯定是大盘指数4年下跌趋势的最低位,大盘指数长期熊市的底位已经被探明,1000点附近就是上证指数4年下跌趋势的底部,市场整体目前处在筑底形态的初期阶段。以下主要从宏观逻辑的角度分析未来36个月的大盘走势,及在此期间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与投资机会。

下图是上证指数近2年的日线走势及未来6个月左右时间内走势预测图。图中ABB1)是上证指数4年下跌大趋势的大C浪(即第2下跌主浪,跌幅785点),波动分形形态非常完整,其0.618位置在1483(即N点附近)、0.382位置在12981300附近),BB1点的转势形态也极为明显:对大部分弱势个股与弱势指数来讲,B1为底部,对强势个股与蓝筹指数来讲,B为底部,B1为小升浪中的调整位,即B点和B1点构成了中长线5浪下跌转5浪上升的拐点形态。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等从200566日到20051028日走出完整的小上升5浪下跌3浪形态,我们认为这是大盘第一大上升浪的第1子升浪与第2子调整浪,从20051031日开始,大盘已经开始第一大上升浪的第3子主升浪,估计第3子上升浪的目标可能达到1450点附近,运行时间大约36月,有400点左右的升幅,这是关系市场能否真正走出长期下跌趋势的关键阶段。上证指数第一大上升浪的目标,可能触及1620甚至更高点。

 

上证指数1300点附近是大盘第3上升浪的第一个强压力位,该点位是1783点至998点下跌浪(AB)的0.382位,又是1223L1067V下跌幅度的1.618,即又是B1L线的等长。上证指数14501500点是大盘第3上升浪的第二个强压力区间,是市场整体是否走出长期熊市并转牛市的分水岭,上证指数1783下跌至998点的0.618位是14852245点开始的长线下跌趋势至998点的0.382位置是1474,这区间又在2245点与1783点连线的长线下跌趋势压力线附近。市场真正跨越此熊牛分界线,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这正是漫长筑底形态的特征。图中标出了我们对未来6个月左右时间内,大盘第3子主升浪的走势形态,其属逐级扩张形态,市场走出熊市的信心将在此期间得到关键性的恢复。

为什么大盘一定是进入筑底上涨周期而不会继续下跌呢?我在最近的《全流通预期下的形势分析与投资策略》及较早的《国内股市即将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等文章中,从市场自身运行特点与周期、股票与企业价值、所有股东利益趋向一致性、客观与人文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较多论述,在此我想从更直接、更简单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市场原有的最大利空因素全流通问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正式实施已经烟消云散,平均103的对价比例事实上已经令市场重要的平均价格指标——上证指数,达到700800点的“影子”价格水平,市场的风险收益比,与经济领域其它多数投资领域相比,已经非常具有吸引力;随着大股东不断大手笔的购买流通股和原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以及保险资金与社保资金等主流资金的不断入市,不论从交易层面还是从政策层面,市场主流作空力量已经不复存在,人心思涨。此时,市场只要呈现持续资金净流入状态,必转势无疑。事实上在当前市况下,主要存量资金几乎成为长线投资股市性质的资金,同时因没有新股发行,市场存量资金的稳定性最好,目前市场大量流出资金的动力与方向均不存在;相反,新投资资金不断流入是事实,社保资金、保险资金、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新发证券投资基金、大券商、对市场敏感的大型投机资金、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资金、甚至QFII等,都在悄然或积极投入股市。这市场能不转势吗?!只要市场盈利机会不断增多,入市资金将呈倍增趋势。环境的嬗变,政策与资金的持续作多,必将引导市场走出熊市,事实上拐点已经早已出现。

既然未来3-6个月内是市场筑底阶段中最关键的扭转熊市下跌趋势的时期,市场熊市心态必将在此时期受到极大的打击,也就是说,大多数质地优良的公司的股票价格都将出现恢复性上涨,市场整体运行属“拨乱反正”性质。所以,价值严重被低估的股票群体,将是这个时期投资的主流品种,“恢复价值”是本时期股票投资的主线。

制造业是我国在竞争行业中拥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企业最多的领域,也是当前国内证券市场占据市场份额最大同时股票价值被低估最为普遍且严重的领域,许多具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企业,如海尔、春兰、长虹、宝钢等等,股价甚至低于净资产10%40%,价值严重被低估,肯定存在较大的恢复性上涨空间。具有竞争优势且股价严重低估尤其是股价在净资产以下的企业,是收购活动的首选目标,股票当然也应该是新增投资大资金的主要目标。这类企业较多的存在于家电、建材、纺织、制药、化工、机械、冶金、电子、通信、能源电力等领域,其股价恢复性上涨,对市场大盘真正转势与投资信心的恢复,起决定作用。大盘指数第3子升浪的性质,就是在新资金的不断推动下股价恢复性上涨行情,许多优秀企业的股价,从1030元、甚至4060元,下跌到目前的34元甚至更低,即使恢复性上涨30%50%,从市场的容量来看,也无疑是大资金投资回报最高最安全的品种。不过,制造业整体景气度,可能进入持续温和或偏冷状态,整体长线大投资机会不多。

涨势中的领袖或领涨品种,多是具备长线快速增长概念题材的个股,产生于具备大市场的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企业中。就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尤其是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3G、数字电视、网络技术,生物工程等新技术领域,最具产生长线领涨品种的潜力。但市场中的领袖品种属凤毛麟角,概念性极强,只为极少数高度专业与激进的证券投资者所采掘并拥有,对不断入市的新资金来讲,只具鉴赏与提示意义,真正的投资容量与参与度极为有限,市场仅靠这些品种是不可能走出熊市的。普遍价值严重低估的股票,是新增资金的首选,也是大盘真正走出长线熊市的关键所在。

 

 

宋太伟

200511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