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折价玄机 券商成为套利赢家



    国内首只交易所交易基金——华夏基金管理的上证50ETF从2月23日上市交易后的几个交易日里连续走低,尤其是上市首日盘中出现相对大幅震荡,且单日成交高达11.11亿元。

    是什么原因造成ETF上市之后的连续放量下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券商、基金等机构在这几个交易日的套利操作,造成了指标蓝筹股的回落,进而导致指数和以指数为基础的ETF都呈现出走低的态势。

    而国盛证券研究所总经理滕军博士认为:“承销ETF的主办券商很可能是ETF上市以来放量成交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ETF成交量疯狂两日后,25日成交金额已锐降至44659万元。

套利机会

    2月23日,50ETF(510050)开盘0.881元,之后交投火爆,开盘10分钟成交便达到2.2亿元,全天成交11.11亿,而上证50ETF全天的净/市值差额基本保持在1%左右。24日相对首日较为平稳,但仍然呈现出走低的态势。

    上市首日最大震幅就达到1.38%,这对于一只指数型的基金无疑是大幅震荡。中国科技证券延安路营业部ETF投资负责人指出:“虽然上下也就一两分钱,但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震荡的区间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套利机会。”

    “机构的套利操作是造成ETF走低的主要原因。”滕军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基金出现折价交易的时候,机构投资人会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基金单位,然后赎回得到一揽子股票组合,再将股票出售获利。这只ETF的成立正好赶上了市场的底部阶段,这样很容易形成折价,给投资者带来套利机会。”

    按照公告净值计算,上证50ETF自成立(按初期单位净值为1计)以来截至2005年2月23日累计净值增长率实现5%强,对于在去年年底投资上证50ETF的投资者,已经获得了5%的收益。

    中银国际资产管理部的一位人士向记者介绍说,ETF的折价使套利价值减交易成本为正,因此在ETF上市后,不少机构投资者将基金份额抛售套现。

    同时,由于ETF盘中的震荡使得套利空间仍然存在,造成抛售压力依然超过购买需求,ETF二级市场价格也对上证50指数产生折价,吸引套利盘入市,即“不少券商和基金等机构买入ETF,同时赎回股票,再去二级市场卖出,造成指数下跌,所以导致ETF走低。这样的套利交易将加大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沽售压力,从而拖累指数”。

    中银国际该人士还告诉记者:“武钢股份(600005)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据我所知不少机构主要是通过这只股票与ETF进行套利操作,因此23日武钢股份成交明显放大。”

    根据记者了解,上证50ETF募集发售是首次采用了单只股票认购的方式,这种设计在建仓过程中减少了一部分因为指数上涨导致的建仓成本。据了解,上证50ETF成立时已有超过40%的股票认购仓位,而这些股票认购部分并不是完全按照指数结构配置的,因而有可能出现上述人士所说的单只个股成为套利操作的主要股票的情况。

券商受益

    “从设立到上市就形成了5%的收益率,这其实是很成功的,上市首日出现大量抛单也是情理之中,不过11亿多的成交量,其间的主力却是一些承销ETF的券商所为,而它们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根据记者了解,成为ETF承销团的证券公司包括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招商证券、华夏证券、海通证券等将近20家证券公司,其中银河证券、国泰君安是上证50ETF主协调人,申银万国、招商证券、华夏证券、海通证券为副主协调人。

    国泰君安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位中层对记者表示,“买入ETF——赎回股票——二级市场卖出”,这一简单的操作模式使部分券商和基金在ETF的套利操作中受益匪浅,也将成为未来券商等机构循环套利的模式。

    而滕军告诉记者:“之所以券商会更‘钟情’于ETF的套利操作,主要是由于交易成本的优势,券商可以通过自己的交易平台将赎回的股票卖出,因而免去了交易佣金的成本,这在套利空间逐渐缩小到仅有几十个基点的时候尤显重要。”

    不过,随着ETF的二级市场价格将逐步与净值趋于一致,机构在ETF上的套利空间将越来越小。滕军认为:“事实上每一次套利操作的结果都将会缩小市价与净值间的差距,因此,未来对于ETF的操作还将以中长线的投资理念为主。”


   本报记者 张勇 实习记者 蔡志杰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