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堃华教授语录
印堃华: 博士生导师、教授 上海房产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房
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号称上海内参学者,智囊中的智囊"
"2003年的房价说明上海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是真热而不是“虚热”。"
" 涨幅过大的根本原因并非短期套利的“过江龙”炒作所致,而在于“申博成功”、“创建世界级大都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城市规划调控的强化”。前两个因素引发“需求拉动”,后两个因素导致“成本拉动”,这样一拉一拉就使房价跃上了新台阶。 "
"2004年房价的层次将拉得更开,即高端精品的房价将可能出现3万、4万这样的“天价”。我估计,今后几年上海出现6万、8万一平方米的豪宅也是可能的,随着打造世界级大都市的目标确立,海内外尖端客户来上海创业,必然会带来这样的特殊需求,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正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香港可以有36万一平方米的极品公寓,台北可以有上亿元一套的“空中别墅”,上海为什么不可以有类似的尖端产品呢?"
"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又去指责房价太高了,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为我们普通百姓建造的,人家有需求,能够加以满足,说明上海的投资环境很好,而我们也可以从中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税收,增加可供传世的经典之作,又何乐而不为呢? "
"上海乃至中国房市经过多年努力冲破各种禁区和阻力才形成的大好形势,希望各界人士都珍惜,不要听风就是雨,瞎泼冷水,甚至乱踩刹车,伤害民间投资和私人消费的积极性,使房市像股市那样跌入低谷。"
"中国豪宅的物业却很少,因为豪宅既要个性化,又要有人文内涵。"
"动迁日趋规范当然是民心所向,但人们对于房价上涨也应该有心理准备,尤其是中心城区,很可能会出现房价抬升与房源减少。”
"虽然动迁中“敲竹杠”的当事人是极少数,而为了一时的“稳定”而迁就少数人,不但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还很可能群起效仿,恶性循环,造成更大的不稳定。"
"2004年11月份以来包括谢国忠等人在各家媒体所发表的关于上海泡沫论的言论可能对部分购房者造成心理影响,持币观望的现象可能因此出现。"
"楼市与股市不同,股市很“瘟”,被套的主要是有点闲钱的人,房市若倒了,除了使更多的人买不起房,还会大量减少就业岗位,造成现有工业产能大量空放。"
"房地产业不仅关联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调控楼市还是一个动态过程,调控手段和措施只能“与时俱进”,因为总体处于探索阶段———在探索中调控,不但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而且应当允许调控者试错。"
"上海房价上涨有土地成本增加、控制容积率导致分摊成本增加等客观因素。与境外同类城市相比,上海的房价还不能算达到饱和,客观还存在上涨空间。"
"只要是规范的操作,房市、房贷的风险可以说比其他的信贷风险要小得多。他举例说,“去年一次座谈会,我就当面问各个银行,你们说房地产消费信贷坏账多不多?最后大家都说很少很少,基本上在万分之三以下,是优质资产。特别是在上海,由于我们坚持规范操作、四证齐全、坚持要有抵押,因此我们的房地产信贷都是超低风险的。”
“我认为一个担心可以不必要,就是房价拐点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又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和最适合投资、创业、就业和居住的地区。那么,有什么理由房
价会大跌呢?"
"像上海跟国际上其他等级的其他城市相比,地价和房价还是比较低的,还会有发展空间。“
“买了房子既不出租,自己也很少去住,就作为一个资产在那个地方放着,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都很常见。”
“因为房主不缺钱,所以不需要变现,因为房主不想做一个房产经营商,所以不愿出租。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因为房地产本质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保值的,从长期看是不会贬值的。”
“为什么上层总是认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很大呢?这个依据我不清楚。”
"以中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谈“过热”还为时过早。"
"上海房地产市场目前还没有泡沫,并且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楼市在未来2005年—2012年是难得的机遇,不可能出现衰退。 其原因在于长三角房地产市场有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两大支撑点,因此上海楼市就算有‘拐点’也要到2012年。届时也不是说楼市就立刻走向衰退,而是增量减少、存量扩大,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房地产业必将从‘丰利’时代走向‘均利’时代。"
"现阶段我们究竟是要“鼓励投资”还是“限制投资”,只要有房地产市场存在,就有房地产投资,"
"上海楼市的这种拐点在2004年并没有出现,2005年也不会出现,上海房地产市场向上发展的总体态势至少要持续到2020年左右,但2010年世博会后将有可能出现一个小的调整,然后继续向上。"
"合作建房可行性可能比较差"
"上海的楼市不应该打压,上海楼市的繁荣,归根到底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房价一路升高."
"过度打压房价的话,可能会引起资金的外逃,中国的股市先天不足,其他投资渠道也乏善可陈,一旦对房产市场打压过头,出现了大量资金外逃的局面,将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正在迈向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其中心城区的房价高于其他城市是必然的。"
"我们应提倡的不是“居者有其屋”,而是“居者有屋住”.
"正所谓暴利在地产而不在房产,我认为政府是不能轻易放地的".
"房地产行业作为刚刚开始出现繁荣态势的行业."
“泡沫论”一度干扰了高层决策思路,但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这两年中国房地产迎来的是“春天”而不是“冬天”
"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除了自住和投资需求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需求,理财需求。"
印堃华: 博士生导师、教授 上海房产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房
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号称上海内参学者,智囊中的智囊"
"2003年的房价说明上海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是真热而不是“虚热”。"
" 涨幅过大的根本原因并非短期套利的“过江龙”炒作所致,而在于“申博成功”、“创建世界级大都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城市规划调控的强化”。前两个因素引发“需求拉动”,后两个因素导致“成本拉动”,这样一拉一拉就使房价跃上了新台阶。 "
"2004年房价的层次将拉得更开,即高端精品的房价将可能出现3万、4万这样的“天价”。我估计,今后几年上海出现6万、8万一平方米的豪宅也是可能的,随着打造世界级大都市的目标确立,海内外尖端客户来上海创业,必然会带来这样的特殊需求,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正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香港可以有36万一平方米的极品公寓,台北可以有上亿元一套的“空中别墅”,上海为什么不可以有类似的尖端产品呢?"
"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又去指责房价太高了,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为我们普通百姓建造的,人家有需求,能够加以满足,说明上海的投资环境很好,而我们也可以从中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税收,增加可供传世的经典之作,又何乐而不为呢? "
"上海乃至中国房市经过多年努力冲破各种禁区和阻力才形成的大好形势,希望各界人士都珍惜,不要听风就是雨,瞎泼冷水,甚至乱踩刹车,伤害民间投资和私人消费的积极性,使房市像股市那样跌入低谷。"
"中国豪宅的物业却很少,因为豪宅既要个性化,又要有人文内涵。"
"动迁日趋规范当然是民心所向,但人们对于房价上涨也应该有心理准备,尤其是中心城区,很可能会出现房价抬升与房源减少。”
"虽然动迁中“敲竹杠”的当事人是极少数,而为了一时的“稳定”而迁就少数人,不但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还很可能群起效仿,恶性循环,造成更大的不稳定。"
"2004年11月份以来包括谢国忠等人在各家媒体所发表的关于上海泡沫论的言论可能对部分购房者造成心理影响,持币观望的现象可能因此出现。"
"楼市与股市不同,股市很“瘟”,被套的主要是有点闲钱的人,房市若倒了,除了使更多的人买不起房,还会大量减少就业岗位,造成现有工业产能大量空放。"
"房地产业不仅关联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调控楼市还是一个动态过程,调控手段和措施只能“与时俱进”,因为总体处于探索阶段———在探索中调控,不但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而且应当允许调控者试错。"
"上海房价上涨有土地成本增加、控制容积率导致分摊成本增加等客观因素。与境外同类城市相比,上海的房价还不能算达到饱和,客观还存在上涨空间。"
"只要是规范的操作,房市、房贷的风险可以说比其他的信贷风险要小得多。他举例说,“去年一次座谈会,我就当面问各个银行,你们说房地产消费信贷坏账多不多?最后大家都说很少很少,基本上在万分之三以下,是优质资产。特别是在上海,由于我们坚持规范操作、四证齐全、坚持要有抵押,因此我们的房地产信贷都是超低风险的。”
“我认为一个担心可以不必要,就是房价拐点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又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和最适合投资、创业、就业和居住的地区。那么,有什么理由房
价会大跌呢?"
"像上海跟国际上其他等级的其他城市相比,地价和房价还是比较低的,还会有发展空间。“
“买了房子既不出租,自己也很少去住,就作为一个资产在那个地方放着,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都很常见。”
“因为房主不缺钱,所以不需要变现,因为房主不想做一个房产经营商,所以不愿出租。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因为房地产本质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保值的,从长期看是不会贬值的。”
“为什么上层总是认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很大呢?这个依据我不清楚。”
"以中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谈“过热”还为时过早。"
"上海房地产市场目前还没有泡沫,并且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楼市在未来2005年—2012年是难得的机遇,不可能出现衰退。 其原因在于长三角房地产市场有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两大支撑点,因此上海楼市就算有‘拐点’也要到2012年。届时也不是说楼市就立刻走向衰退,而是增量减少、存量扩大,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房地产业必将从‘丰利’时代走向‘均利’时代。"
"现阶段我们究竟是要“鼓励投资”还是“限制投资”,只要有房地产市场存在,就有房地产投资,"
"上海楼市的这种拐点在2004年并没有出现,2005年也不会出现,上海房地产市场向上发展的总体态势至少要持续到2020年左右,但2010年世博会后将有可能出现一个小的调整,然后继续向上。"
"合作建房可行性可能比较差"
"上海的楼市不应该打压,上海楼市的繁荣,归根到底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房价一路升高."
"过度打压房价的话,可能会引起资金的外逃,中国的股市先天不足,其他投资渠道也乏善可陈,一旦对房产市场打压过头,出现了大量资金外逃的局面,将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正在迈向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其中心城区的房价高于其他城市是必然的。"
"我们应提倡的不是“居者有其屋”,而是“居者有屋住”.
"正所谓暴利在地产而不在房产,我认为政府是不能轻易放地的".
"房地产行业作为刚刚开始出现繁荣态势的行业."
“泡沫论”一度干扰了高层决策思路,但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这两年中国房地产迎来的是“春天”而不是“冬天”
"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除了自住和投资需求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需求,理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