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腾飞有利于全球的稳定与繁荣


中国经济腾飞有利于全球的稳定与繁荣

罗善兴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美国等西方经济大国产生了种种担忧,由全球经济竞争引发的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也不断升温。最近,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出价竞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使得有关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影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下子凸显出来。事实上,中国经济腾飞将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政治上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各国的优势互补将成为必然的趋势,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任何国家都是有利的。
   
美国政府许多人士都认为,此次两大石油公司竞购将加速中美双方在追求全球经济和政治领导地位时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然而,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自由竞争不仅对迅速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经贸联系推动全球商业民主化进程有利;而且能够提高美国企业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良好契机,更好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使中国成为一支有助于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需要一个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机制,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无疑对世界各国特别是科技实力强大的美国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当然,不同的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它们不可能在新的全球经济框架下同步发展,各国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只有中国的经济腾飞,才能实现发达国家贸易中的相对优势,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国民产值。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很难在短期内下降,主要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初级产品加工、销售、基础服务业等产业中,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在短期内很难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核心技术保密程度相当高。这种现状很难缩短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与美国的差距;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只要人均实际收入稍有提高,就会极大地拉动全球消费市场,这对发达国家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特别在信息技术、汽车、家电等领域,美国仍然掌握着产品的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和先进的工艺,并每年从中国市场获取巨大的产业利润。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不难发现,美国在19世纪以工业帝国的形象日益崛起的时候,英国应对这一局面所采取的“防卫政策”可以作为一个有益的借鉴。十九世纪40年代,美国和当时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英国在太平洋西北海岸地区的领土争端和在那一地区的毛皮贸易已大有引发战争的危险。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英国决定放弃压制政策而选择了与美国共处。在1900年之前,冲突被普遍视为一种愚蠢的行为;主要原因是,相互的经贸联系是那么紧密,利益共存,而且它们开放的经济体系也很一致。如果美国能够认识到中国的经济腾飞有益于而不是有损于它的经济发展,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安全,也不会抛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相反的情况,德国基本与美国在同一时间赶上了英国,但英国和德国关系却在战争中毁于一旦,这一事件使两国的经济大伤元气,曾一度出现一蹶不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对进口和外国投资的态度比战后还要开放。然而,日本的军国主义政府统治使它成为美国的一个更可怕的对手,并在几代美国人的心中产生了阴影,最终妨碍了日本迅速的工业化进程,并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阻碍自由竞争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使美国在担心日本经济强大对自己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利的同时还极大地损害了本国在电子、汽车、家电等领域的贸易优势。
   
经济发展与战争或和平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双边贸易密切的国家表面上看上由于利益的冲突更有可能发生战争;一般认为,由于关系越密切牵涉到的利益纠纷也就越多。研究发现:政治冲突并不是经济利益直接引起的,主要来自于意思形态的纷争,当人们物质需求得到相对满足的时候,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会表现得更明显,一国的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总是不能顾及整体的安全和未来发展,国家的利益目标很难在人类理性的指导下得到统一,大系统的稳定性危机就会随之而来。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文化底蕴不可能由于经济的崛起而破坏和谐稳定的全球环境;相反,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大统一思想在2500年以前就被中国的先哲们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地解决,各国学者正在利用中国先哲思想寻求新形势下社会的总体平衡,减少或消除经济转型时期造成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争端。贸易带来财富对任何国家本来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但有些国家会将财富用于政治和军事目的,歪曲经济增长的客观规律,把人类的文明满足于畸形的精神需求,用人类的非理性成分损害大系统的共同利益来谋取少量的局部的少数人的享乐欲安逸。中国在推动经济一体化、扩大国际贸易和外国投资等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近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的急剧增长为外资所看好,中国是未来主要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普通消费市场。随着大量的劳动力人口素质的提高,中国将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市场,并为世界科技转化能力和快速推广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国的商业精英阶层日益壮大、高新产业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有利调整都将成为客观规律。这些事实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对各国都有利的事件,任何担心都是开历史的倒车,不但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害。
   
美国人甚至担心,2004年高达1600亿美元的对华贸易逆差将会对美国产生不利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只能从大量的初级劳动力中获取微薄的利润,人均收益还相当低;而美国通过对华贸易从高新技术产品中获得了超额的利润,虽然纺织品等中国优势产业占据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但美国从高端产品中获得的实际利益是十分巨大。 最近,美国的
“中国威胁论”在不断升温,但是国际贸易的自由竞争主要来自各国直接的经济利益,中国开放的公平的能源政策吸引了俄罗斯、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它们都成为中国友好的合作伙伴,在其它领域采取了相同的“互惠互利”的政策,不可能用本国政治观点强加于其它国家;在开放的信息社会中,各国的经济合作都是密切相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优秀的处理人事关系的文化基础。中国一直注重与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共同维护世界新秩序。只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各国的经济利益问题;才能处理好新形势下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有助于遏制国家间的冲突和加强跨文化交流,更好地维护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