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科技奖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我国从2003开始就设立了科技成就奖,为了就是奖励创新和发明,今年又是什么人这么幸运呢?

  叶笃正:中国气象学功勋元老

    简历 叶笃正1916年出生,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成就 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并第一个在世界上提出季节突变的理论,直到今天这一理论还在指导着我国的天气预报,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这是气象动力学的三大经典理论之一,对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

  风采 叶老是一个“老海归”了,早年留学美国的他后来毅然选择回国。

  他曾经和美国好友卡普兰教授有过一段简短的对话——

    “如果你一直在美国工作,会写出更多的文章。”

  “文章数量固然可以说明成绩,但美国能给我建立一个研究所,带领大量同行一起工作,为国家的气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机会吗?不能!”

  叶老治学人如其名——求实笃正,搞研究总要亲自到实地察看察看,“我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了个气象观测站,当时87岁高龄的叶老一定要亲自到那看看。时值盛夏,中午的气温将近60℃。”他的学生说。

  虽是90岁高龄,叶老依然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建立天气预报和应用的信息交换平台、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预言气象学科的飞跃……科学前沿的各种新鲜的思路仍然在这位科学大师脑海中闪现……

    吴孟超:肝胆外科“神州第一刀”

  简历 192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40年回国求学,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

  成就 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成功主刀完成了我国第一例肝脏手术,在世界上最早提出肝癌“二期手术”治疗新方法。他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国的肝癌治疗水平,肝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由六七十年代的16%提高了到近50%。

    吴孟超素有“神州第一刀”的美誉,共为13600多位患者做了肝脏外科手术,成功率高达98.5%.荣誉著作《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风采 “神州第一刀”的手功是割橡胶练出来的,5岁时吴孟超就一边帮父亲割橡胶一边读书。初中毕业时,一把割胶刀玩得飞转,这也许是他最早的操刀训练。

  初中毕业时凑钱聚餐,身为班长的吴孟超建议把钱捐给抗日将领,得到全班拥护。毕业典礼时,学校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朱德、毛泽东的名义发来的感谢电。

  1958年,长海医院收治了本院第一例肝癌患者,吴孟超参加了手术,但患者出血过多死亡了。1963年,医院进行第二例肝癌切除手术,外科主任郑宝琦亲自主刀,手术开始前的最后一刻,郑宝琦突然把主刀位置让给了吴孟超。吴孟超不负众望,手术非常成功,他脱颖而出。

一个国家怎样才能进步,在创新和发明这一方面的重视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