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

我国现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其中,与我们广大劳动者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首先来看一下哪些人可以参保。根据社保相关文件规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也就是说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都可以参保。

   1999年1月,国务院发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确定了如下的缴费方式。企业缴费比例由各省政府确定,一般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按本人工资一定比例缴费,1997年规定为不低于4%,以后至少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目前各地都已达到8%。

   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为每个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在06年前,进入个人帐户比例为11%,但因此种方式不方便结算,并且一些企业欠缴保险费,导致产生了“空帐”,为了更好的运作养老保险基金,从06年起个人帐户由11%调为8%。也就是说我们的个人帐户少了3%。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缴费工资是指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的部分,并不是说完全按个人的实际工资缴费。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工资在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一般就按实际工资缴纳;如果实际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就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如果实际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就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

  具体缴费办法用人单位也可以和社保局协商。比如说有的单位为了降低企业的压力,就选择较低的标准缴费,所以就会出现有的单位人员工资很高,但缴纳的社保费用并不高。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是开始享受养老保险的主要标准,在我国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性职工分为两个方面:从事管理和科技工作的人员为55周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工人为50周岁。像领导岗位一般为55周岁。

  是不是达到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了呢?不是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只是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一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另一个条件才可以,那就是缴费要满15年才可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按退休时上一年本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按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的1/120作为每月的计发标准。对改革前(1997年)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原来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标准为每年工龄计算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的1—1.4%。缴费不足15年者,退休后一次性支付其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不享有基础养老金。

  对于享受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个人帐户养老金可以领取10年,个人帐户领取完毕后,只享有基础养老金,也就是上年度社平工资的20%,这是很少的一部分。

  下面来看一下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缴费基数:参照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从2004年开始工作,且每年工资固定增加3%。(工资增加的幅度参考国际知名公司);假设每年养老金年利率为:1.98%。(当前最高的零存整取利率,且为今年的结算利率);假设04年社会平均工资为1147元;假设每年社会平均工资上调4%,不考虑通货膨胀;税前工资或基本工资为2500元,共工作25年。
在25年后退休时养老金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2028年底社会养老金本利总额:107417.49元
2029年开始领取社会养老金:1484元/月
工作最后一年的工资为:5083元/月
对比1:是您工作最后一个月工资的29%
对比2:相当于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50%
换算成2004年工资水平为:574元/月
2004年您的工资为:2500元/月

   这是完全按照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测算出的数据。不难看出,保障额度是相当低的。

如果这是各位的养老标准的话,你满意吗?即便是很低的保障也不是就一定能拿得到的,请大家思考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多少人能够保证稳定长期的工作,且每年工资增加上一年度的3%直至退休?
2、考虑到通货膨胀,退休的时候这些钱又值多少呢?
3、高工资的您,比照退休前工资巨大的变化你能接受吗?
4、难道退休后我们的生活品质就应该下降得这么多吗
5、退休后我们的花销就一定比退休前大量减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