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应从点滴细微做起


      在一些形势下,主要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接踵而至,特别是既得利益集团与人民大众以及人民大众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利益分配不公,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审时度势地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决定,目的是调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缓和各种矛盾.当然这一举措的出发点是好的,出台也是比较顺应形势的,但我认为和谐社会建设不应流于形式,要从点滴细微做起.

     著名经济学家,原中国经济体改会会长高尚全曾对"和谐"一词给以精辟的解释.他说,和谐中的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人"皆"言之,表示人人有话说,由此可知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道德诉求,更是制度诉求."和"要解决中国民生问题,"谐"则是民生问题.我想补充的是和不仅指吃要满足,且穿,住,行,精神享受等系列方面都要满足,在当今形势下穿,行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了,因为其在支出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住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我们中国人与外国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发达国家会出现许多无房者,而且他们并不在意,但在我国也同样有许多无房者.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看重房子的,许多家庭把能拥有一套住房作为毕生最重要的目标,这且不说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甚至放弃理想,追求即付出很大的代价,到头来也不见得能拥有一套房子,这样更会使其失望,另外就是一个精神享受问题,在农村农民几乎没有什么精神享受,看电视是他们唯一的所谓娱乐方式,且往往他们生活生存线上而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每天清晨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劳作,夜晚依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整日都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享受就是一种奢侈,但事实上他们有享受的权利,你说这样怎么和谐?所以我认为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的转达到农民耳中,不要中间出现梗塞,使他们不能共享改革成果,所以我认为应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和电视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因为我发现许多农村这些东西都没有利用,而农民的知识有限,新闻联播的信息量又不大,而且简洁,扼要,不能很清晰阐述问题,而广播则可以,它可以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播放一些涉及他们利益的信息,他们受损往往因为他们不懂党的方针,政策.

     我认为不应为了构建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而应从关心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小事并解决它,以此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