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花奖,为什么吸引不了大腕?


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于黯淡闭幕了,按道理说,这本来应该是一届星光灿烂、大腕云集的电影盛会,一是因为这是中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二是这次参评的电影都是大导演和大明星云集的电影作品,《霍元甲》的李连杰,《功夫》的周星驰,《新警察故事》的成龙,《天下无贼》的刘德华、冯小刚,《十面埋伏》的张艺谋、章子怡等,这都是中国的顶尖明星阵容,然而,遗憾的是,一个都没有来,无疑使这届百花节黯然失色。

据说,这些大腕没有来,都是因为工作太忙,其实仔细一想想,就觉得这完全是托词,再一玩味,其真实意思应该是,百花奖没多大意思,来了反到耽误我时间。

百花奖,为什么吸引不了大腕呢?我觉得这值得主办者深思,必须好好考虑百花奖的发展了,否则只会越办越糟糕。

我认为百花奖吸引不了大腕,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政府主导意识太强,缺乏市场化评判机制;

很明显的例子,主旋律影片左右了评奖的公正性,只要有主旋律影片,获奖几乎是必然的,其实观众和评委都是有自己评判标准的,也知道什么是爱国、爱党、爱人民,不一定非要政府的论断。主旋律影片没得奖,并不就是说明主旋律影片就不好了,人民就不喜爱了。一定要硬给个大奖,反而损害了公正。

二是公信力下降,品牌信誉受到损害;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奖,无疑公信力是他的生命,品牌信誉是他的根本保证。

百花奖在评奖中的妥协做法或者讨好做法,比如下双黄蛋,都使大奖的公信力降低,品牌受到损害,这虽然讨好了几个人,缺损害了大众的信任。

三是评奖过程和颁奖过程的不严肃。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奖,我认为他首先应该是严肃的,太过于娱乐化,会严重损害大奖的权威性。我看了28号晚上的颁奖典礼,说实话,完全是一台娱乐晚会,而不是颁奖典礼,主持人一大堆,而且很故作的搞笑,颁奖过程也很松散随意,让人感觉不出大奖的重要性。而且99位评委的评判一点都不严肃,也怀疑是否能代表大众的意见。最可笑的是,我认为请99位大众评委的目的很无聊,说什么是为了增加现场的紧张气氛,不是为了评奖设评委,而是为了晚会设评委,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于是乎,观众都不爱看了,当然大腕也不会来了。

上面几点,也只是管中窥豹,也许很片面,但作为一个忠实的电影迷来说,我希望百花奖办的越来越好,中国的电影事业越来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