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城网改造进入关键阶段市政府呼吁广大市民理解支持
日期:2005年6月27日 新闻来源:大理日报第一版
大理市城网改造工程是为进一步适应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而实施的。这次城网改造工程包括电网、水网、通讯网络三大工程,总投资达2.4亿元,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土建部分)可望在6月底结束。城网改造后,将使城区内较为混乱的电网、水网、通讯线路得到根本的治理,由地面进入地下,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力、水源、通讯的供应能力和质量。据介绍,这次城网改造工程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电网、水网、通讯网络同时进行,三网得到改造后,可20年不变。没有剪彩,没有庆典,1月30日,二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大理市投资超亿元的城市供水、电力、电信管网同步改造工程完成管线改造199.25公里,向市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抬头看见蜘蛛网,低头看见破水管”曾是大理市城区不少地方的写照。2004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将提升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作为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抓住国债资金支持改造旧城区供水管网机遇,同步实施该市影响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开挖线路最长、路段情况最复杂的市政管网建设工程。为了将城网改造形成“一盘棋”,市建设局成立了由规划、城管、交警、电信、电力、市政、供排水公司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参加的工程协调领导组统一指挥,做到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一家施工,各家跟上,同时完成,并且预留城市近10年发展所需要的容量。对市辖区内的州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网通等电信公司,州、市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信息传输中心7家单位,经过统一协调,全部实现了共用通信管沟与水网、电网同步改造,规定10年内不准许开挖重建,杜绝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道路“开肠破肚”现象。为避免“三网”改造中涉及的附属设施在人行道和绿化带内阻碍行人或影响景观,市规划局多方奔走协调做附近单位工作,妥善将80个电缆分支箱、箱式变压器、环网柜和100多个通信交接箱在40多个单位的建筑物旁或屋顶“安家落户”。市建设局局长马天龙坦言:“大理城网改造走活‘一盘棋’,实现了该市提出的一次施工,十年稳定的目标”。
城网改造工程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阻力,个别单位或住户不准在自己的地盘上施工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施工进度。有关部门希望加大宣传力度,人人关心城市建设,为改善城市环境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