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智囊”资源重新整合


 

北京观察---- 港澳「智囊」资源重新整合

全国两会近日召开,政协、人大秘书处收到数以千计的提案和报告,其中不少是港澳地区的委员、代表或内地人士提交的有关港澳事务的议题。熟悉港澳事务的权威观察人士就此指出,事实上,中央决策层在考虑港澳事务时,甚为需要一些部门提供具有务实内容、决策参考价值的意见,这显示内地「智囊」资源和相关机构面临重新整合、提高成效的要求。

了解港澳情势

这位人士透露,九七回归前,为中央提供港澳事务参考意见的主要专职机构有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中央驻港联络办(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外交部港澳司,被称之为「三驾马车」。不可否认,在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谈判过程中以及回归前后,「三驾马车」作了大量的调研和咨询工作,为中央决策层了解港澳情势,贡献甚大。

九七回归后,「三驾马车」中大批人脉深广、深谙香港事务的重量级人物如港澳办主任鲁平、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副社长秦文俊、张浚生等,或到龄退休,或返回内地。加之,中央政府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方针,向国际社会示范「一国两制」的真正落实,港澳地区除了国防和外交两翼并重外,其它事务基本不过问,亦是相信港澳特区政府自身能够处理妥当。以至于有说法称:「三驾马车」的职能「武功」大半被废。但自两年前香港街头数十万人大游行事件后,香港政治、社会生态发生重大变化,致令中央政府重新审视、评估香港事务。国家主席胡锦涛更在中央全会上提出,把香港问题纳入「治国理政」的高度和层面来考虑。在此背景下,在「一国两制」和港澳「基本法」的前提下,中央针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的港澳事务,无疑需要有大量的研究信息来提供咨询参考,对「智囊」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

多些交流协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人士指出,虽然现今内地不少部门和研究机构都以港澳事务「智囊」面目出现,诸如各类研究院所、信息中心等等,但因缺乏彼此信息的互动和沟通,存在一定程度各自为政的松散状态。反观涉台湾事务的智囊机构,纷纷建言献策煞是热闹,且不少意见被高层采纳。因而,港澳「智囊」虽然提交的意见、报告的数量很多,但质量方面不尽如人意。

如果这些「智囊」资源和机构能够多些交流、协作,多一些共识,加强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讨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资源的「整合」和统筹,不仅节约资源,提高了成效,而且提交的报告水准无疑会大大提高,这对中央真实了解香港社会各个层面的准确状态增加了可利用性,也为中央决策层就港澳事务的处理提供了更具决策参考作用的有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