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这是李文君手下员工对他的评价;“别人不敢想的我敢做,”这是李文君对自己的评价。正是如此,短短五年光阴,李文君变魔术似的把30万膨胀成8000万。 无条件退货损失200万 30万元、20来个工人,这是1998年,李文君创办山东老万的全部资源。“那时侯,刚刚干完业务员,争强好胜。当时虽然起点比较低,但并没有太多的顾及,当时成功的欲望很强烈。” 山东老万刚创办不久,李文君就遭遇了一场几乎致命的打击。1998年底,各地政府都在强力推行使用无烟煤,已发到经销商手里的8000多台燃烧有烟煤的老万家用锅炉用户纷纷要求退货。 李文君二话没说,答应无条件退换货。“当时退货达到销售的1/3,损失了200多万。从长远利益考虑,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必须讲诚信,否则你就会失去合作伙伴,失去市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取信于经销商,取信于顾客。” 在经历了这场生死劫之后,1999年初,李文君对锅炉开始进行技术革新,新型的燃烧无烟煤的老万锅炉上市,“许多经销商都愿意代理我们的新产品”,它给山东老万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机遇,还使其稳固了在山东的地位。 人性化,一起快乐赚钱 人性化,虽然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真正做到却有很大难度。而李文君则在管理、经营中,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着这三个字。或许正是这样,经销商更愿意和他合作,员工更愿意为他“卖命”。 有一次,南京的经销商凌晨4点来提货,那时李文君晚上经常在办公室值班。看到经销商这么早大老远赶来,他忙把办公室自己的小床让出来,给经销商,让他休息一下,而自己则在外面站到6点多。“当时,经销商非常感动。” 在老万的广告中,李文君又有意识地将各地经销商的名称、地址、电话等都分别打上去,免费为大家宣传。李文君这几年,每年都以不低于6位数的数额为各地经销商做免费广告。“要让大家都赚钱,而且还都要快乐。大家一起赚钱并快乐着,这是我们的追求。” 对于员工的管理,他同样体现一种人性化,一种平等。“大家不是来受气的”,在李文君看来,员工就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基因,不要对他们颐指气使,对他们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让他们各自发挥其特长,很难说他们将来未必不会成为行业的精英,成为山东老万的对手。 要么差异化,要么死亡 “我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胆子很大,而且不喜欢和别人一样,”正是这种性格,李文君总是让人感觉不按常理“出牌”,更是被他的员工看作是,“只要不触犯法律和道德,他什么事情都敢做。” 以往,锅炉行业几乎没什么营销战略,守株待兔是通用的经营手段,从产品到效益,运转周期很长。这让李文君很不满意,“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能做广告,我们的家用锅炉为什么不能做广告?”于是,他选择了一家媒体开始像家电行业一样,推广自己的产品。 在与经销商的合作上,李文君还是借用家电行业的一些经验,为各家经销商分别制作了一面金色的“专许经营”铜牌。牌子不大,分量不小,代理商们第一次看到这种以往只有在家电经销商那里才能见到的铜牌竟然也挂进了自家的门市部里,一种被高看一眼的感觉油然而生。 虽然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竞争激烈,但李文君还是“急流勇进”,今年开始进军太阳能产业,实现了核心经营战略的扩张,并别出心裁地命名为“兰特凯”;在设计上体现欧洲格调;在广告图案上,则用一对外国夫妇来体现产品的高档、时尚。
5年,从30万到8000万 在李文君的掌控下,山东老万加速度发展着。1998年5月到12月,仅7个月的时间,他在山东市场拿回了800万的利润,而最初他的计划只有100万。“这真是有些让人想不到,正是因为这个速度才让山东老万在1998年底的退货考验下,没有遭受灭顶之宰。” 2000年,利润上升到1500万;2001年,达到3000万;2002年,再度上升50%;2003年则达到了8000万。这就是山东老万速度。让李文君感到自豪的是,目前,山东老万在山东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25%。 山东老万已经由一个投资只有30万元的企业在短短五年之内发展成为总资产过亿元,员工300多人的专业化家用锅炉生产基地。争取到2007年,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5-6亿元。李文君最后口出狂言:“我们还要进入世界500强”。
愚蠢的人借助自己 李文君酷爱读书,而且涉猎范围很广,包括管理、军事、营销、哲学等方方面面的书籍。他自己也承认,自己的唯一爱好就是买书、看书。 记者在李文君的家里看到,书房、客厅、卧室等地方都摆放着各类书籍,累计起来不下万册。在厂区的阅览室里,1000多册书中有80%的是他个人购买的。 “睁开眼就看书,一天的读书时间有五六个小时”,这是妻子对他的描述,她的妻子甚至开玩笑地说,“想变成书,让他来读”。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因为李文君对书的酷爱,他的思想与众不同:“愚蠢的人借助自己的经验,聪明的人学习别人的经验”。 由于对哲学、对儒家思想的偏爱,他从中学会了多一些关爱心、平常心、责任感。 |
李文君:不按常理“出牌”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