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啤酒生产企业内部管理难题5


四、员工相关问题
 
    (一)本质基本是好的
 
    Ø      员工可以说是毛坯、是铁锭,怎么锻造需要公司管理人员来引导;
 
    Ø      员工都是好员工,比较老实,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Ø      比较珍惜工作机会,因为在这个城市还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工作;
 
    Ø      多数员工在啤酒厂工作多年,有一定的感情成分;
 
    Ø      他们是生产者、服务者,是公司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
 
    (二)素质有待提高
 
    Ø      多转型于当地的农民,本性纯朴、勤奋,但小农意识强烈;
 
    Ø      文化素质偏低,一般为初中毕业,渴望继续教育;
 
    Ø      工作中规中矩,有责任心,但因种种因素工作积极性不高;
 
    Ø      缺乏激情,缺少工作热情。
 
    (三)心态较为消极
 
    基于种种原因,目前工人中的对立情绪在日渐高涨。应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危机先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加以改善。
 
    员工在心态上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前后对比的失落
 
    现在工人最常说的是:“当初S总在时……”,意指现在的领导对员工关心不够,沟通不够,发动不够,总是怀念过去,也就是说对现在不满意。
 
    2、感到无奈,认为看不到希望
 
    这基本上是竞岗的后遗症,认为现在公司根本就不重视工人,说不上哪一天就被炒鱿鱼了。今天在这干,明天还说不上在哪干呢,不安定感强烈,对自己的前途没有把握,因此对公司前景也没有抱多大希望。
 
    3、情绪偏激
 
    这是不正常秩序所致。工人认为很多事情是不正常不公平的,严重触及了工人的切身利益,却没有得到正当保护,愤懑之情渐盛最终以不正当的形式宣泄出去。因此被转了岗的工人结果便天天坐在原办公室扰乱、骂人,下了岗的工人则发誓从此再也不喝本厂生产的啤酒,并散布喝厂生产的啤酒上头等言论,还有人发动组织起一帮人上访或到部门兴师问罪。
 
    4、“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规规矩矩,得过且过。技改、创新、奉献、团队等统统与我无关,每天最关心的是:别被扣钱!严重抹煞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5、“身在曹营心在汉”
 
    大多数工人都有兼职或者第二职业,并表示:虽然确实对公司有感情,但如果有其它的好机会,他们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或者如果第二职业干好了就不在公司干了。可见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就成为公司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方向性建议
 
    Ø      全面培养、提升员工素质;
 
    Ø      尊重、信任并重视员工;
 
    Ø      和员工沟通,稳定其心态;
 
    Ø      提升岗位内涵,使员工珍惜岗位;
 
    Ø      多方面提升员工积极性,留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