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指数基金获利


                                           利用指数基金获利

      当你找到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只要你直接投资在该地区的代表指数上,便可以藉经济增长获利。外国流行的指数基金(Index Fund),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可惜的是,香港恒指指数基金(盈富基金,股票编号:2800)直至2000年才出现,香港早已过了经济的高增长期。
        中国现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市面上有无数的中国股票基金,但长久以来就是没有一个贴切的中国指数基金。最近恒生银行终于推出了以国企指数为指标的国企指数基金(HS H-SHARE ETF,股票编号:2828),为方便投资者,笔者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指数基金出现。
然而,由于指数基金是需要跟随成份股的变动作出调整,所以管理费一般都比较昂贵;如果你参考盈富基金的派息,与恒指成份股派息作比较,就会察觉管理公司收费是如何昂贵的了。
为减省无谓的管理费,另一个选择是直接投资指数成份股。以恒指33只成份为例,如果个人的投资组合要仿真成份股的比重,这个过程可以是相当复杂的。较为简单的做法是投资在比重最大的成份股。以恒指33只成份股为例,首11只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他们的比重已达到78.48%,可以说充分反映恒指的表现,大市值的公司如汇丰和中移动所占的比重在指数中举足轻重。所以笔者建议如果不想买指数基金,但又想跟随指数跑,可以自己组合一个精简的指数基金,方法很简单,你可在恒指服务有限公司网站(www.hsi.com.hk),下载恒指成份股的比重,然后根据心目中投资金额,用这个比重计算出来。例子如下表:
表4:自制精简指数基金(比重根据2004年9月10日计算)
恒指成份股                 恒指市值比重%               投资金额(港元)
汇丰银行                        33.55                     427,497
恒生银行                         4.89                      62,309
中银香港                         3.75                      47,783
中电控股                         2.62                      33,384
中华煤气                         1.97                      25,102
香港电灯                         1.82                      23,191
和黄                             6.51                      82,951
中海油                           3.62                      46,126
中移动                          11.38                     145,005
长实                             3.91                      49,822
新鸿基                           4.46                      56,830
总数                            78.48                   1,000,000
笔者的计算方法很容易,先将心目中的金额,假设为100万港元,除以总比重78.48%,然后乘以每只股票的比重,以得出每只成份股的投资金额。
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制造精简指数基金,或者你的强积金只局限于投资普通基金,而不包括指数基金在内,可以肯定你的投资回报将会比指数基金低。为什么呢?美国的投资法例,要求基金经理在投资时要将风险分散(Diversification),换言之,每个基金,不论大小都不可以将超过5%的资产投资在单一公司,这个运作模式被基金界奉为金科玉律,于是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假设一个基金投资了20家公司,跑得最快的公司,其市价上升,令其市值超出5%的规限,基金经理的立场就变得很被动,例如汇丰银行原来占组合的5%,但汇丰银行价格上升速度较其他19只股票快得多,其比重很快由5%上升至8%(升的被变现,不升的反而被保留下来),结果基金经理只能沽售最好的汇丰银行,减至5%,保留了一些跑不动的股票。还有,基金的收费相当昂贵,因为除了交易成本外,还要缴付昂贵的管理费,所以普通基金是无法跑赢指数基金的。近年指数基金(Index Fund)在美国非常流行,这就是投资者对一般基金经理表现不满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