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应谨慎“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一书自称是“美国西点军校20世纪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作者凯普自己也说,“没有任何借口”对于当代企业最重要的理念是“强调执行力”的思想,“执行力”是西点最根本的精神之源。不管是否“盗版”(后来国家有关部门确认属实),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还是把《没有任何借口》I和II买回来读了。记忆最深的一句:“我惟一的借口就是,没有任何借口。”而今读完的两书早已被我束之高阁了。随着时间的沉淀与理性的思考以及经历的一些风风雨雨,但对作者书中的一些思想和所谓的“西点军校”精神,笔者不免多了些置疑,开始想商確,但最终以批评的眼光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

  战争是你死我活,而商战不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人的使命就是服从,而不断发生的战争就是军人不断服从的结果。战场上,两军作战就是你死我活,消灭对手就必须执行命令,不能含糊。军队打仗,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是利益的争夺、生死的界限。而商战不是,商战没有硝烟,商战是竞合,是共享,是财富、资源的重新分配。譬如家电制造业与连锁业的“作战”,无论谁死,谁都不可能好好存活;譬如制造商与制造商的“对峙”,也不是谁死了,这个行业就不存在了,相反会不断地有进入者继续新的竞合。商战是一场永远没法结束的战争。执行不是没有借口,而是有条件军令如山,但你得给士兵们枪支弹药,或者刺刀、砖头,或者语言、思想;你得有地图、望远镜,或者核按钮、计算机程序。没有这些条件和“武器”,战争就等于和平。做企业也是如此,没有资金的血液,没有做事的舞台,没有一点可利用的资源,员工们执行什么,怎么执行?企业没有明晰的战略,没有激励与监督做保障,如何执行是好?所以执行一定要有借口,这个借口就是必须有匹配的资源,有必要的可使企业增值和赢利的人、财、物。只有有了这些,你才能谈责任、绩效。你让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人去生产计算机,去开发计算机语言、软件,那才是真正的天方夜谭。

  服从的是目标和方向,而非盲目

  中国企业也好,世界企业也罢,做企业必须有目标和方向。而中国人天天谈战略、做战略,结果却是往往没有战略。很多企业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昨天觉得房地产不错,今天说手机好,明天感觉电脑也行,后天又做起汽车来了,厚此薄彼,拼命追求短期利益,忽略了专注与执着。倘若原本就是一个错误的方向,领军人物却固执地要求整个团队服从,结果可想而知。中国很多消逝的“家长型”企业就是过分强调服从,服从错误的决策,服从错误的投入,服从错误的战术,听不得反面的意见,九头牛拉不回来,最终迷失了自我,过早夭折而去。而很多具有使命和愿景的国外企业做了上百年、几百年,至今依然青春勃发,健康生存着。

  拿来的是精华与创新,而不是鸡肋

  不找借口的格兰特无论是完美地执行,还是承担责任或者提升执行力,他也必须知己知彼,熟悉环境。同样中国企业“拿来”的很多技术或者产品一定要追求精华或者再创新,否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条件下,我们注定是在计划失败。改革开放初期甚至直到现在,有多少进口来的生产设备还躺在海关或港口里寂寞地哭泣?有多少招商引资项目掠走了我们有限的资源,把垃圾留在了我们的国土,从而造成市场的动荡与颠覆以及环境的污染?这些,你知道吗?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什么4R、5S、六西格玛,一定要基于企业自身的条件,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否则东施效颦,浪费了成本和资源,也最终影响和阻碍了企业的健康成长。

  《没有任何借口》更多的是理想主义,更多的是特定环境的特例,更多的强调的是军队作战的策略与思想,中国企业、中国经理人绝不可生搬硬套,不因地因时制宜,不讲求天时、地利、人和,不实事求是,否则“没有任何借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严重的形式主义。

  笔者认为,《没有任何借口》两书有些片面地拿西点精神“说事”,也单纯地站在企业管理者或所有者的立场上,对中下级员工进行类似“空洞的说教和洗脑”,并希望所有员工认领自己“原罪”。两书中认为员工首先要认领所有工作职能和职责,并义无反顾无所能地无条件去完成。如果达不到,则是员工的所有失误和失职根源,并要为此承担全部责任。书中也隐含了将管理者和所有者超然于一切企业经营行为之外,供上神坛,让员工们顶礼膜拜,绝对服从。同时也人为地将企业组织划分为两个对立阶层:下命令者和无条件执行者(或承担全部责任者)。无非是少数领导者为了摆脱自己的职责,将一切推给下属而找来的“护身符”和“救命稻草”而已。以上几点,是为不同意见。盼与读者、业界商榷。

  来源:《家用电器》2005年11月市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