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在尘世与宗教之间(7月25日)


  在尘世与宗教之间,总是有很多相通的东西,这些东西如道教所宣称的阴阳之间互相转化,如同佛教所宣称的因果相报。笔者也试图把一些事情想清楚,达到道家所说的“悟道”的境界。

  先说尘世,笔者在小的时候与其他有文人一样,有酸臭架子,笔者曾经对做买卖的商人相当不屑,并认为,生意是高雅的,而买卖则是低俗的,生意非买卖。因为在笔者看来,生意是生活的意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是虚无但很神圣的东西,是存在于每个人的思想中的东西;而买卖则仅仅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是赚取中间差价,追求的是是生活的基础,物质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有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更有古代的某位智者面对喧嚣的人群说,他只看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名,一个是利,对名与利的追逐一直在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这可以说是“名利说”最简单并且是最精妙的诠释与概括方式。

  名利之争确实是人生在世的一些所谓意义了。

  常人思维方式无不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遵循从物质到精神不断提升的过程:

  先逐利——为了达到更大的利益,不惜背信弃义甚至舍去自身在名誉上的追求。商人的价值判断标准永远是“万事利为先”,在利益方面得到满足之后,商人往往就会反过身来求名了,而社会也好,媒体也罢,那些后生晚辈都会乐于给他们提供这样扬名的机会。那机会或者是通过著树立说,把自己的经验有偿或者无偿地传播,以飨世人,或者是通过活动与媒体的传播极尽炒做之能事;或者是以基金会等形式在教育、医疗、开粥场、贫困与灾难救助等等方面有所捐赠,君不见那些富可敌国的商界精英,纷纷在利益的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开始其慈善事业。

  细细想来,那各种捐赠行为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了,行善事就会得美名,得美名就会引来各方面伙伴的合作意愿,而任何合作都是以考虑对方的利益为基础的。因此,更多的合作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捐赠就会带来更多的利益回报。

  在学术界也永远都不缺乏欺世盗名之徒,这些人的行径虽然为世人所不齿,却也情有可原。但所有的文人都生活在其清净的内心世界中的,根本也没有什么思想是可以根植于非物质存在的环境中,当学术造诣与生活的艰辛形成矛盾之时,难免对物质生活有更多的渴求,那是人的贪欲的本性,当那种渴求到了奇痒难忍的程度,其魔性也就被激发出来。

  当然这毕竟是客观规律,理智地说,对所有这些行为进行指责也是让人不能接受的。虽然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的,但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而且笔者还没有任何资格对别人(尤其是那些成功者)任意评头品足的。因此笔者也就选择最简单的理解方式或者干脆选择闭嘴。

  再来说宗教,去年夏天,笔者有机会以随身翻译的身份接待两位印度教的客人,听他们讲宗教的图案、名称、接触一些在宗教中的神灵的名字与传说中的故事,随他们去参观游览与宗教有关的寺庙。在笔者近距离接触宗教之后,才发现其实宗教也是产业化的,并与其他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袈裟道袍是宗教与服装的结合,寺庙是宗教与房地产的结合,法器不过是宗教中的日常用品,经书教义是宗教与出版的结合,宗教音乐也是众多音乐流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谁能够否认Angel Voice,Enya,Enigma以及前几年国内的朱哲琴等等World Music中所包含的宗教音乐的成分呢。

  笔者认为,在宗教中,做礼拜就是去上课,施洗就相当于毕业,而参禅就是思考,顿悟就是有心得,寺庙的装饰也就是建筑装饰中加入宗教元素,教士们的云游是出差旅游、考察与交流,圆寂就是离开人世,不过在宗教中,死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解脱,是完成生命的过程,并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教派就相当于品牌连锁,假如你信奉了同一教派,你就可以在“旅游”的时候到各地连锁“旅店”中得到免费住宿与用餐的待遇,假如你真的成为罗汉、菩萨、甚至是更高的造诣,你就可以得到更多人的敬仰,而在佛家,菩萨是佛祖的助手,罗汉是佛祖的亲信或者保镖——也许姑且可以如此认为吧。

  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恶贯满盈的魔头往往会在幡然悔悟之后成为有修为的高僧甚至是佛。而东方的佛与道,西方的基督与天主,或者是其他各方教派,无一例外的都是对罪恶持宽宏大量的原则。这大约也是宗教的各个流派对人才争夺的一种手段吧。

  笔者不相信任何宗教,也不希望亵渎任何教义的神圣之处,肯定在某些方面的解释有牵强甚至不当的地方,只希望用一种比较通俗的方式来解释一些相对晦涩的东西,也许可以在消除一些神秘感的同时,减轻其可接受的难度。在笔者看来,宗教是另一种生活,既然是生活,也就无法离开尘缘俗事,不同的是,信奉宗教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解答这个世界的现象。一旦某一种物质加上了宗教的成分,就会由于加深了内涵或者有了更加细分的市场概念而得到某种增值。

   但如此细细想来,人真的没有什么高尚与卑劣之分了,所谓卑劣就是还没有达到高尚的境界与阶段。当善事做得多了,就会得道,就会赢得更多人的尊敬。这在任何道义与宗教流派上都是相通的。

 

贾春宝

2006年7月25日星期二

 

更多原创博客,尽在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aspx?id=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