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英镑,现实中悄然复苏的老牌王者!


     当全世界的投机人士在为寻找弱势美元背景下新的强势货币替代者而绞尽脑汁时,当各路经济学家在为美元、欧元和日圆的未来主导地位而喋喋不休的争论,甚至连不可自由兑换的人民币也开始向世界舞台发起冲击时,英镑,这位曾经的货币王者,已经悄然开始了其“老树新枝”的步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各国央行持有的英镑总金额升至115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4%,这是IMF从1999年开始公布相关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年末的3.7%。

    英镑占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比重在2005年年初为3.7%,2004年3月时更仅为2.7%,去年12月超越日圆,成为外汇储备中排名第三的币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美元占66.3%,欧元占24.8%。各国增持英镑,也使得英镑对美元上半年上涨了7.4%,为16年来最大涨幅。但如果我们再往前看5年,就会更惊讶的发现,英镑对美元自2001年6月的低点1.3680开始,竟然最高上涨了43%!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英国国债就已成为各国央行等海外投资人的新宠。据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英国国债被各国央行等海外投资人持有的比例,已悄然跃升至最高纪录。该比例2005年上升尤为急剧,单是当年第一季度,外国投资人就增持了100亿英镑的英国国债,使海外投资人持有的英国未偿国债比例从4年前的16%升至24%。美林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对英国国债的投资处于5年高位。

    一般来说,货币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英镑近年来的强势也正是其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过去的8年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从未有过的经济持续增长期。虽然英国经济增长率不高,但却没有跟随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是近年来惟一未陷入衰退的西方经济大国。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也曾在发表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时,自豪的宣称英国“正享受着200多年来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而在英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服务业,其全球地位更是飞速提升。截至2005年12月底,伦敦不仅超越了纽约而成为国际IPO(首次公开招股)的首选市场,而且在它带领下,欧洲2005年所有新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已经超过了美国。虽然英国出售了不少投资银行业务,但也因此重获了其他金融服务领域之中的竞争优势,并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金融服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和日本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贸易逆差分别为68.2亿和6.1亿美元,而英国却独享了325.6亿美元的顺差。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货币已不仅仅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国家博弈的工具。英国作为美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盟友,在美元地位岌岌可危时,英镑的崛起是对冲弱势美元从而不威胁英美同盟全球战略利益的最佳选择。欧元,一个缺乏主权基础的货币,不仅本身存在致命缺陷,而且从根本上就很难得到英美联盟的认可,这从英国不真心融入所谓“大欧洲”一事上可见一斑。而弹丸之地的日本,其货币日圆,即使在亚洲,其地位也正逐渐被人民币侵蚀,惶论美国在根子上对日本的警惕与防范?实际上,对英美同盟构成最大威胁的只有人民币,尽管人民币的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合来看,当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货币体系不堪重负时,英镑很可能成为“扶兄弟一把”的新力量,这与当今全球单极世界中的真正核心――英美同盟一衣带水的战略伙伴关系息息相关。至于英镑是否能够承受如此之重,则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毕竟上一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爆发的英镑危机,我们仍旧记忆犹新。

    当全世界的投机人士在为寻找弱势美元背景下新的强势货币替代者而绞尽脑汁时,当各路经济学家在为美元、欧元和日圆的未来主导地位而喋喋不休的争论,甚至连不可自由兑换的人民币也开始向世界舞台发起冲击时,英镑,这位曾经的货币王者,已经悄然开始了其“老树新枝”的步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各国央行持有的英镑总金额升至115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4%,这是IMF从1999年开始公布相关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年末的3.7%。

    英镑占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比重在2005年年初为3.7%,2004年3月时更仅为2.7%,去年12月超越日圆,成为外汇储备中排名第三的币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美元占66.3%,欧元占24.8%。各国增持英镑,也使得英镑对美元上半年上涨了7.4%,为16年来最大涨幅。但如果我们再往前看5年,就会更惊讶的发现,英镑对美元自2001年6月的低点1.3680开始,竟然最高上涨了43%!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英国国债就已成为各国央行等海外投资人的新宠。据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英国国债被各国央行等海外投资人持有的比例,已悄然跃升至最高纪录。该比例2005年上升尤为急剧,单是当年第一季度,外国投资人就增持了100亿英镑的英国国债,使海外投资人持有的英国未偿国债比例从4年前的16%升至24%。美林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对英国国债的投资处于5年高位。

    一般来说,货币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英镑近年来的强势也正是其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过去的8年是   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从未有过的经济持续增长期。虽然英国经济增长率不高,但却没有跟随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是近年来惟一未陷入衰退的西方经济大国。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也曾在发表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时,自豪的宣称英国“正享受着200多年来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而在英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服务业,其全球地位更是飞速提升。截至2005年12月底,伦敦不仅超越了纽约而成为国际IPO(首次公开招股)的首选市场,而且在它带领下,欧洲2005年所有新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已经超过了美国。虽然英国出售了不少投资银行业务,但也因此重获了其他金融服务领域之中的竞争优势,并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金融服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和日本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贸易逆差分别为68.2亿和6.1亿美元,而英国却独享了325.6亿美元的顺差。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货币已不仅仅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国家博弈的工具。英国作为美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盟友,在美元地位岌岌可危时,英镑的崛起是对冲弱势美元从而不威胁英美同盟全球战略利益的最佳选择。欧元,一个缺乏主权基础的货币,不仅本身存在致命缺陷,而且从根本上就很难得到英美联盟的认可,这从英国不真心融入所谓“大欧洲”一事上可见一斑。而弹丸之地的日本,其货币日圆,即使在亚洲,其地位也正逐渐被人民币侵蚀,惶论美国在根子上对日本的警惕与防范?实际上,对英美同盟构成最大威胁的只有人民币,尽管人民币的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合来看,当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货币体系不堪重负时,英镑很可能成为“扶兄弟一把”的新力量,这与当今全球单极世界中的真正核心――英美同盟一衣带水的战略伙伴关系息息相关。至于英镑是否能够承受如此之重,则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阿毕竟上一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爆发的英镑危机,我们仍旧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