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弄出个”ET”糊弄人


卫生部弄出个”ET”糊弄人

许青安

很高兴看到新闻<医改协调小组成员详解卫生部医改新方案>(2006.09.23 08:3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里面说建立三个层次的医疗体系, 看的人一头雾水,文末,据一位接近医改协调小组的人士描述总结说“新的医改方案实际上是英国的躯体、德国的四肢、美国的脑袋,是三国模式的混合。”这是个什么动物?ET(Extraterrestrial),外星人?

为什么说一头雾水,因为在卫生部透露的方案中,没有看到群众关心和呼声最大的问题,如“看病贵“”药价高居不下“、”垄断医疗资源问题“等等机制体制改革问题,如果要总结卫生部透露出来的方案,那就是一个外星人的方案;

该方案,把疾病分成”小病”、”大病“,把医疗费用的支付体系分为“政府承担”、“医疗保障”、“商业医疗保障”三部分,这里看不出什么是“小病”,怎么定义?“按课题组测算,国家财政承担2000亿只管小病,即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此条在财政部得到质疑“按课题组测算,2000亿只管小病,即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可是相应的医疗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养等等,这些难道不要钱吗?如果把这些也算进去,2000亿够吗?如果不够,那到底需要多少钱?”财政部的有关人士表示,医改新方案如果不能准确测算国家整体的财政投入,财政部门就无法作出合理的财政预算。

在“医疗保障”部分,已经划出“小病“部分由国家承担,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此也表示了不同意见“现在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是既保大病又保小病,如果按照卫生部的医改新方案,政府将对基本医疗免费,那么现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里用来管小病的这笔钱,又该如何处置?”劳动部劳动保障研究所有关人士提出疑问。

而且,由于目前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是由卫生部主管,如果按照医改新方案,将来国家用于提供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免费医疗的这2000个亿,无疑就要全部交由卫生部来操作。对于这种政府集免费医疗的出资方和操作方于一身的做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持保留意见。按这个医改新方案,基本医疗(即门诊)在社区卫生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大病则转往医院住院治疗,但前一个层面归卫生部管,后一个层面归劳动保障部管,这两者如何协调?“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由于免费,又可能出现急于转诊的现象,很容易造成互相推诿。”

一个体制设计,首先应该是明确体制的方向,对症下药.反思我们失败的医疗改革的原因?首先是我们不明确我们的改革方向,如“政府的边界“在哪里?哪些该管要管好,哪些不要去管,由市场去竞争调节,培育“医疗市场化”;卫生部的责、权、利是什么?对于卫生部应该怎么问责?发改委怎么问责?如果再来一次“改革失败”谁应该负责?如何杜绝改革失败?

“医疗市场化”首先要定位改革的目标:(1)国家经济责任;(2)非赢利组织的原则;其次,要对于市场形态进行定位,市场形态可以分成四种,我们改革失败的国有企业改革、房改、教改这些市场化,都选择了“寡头垄断”的所谓“市场形态”;一个真正充分竞争的市场,其价格是有升有降,逐渐与价值吻合的,而我们是一个消费者没有任何权力的垄断市场形态;如何建立全民医疗体系,如何把国家经济责任承担起来,如何利用“自利性“使市场角色更好的为市场进步做贡献,让医院像医院,让医生好好凭着技术获得富裕的生活,让药品价格充分竞争,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便宜高效的药品,这些,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医疗改革目标。

“药价贵“问题,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什么原料几毛钱一公斤的药品要卖到上百元?最主要问题是卫生采购垄断市场,从价格形成的路径上看,如”审批“环节必须改革,中国科技能力应该比美国落后,而我们的新药审批却一年上万个品种,比美国要多几十倍,真是我们医药科研成果这么喜人?非也,是我们“药品名称“的研究成果喜人,把消炎的米康唑可以一个器官一器官来命名,原来我们的上万个医药科研成果全是由中文专业的“策划大师”完成的。定价机制应该怎么形成?现在是发改委价格司在审批,是否专业?如果不专业19次降价通知还会重演吗?为什么不利用“无形的手”使药价竞争,给消费者提供低廉优质的药品?

“以药养院“问题,我们在公立医院的投入补偿机制设计外,要打破国有垄断,让民营医院进入,不能再由卫生部大包大揽来建什么医院了,不出腐败也是效率低下的选择。我们要善于利用市场的手,来自竞争的繁荣。试想如果今天还是一家电信运营商,我们电话普及率能有这么高吗?

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尚未形成可操作的协调与持续发展机制,医保无法对医院用药发挥制约作用,致使用药不合理,市场竞争无序;同时,在目前医药不分家、处方外放难的情况下,医院药房仍然绝对占据药品消费市场的垄断地位。“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改委《意见》中给出了这样的表述,并提出要“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的收入补偿问题”,借此来根本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

拼凑出来的方案只能是一个外星人的ET方案,还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甚至可能是一个借改革之名为部门利益进行扩张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