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男生做“兼职保姆” 全职月薪要价6000元
http://www.qianlong.com/2007-01-05 08:51:00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大学男生兼职当“保姆” 大龄女性提非分要求
有的称对此有兴趣,有的称只陪聊,全职月薪竟要价六千
新快报讯 (记者 杨英杰 保罗 实习生 艳霞 光先荣新)近日,有媒体的求职分类广告上同时登出了数位年轻小伙子想从事做保姆服务的广告。而在一些分类广告中也有高薪招聘男保姆的信息。记者连日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男生兼职当“保姆”各有各想法。
大三男生做保姆是有兴趣
23岁的小谢是地道广州男孩,某大学大三学生。小谢告诉记者,选择做保姆是自己的兴趣,“我以前做过家教,帮人家照顾小孩也做家务”。小谢称,虽然他是广州人,但家境并不富裕,现在大学生活花销大,为了学业和生活,只好做兼职。“我以前在M记兼职,但工作时间长,钱又少。而做兼职保姆有更多时间自由支配,带小孩、做家务,这些都是小问题。”小谢很自信地告诉记者,他想通过做保姆锻炼自己的能力,将来有所作为。
记者问几位想做兼职保姆的男大学生有没有接受过家政服务培训时,他们都表示不知道做家政还需要培训。小谢称,他没培训过,但会很好地完成雇主的要求,“我有丰富的兼职经验,M记服务生、家教这些都和做保姆工作相似”。
兼职保姆只陪聊
而正在番禺某学院读大专的小林告诉记者,他做的兼职保姆就是“陪聊”,每次陪聊收费30元。小林称,他在娱乐场所陪聊的对象多是女性,从17岁到40多岁都有,多是爱情、婚姻受到挫折后来找人聊天。小林说,顾客陪聊后常说,有人聊聊心里舒服多了。也有一些年纪大的女顾客在陪聊时向他提出一些非分要求,但被他拒绝了,“许多人把陪聊当成是色情服务,但我有我的原则”。
而自称某高校毕业生的刘某则告诉记者,“我25岁,身高1.75米,我的服务一定让你满意,什么都可以做,全职的话,月薪6000元,兼职则按次数计”。刘某还称,他可以提供毕业证书供检查。
大学生做保姆不丢人
对大学男生做保姆,有教育界人士表示,许多家庭不再需要只会带孩子、烧饭、做家务的低素质保姆,而是欢迎既能做家务又能辅导孩子功课的“文化保姆”,更青睐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的“男阿姨”。因此,大学生从兼职家教到兼职保姆,并不是很意外或者丢人的事。不过,如果有大学生借此机会涉嫌从事色情活动,一经查实,学校将严肃查处。
提前六天诞生 光明再次卷入“早产奶”风波
http://www.qianlong.com/2007-01-05 10:54:08来源:转载
继2005年光明的“早产奶”事件后,1月3日,光明成都的工厂又一次卷入“早产奶”的风波中。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一位男子举报,光明产品中标签为2007年1月5日的一款纯牛奶已经在几天前就灌装好了。对此,上海光明乳业发言人龚妍奇表示:“这批牛奶是按照去年的国家办法标注的,因此并不违规。”
300件早产奶被查封 光明辩称并不违规
神秘人举报
爆料人称,自己手里有一批光明的牛奶,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1月5日,但是当天日期却是1月3日。
据报道,奶店放着300件“早产”纯奶,记者看见这些纯奶堆了近一人高,光明乳业的各种标识清晰可见,外包装生产日期一栏上明确印着“2007年1月5日”字样。“我朋友刚从成都光明辞职,他一直看不惯他们在标签上作假,就拿了一些出来,准备明天一上班就到相关部门去举报。通知你们媒体,是希望你们揭露真相。”报料男子说。
昨天,成都光明乳业股份公司生产厂长张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昨天上午9点半,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科就对300件纯奶进行了查封,并对其进行抽样检查,预计检查结果将在一个星期左右出来。张军还称,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还对工厂进行了检查,认定我们的工厂生产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
“我们没有生产‘早产奶’。”上海光明乳业发言人龚妍奇表示,“这批牛奶是按照去年的国家办法标注的,因此并不违规。至于这批牛奶是怎么流出的,我们已经报了案,目前警方正在调查。”目前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这批牛奶不是假冒的光明牛奶。
符合去年国家规定
据成都光明乳业股份公司市场部经理郭勇的解释,这批牛奶是去年12月30日灌装的,当时正逢国家质检部门新老法规交替,按老法规,加上这大约6天的检验期,生产日期标注为2007年1月5日,完全合乎国家规定。郭勇表示,目前这些产品正处于检验期,根本就没有进入市场销售环节,按照2005年6月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的通知,生产日期是生产者生产的成品经过检验的日期,它是产品的产出日期。
今年产品已按新规定执行
“我们今年的产品全部都已经按照国家的新规定执行。”龚妍奇对记者表示,“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前,业内一般都会按照不同的产品加上不同的日期数。一般来说,日期数就是检测和发酵需要的时间。目前我们是采取灌装后检测的方法,不会到影响产品的质量检测。”
专家观点
标注日期应是原奶进入生产线日期
根据去年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公告,从今年1月1日起,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在液态奶包装的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其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其生产日期应当标注为该产品的灌装日期。据了解,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之前的有关规定,生产商在液态奶产品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生产者生产的成品经过检验的日期。”行业按此规定,将液态奶的生产日期一般界定为灌装日期再加几天的检验日期。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早产奶”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使消费者对牛奶消费的信心减弱,并且也是质检部门管理起来很头痛。“这次的公告可以说对‘早产奶’有抑止的作用,也对消费者有个交待,并且有关部门在管理上也有了个帮助。”王丁棉说。
尽管质检总局这次明确地规定了液态奶外包装上的日期应该使灌装日期,但是王丁棉认为,最合理的日期标注应该是原奶进入到生产线中进行杀菌的日期。“不然奶源进场要两三天,工厂加工需要两三天,在市场流通两三天,到了消费者手里差不多已经要过7天的保质期了。”
新闻背景
光明“回炉奶”“早产奶”
关键词:光明“回炉奶”
2005年6月5日,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曝出惊天黑幕:光明乳业过期牛奶回炉再包装后重新进入市场销售。
6月8日,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我们已经公布了《告消费者书》,请广大消费者放心。同时我们也恳请媒体和广大消费者进行监督。我们河南这个厂现在仍在生产,仍有新的订单。”,“我们已从上海派人到郑州进行调查,光明不可能做这个事情。”
关键词:库存产品再利用
6月9日,郑州市相关职能部门成立调查小组,由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联合质监局、卫生局、工商局等部门组成,调查小组将对此事展开全面调查。
6月10日,《都市快报》报道称杭州出现光明“早产奶”;6月13日,《中国经营报》报道称,上海市出现光明“早产奶”。
6月20日,郑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日前对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有关“光明牛奶利用过期奶再生产”事件发布了书面调查报告。报告称,尚未发现光明山盟回收变质牛奶再利用生产,但存在库存产品在保质期内经检验合格再利用生产;同日,光明发布正式澄清公告承认,“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存在用库存产品在保质期内经检验合格再利用生产”。
关键词:首次道歉
6月21日,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波及一位副总均被免职。
6月24日,光明乳业在其网站上挂出《光明乳业诚致广大消费者》书,首次就郑州事件向消费者表示道歉。光明乳业还发布公告,承认其郑州光明山盟乳业公司“库存奶回收利用”的问题是“不能容许和不可原谅”的。但在公告中,他们同时表示“不存在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问题”。
关键词:再现“早产奶”
2007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开始实施“液态奶生产日期应标注为该产品的灌装日期”新规,2007年1月4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光明乳业一款标注生产日期为2007年1月5日的纯牛奶几天前就灌装生产好了。
质检总局:生产日期应是灌装日期
12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严格液态奶生产日期标注有关问题的公告。公告表示,从明年1月1日起,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在液态奶包装的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其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其生产日期应当标注为该产品的灌装日期。
质检总局表示,“早产奶”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严重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乳制品行业的竞争秩序,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近年来,“早产奶”问题曾多次受到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查处,但在乳制品(特别是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炼乳等液态乳制品)包装上违规标注生产日期的违法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本次公告指出,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督促检查,通过巡查、回访、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指导企业依法生产。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中,如果发现企业违反本规定,仍然在液态奶包装上违规标注生产日期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转载:每日经济新闻)海底光缆中断无法续费 中国近万COM域名丢失
http://www.qianlong.com/2007-01-05 09:33:13来源:新京报
记者昨日从中国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处获悉,一周前因地震造成的海底光缆中断已经对国际互联网域名造成了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境内已有近万个COM域名因无法及时续费而导致丢失。
美国数据调查公司韦伯豪斯汀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有近万的中国注册者,由于光缆中断无法续费丢掉了自己的域名,中国已成为COM域名续费故障的重灾区。受到地震光缆断裂影响,不少注册商无法正常进行COM域名的数据更新,导致近日到期的COM域名续费困难,不少企业的COM域名甚至遭到了抢注。
悉,目前不管是COM还是CN域名,都在合同中规定因不及时续费造成的域名丢失,域名服务商是不负责任的。但由于此次地震属于不可抗拒力因素,“COM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是否会酌情考虑补偿丢失域名的企业和个人仍在讨论之中,但之前丢失域名的企业成功抢回域名的案例非常少。”一些业内人士这样评论。
靠贷款透支消费 众多大学生的“尴尬生活”
http://www.qianlong.com/2007-01-05 10:20:21来源:新华网
以往主张单一、节俭相较,现在,中国相当一批大学生加入到靠贷款、借钱进行“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行列。
根据山西大学哲学系社会学专业近日对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六所高校1000多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30.5%的大学生对“如何看待大学生进行贷款或借钱而进行超前消费”表示赞成,39.2%的人保持中立,反对者仅占28.0%。
调查显示,伙食费、学习消费之外,“实用性”、“享受性”消费成为时下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内容。
休闲娱乐消费、形象消费大行其道。有55.7%的被调查者曾在大学期间旅游过,平均每次花费在200元以下者占到65.9%;大学生购买服装时,价格定位在50-200元之间的占到73.6%。
同时,人际交往费必不可少,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用大学生们的话来说,这是“人际投资”。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调查显示,大学期间曾举行过生日宴会的学生占70.1%,花费在200元以下的占65.7%。
恋爱所需支出作为另一项人际交往费也在悄然升温。调查表明,65%的大学生曾在此方面花过钱,而35%的人曾为此花费其生活费的15%以上。
与这些消费行为项对应,大学生的消费态度更值得关注。针对自己的消费状况,主张节约的大学生仅占22.3%,而大多数学生主张“适度消费”。由此可见,如今多数大学生对节约并不推崇,而是追求一种有计划的适度消费。
山西大学社会学教授邢媛认为,一味封杀“超前消费”显然已不适合当前个性张扬的大学生,如何引导他们适度消费成为当务之急。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31.4%的学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1000~1500元之间的占23.5%,500元以下的占18.0%。但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购买MP3、电脑、手机等用品,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
邢媛分析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虽然处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时期,他们现在还没有超前消费的能力,但超前消费的意识已植根于他们的思想中。有关方面要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理财方法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动向,避免过度的“透支消费”导致学生陷入不断增大的生活危机,并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