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道:对投资主体的研究


          一、金融之道的修炼:对投资主体的研究

  在金融投资的世界中,你首先要了解的是投资的主体和客体。投资主体是什么?就是投资大众,包括芸芸众生和投资大师们。投资客体是什么?就是投资标的或说投资品种,包括股票、期货、衍生品、国债等五花八门。

   因为投资品种相当复杂,一般人只能选1-2种来操作,全方位操作的人并不多,时间与精力上也不允许你这么做。因此对投资客体的了解在精不在多,数百年来,对于投资品种的论述与研究已经汗牛充栋,算是比较充分了。

   但对投资主体的研究,则处于一个粗略敷浅的层次。一般的投资理论论述比较有限,主要都是注重投资理念、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方面来加强投资者的认知层次-----智慧的层次。其次是投资行为心理学比较深入,但投资行为心理学的效果非常有限,只能解决一小部分常识性的问题,因此西方的投资行为心理学,只能算是研究投资主体的幼儿园水平。真正对于心理学研究得好的,还是宗教与哲学,西方的心理学,停留在现象的统计总结分析层次上,因此劳师而无功,在本质之外徘徊,可以说是不着边际的。从投资方面来讲,真正对于投资主体研究较深的,还是江恩的论述,他讲到要善良,要真诚,要信仰坚定,这都是作为人的品格,人格方面的内容了 。江恩说过一句话,讲的很清楚: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世界万物,都遵循因果关系与协调关系的普遍法则。他强调投资者应该善意处世,善心待人,这一点为很多人所忽视,却不知道这是江恩理论的精华之一 。很多人贬低江恩1955年去世时只有上十万美元财产,其实,对于江恩来说,钱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他本身就是基督教的大觉者,为什么只有他能从《圣经》中发现金融市场的真理?那也是来源于神的启示。

  那真正广义的投资大众要如何理解呢?我们从炒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来入手。

  炒股经常会出现以下8种问题:

  ⒈看好不买一直涨!

  ⒉好不容易下决心一定要买到手,但追涨买入后,刚蹦达几下,还没体会到买到牛股的快感,立即变熊样!

  ⒊气愤不过又卖掉:卖掉立即又大涨!

  ⒋两选一个,必然选错,买的下跌,没买的大涨!

  ⒌选错后改正错误,换股,刚卖的股涨了,买进的股又跌了,真是该千刀杀的啊,又换错啦!

  ⒍下决心不搞短线,搞价值投资,长期持股,则长期不涨!

  ⒎实在熬不过了,抛了长线,第二天涨停!

  ⒏又去搞短线,立即被套!

  最后两手空空,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大蒜,大蒜不如瞎算,瞎算不如清算!

   股市就是这样,你永远摸不透,风险越大机会也就越大。打个比喻比较容易理解,如果用同一种技术来分析出五只潜力股,或者用同一个公式选股,同一个软件选股,选出的五支股中,也许都充满潜力,软件给出的评级也是一样的。因为机率平等的原因,让每个人选一只股票买进,隔一段时间一看,并非五支全涨,而是有涨有跌,有的涨的多,有的涨的少,有的跌的多,也有的跌的少。为什么有人买的个股上涨了?有人推荐的个股回调了?有人会问,我怎么这么倒霉,为什么我选的这只股跌了,他选的那只股却涨了?

  最根本的原因是每人的业力不一样,观察的结果就会不一样。业力类似于精神上的地心引力,牵引众生去做不同的事业,这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人有时会选择失败的一条路,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别人愚蠢,而是因为有业力的限制与牵引,人有时会选择正确的道路,只是因为他有这个善业,因而有这个果报。为什么有时“英雄一世糊涂一时”?因为你有这个业力果报,你才会在关键时候糊涂。为什么两人一同出差,一个人出了车祸,另一个人却因为偶然原因避开了?这也是业力的缘故。在股市上来说,比如你选股,有时两只股你选来选支,就选中的那只股跌了,没选中的那只股大涨,有时你很看好某只股,却犹豫没有买进,结果大涨了,你再次想买另一只股,这时不犹豫,一买进,大跌,这就是业力的结果。其结果无非是善业多的人,得善果,股票涨了,有些人是瞎买瞎涨;恶业重的人,得恶果,买的股票跌了,有的人是花了很多心思,最后还是买进的那只股票大跌。当然这些赚与赔好象有些稀里糊涂,如果一个有善业福报的人,再精心选择与研究,它就可能赚到更多,一个恶业果报重的人,如果注意分析,他也可以少亏很多。知识与技术就是力量,是慧报,一个人有这个慧报,本身就是一种果报,当然能使结果向好的方面转化。

  问题在于如何克服业力,答案是定力,定力就是三昧或三摩提,就象江恩所说的“永不确认转势,直到时间超越平衡”,这个能够在操作中执行的话,也是一种定力了。但定力从哪里来,还是从人性的最深层结构--------从觉悟、从佛性中而来。为了培养定力,一般人要先持戒遵守投资纪律,由戒生定,再由定发慧。投资人最缺乏的就是投资定力。反过来从开窍与顿悟入门,那么所有的戒定慧都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解放。对于投资来说,所有的操作纪律等,都是对操作最好的一种加持,遵守它,会让你更加自如,当然,前提是你能理解它,理解市场,否则你不会很好的遵守操作纪律。在投资活动中,戒是什么?定是什么?慧是什么?所谓戒,就是操作纪律,诫条,你经过投资活动总结出来的所有不该做的事,汇集成操作的纪律; 所谓定,有多个层次,你的定力,耐心,信心等,都与定力有关,坚定与否,就看定力; 所谓慧,就是对投资市场的认识的总称,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都包括在内,还包括对市场运行规律,市场投资者群体,投资者心理,市场博弈主体操作方法的认识,这都是慧的层次。戒、定、慧三者其实缺一不可,互相促进,是金融之道修炼的主体内容。对证券市场认识不够是不行的,但光认识市场,光有知识与技术,也是不够的。知识与技术,能够增强人的定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克服业力的限制;没有知识与技术的人,定力显然是不够的,赚钱只是凭自己的福报与气运。

  如何克服业力的根本是积累福德。积福德多的人,他本身就有这个果报,因此也就有这个定力,但积累福德的话,因为一方面结果遥遥无期,是个长期潜在的基础因素,却不易立即见效。积累福德,首先要从发心谈起,起正念、正愿、正行是一个方面,再者最起码还不能做恶事,多做善事,这是定力培养的基础。有了这个根基,你再培养定力就容易见效了。

  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说:观察众生如幻梦,以业力故常流转。把这句话内涵的道理用来分析投资大众的状态应是非常贴切的。众生如幻,业力常转,这是佛教的观点,也是一种较为深刻的人生观。为何说众生如幻?原因是一切生命都是短暂的,都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幻化是什么?现象是具体,一旦时间拉长,一切都变化无常。为什么说业力常转呢?这是佛教一个很特殊的哲学观点,这一点跟基督教的原罪思想有点接近,但又不完全一样。这些问题就太过于深入,不是一下子讲得完的。这里只谈一下投资的忠告:

   (1) 无论你做什么金融投资品种,投入的数量大小,每笔交易都一定做到:(亏到什么标准退出;赚到什么标准离场;在什么标准时加码或减磅。)这里说的标准是指在交易前,你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计划所制定的具体数额。我以前在论坛看过某些回忆和统计的文章说,能次次不漏地执行好这“三项注意”的,无论他交易技术先进与否,最后都能长期地活下来并赢利。而那些随心所欲地交易,或随意架空某一点的交易者,无不如昙花一现,最终被市场大浪淘尽。

   (2)牢牢记住:输赢是检验交易行为对错的唯一标准!无论什么势力撑你,内幕消息告诉你,让你全力去做某个方向,如果交易结果是亏钱的话,你也要赶快出局或者反手。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计划,但当付诸行动后不见盈利的,你必须无条件地向现实走势低头认错并跟它走。

    (3)在金融市场面前,每个投资者知道的信息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佛祖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心净能生一切无上智慧,能激发我们自身就有的各种神通。当你按照佛法的教导开始努力修福德,逐渐舍弃这个“自我”的时候,你的智慧知见和命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更上一层楼。秘闻、产量、库存、国际动态……等等,统统留给当领袖当市场老大做庄家的人去操心吧,咱们混口饭吃的,只要保持一颗高纯度的“清净心”来处理好每天的行情走势就足够了。啰嗦一句,别把清净当作清静,净的境界比静要高得多。各位可以参一下“插秧偈”所说的意境: “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4)在金融市场面前,每个投资者的学问和知识不是太少了,而是在实践中能切实做到,且运用自如的,少得可怜!我们那颗狂躁的心,时时有无尽欲望的心,在冥冥之中绑住了我们的手脚。

  (5)金融市场中最真实最朴素的指标就是“成交价格”,请用高纯度的“清净心”去体味各周期的价格移动平均线吧,你自然能从中看出市场将会何去何从?

  (6)真正应该担心和恐惧的不是未来的走势,而是你现在手上开始亏钱的交易。你如果连眼见的市场走势都把握处理不好,更何况明天未知的走势?习惯和侥幸地把扭亏的希望寄托在无数未来的交易者,是在“赌命”,终究难免上演悲剧,借用一句醋话:“总有一个错误在等着你”。

  (7)进入金融市场的交易者真正要学习和训练并熟练掌握的,是如何更好地处理各种交易危险、错误、残局的技巧,把这项练纯熟后,其它的交易本领自然会融汇贯通水到渠成。用尽量少的代价去换取稍大一点的收益,并能长久地生存下去,才是真正的投机之道。

   (8)记住:最终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你如果不如前面所述把生命中的“漏”尽量补掉的话,无论你有幸找到 N多的高手能人帮你投资赚钱,也无法改变从其它地方再散失掉的威胁。职业从事各类金融投资的,或自我感觉逻辑、辩论能力够强,够聪明的朋友,我建议你们耐着性子去读一下《大佛顶首楞严经》。想明白修福改因果的,去读一下《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果觉得经文难以看明白,你可以看《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和《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这两部佛经有不同的法师讲解版,我推荐你先选看宣化上人解说的。《楞严经》里有个《楞严咒》,是佛教咒中之王,有《楞严咒》在的地方,妖魔鬼怪悉皆远避。宣化上人曾开示说过:“今生一心修持《楞严咒》的人,他日就算要轮回,最低限度也可以七生七世都像美国石油大王那么有钱。” 大家努力去布施吧,改变命运,从现在开始!及时行善,胜过空谈百年!祝大家有所启发收获,愿各位恒常幸福安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二、业力与因果,是投资主体间最大的差异所在!

  

  这几年我有缘深入地修持佛法,得知命运好坏的因由,明白了佛法中所教导的如何去改变操作方法的原理。我明白把福德这个基础打好之后,一切事业才会无往而不利。世上没有不厉害的武器,只有不厉害的使用者。

   言归正传,释迦牟尼佛(也即是俗称的“佛祖”)告诉众生,(我先粗略解释一下众生这个词,俗人错理解这是指人类,但在佛菩萨眼中是指宇宙空间一切有情的生物。有情泛指各类有思想活动,触觉情感的生命,如人,各种大小动物。植物类虽有生存机能,但不具备思想活动,情感触觉等意识,不属于众生。但是草木类为鬼神所依附寄身的处所,为避免其流离失所,因此缘故不能随意攀折、砍伐、火烧草木。)众生本来具有和佛一样的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太多,从而迷失了本性不能觉悟,导致无休止地在六道中轮回不息,得不到解脱。六道是指众生所寄生的六种大环境空间,最好的是天道,也即是神仙式的生活,光享受,有神通知道过去未来,对方心里在想什么……等等。其次是阿修罗道,此道斗争心很重,好战争打斗但有神通。再者是人道就是我们了。下来是畜生道,广大动物和植物是也。再下是饿鬼道,最后是地狱道。俗人以为所有众生一死也就一了百了,不再存在了,但佛祖告诉众生,事情并非是如此简单。死掉坏掉的只是你这一次生所扮演的一个角色,一件道具而已,你这个灵魂的深层神识,会在你自身的业力牵引下,重新去投生。(有些人对六道轮回难以理解,认为现在感知不了前世的事,认为不存在这回事。其实我们现在感知不了前世的事,是由于那些原始意识藏在我们每一个众生灵魂的最深层处,佛教称做“阿赖耶识”,而我们每一世的表层意识早就随着我们每一次死亡时的剧烈痛苦分离,消去散失掉了。所以这一世,除非你机缘巧合激活了潜意识或者当世你自己修“禅定”进入意识深层处时才能见到外,一般人根本看不透。

  现在也有很多书写科学证明六道轮回的事,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众生生命真是“一次性”的这么简单,佛祖也就没有必要在世上说法49年,苦口婆心地教导众生如何跳出六道轮回离苦得乐了。佛祖自己都放下了娇妻爱儿,王位和富贵荣华的生活去做榜样给众生看,所说的“佛法”记成文字堆满屋,呵呵他又没稿费的。还不如只说一句‘众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快快及时行乐享福,否则过时作废'。所以,很显然的,人生不是一次性的,确实是有轮回的。“业力”就是决定你在下一次轮回中所扮演的角色,际遇好坏等的力量,也就是你每一生每一世所作的善事与恶事汇聚的力量,这就是佛教的因果论的基本观点。

  

  从因果论你可以得知,为什么有些众生能投生到天道,因为他们前几生做了无数的善事。投生到做动物的还不算最惨,恶事做得多的早就下饿鬼,地狱道受刑罚呢。专说我们人道,佛祖说人身难得,今生能轮到做人也不容易啊!要做不少善事才有资格。生活中能美丽健康,衣食丰足有财富,能当老板,当国王当领导的人,前几世肯定是做了比一般人更为多的善事,所以现世当受好报应。同理你也可以推知为何有人会贫穷下贱、多病多灾、又聋或瞎、劳累辛苦……等等诸不如意之事的因由。我们前几世带来的福享用完后,今世我们又不大量地积作新福的话,剩下的就只有越来越走向困苦和倒霉了(因为你有受好报的善果,也必定要偿还你以前或加上部分现世所作的恶业的债)。纵使你苦心经营,省吃俭用,甚至巧取豪夺吭蒙拐骗也枉然,给你来一场大病,一场什么灾的,一场什么意外或失误的,你的所有就统统报销了。

  

  因此,从因果原理可以知道,当一个人前几世修来的福报今世还没有消耗光之前,他生活的主旋律还是很不错的,诸事顺利、身体健康、衣食丰足。当一个人的福报今世消耗得所剩无几,现世又没有多少新的积累时(没积新福也罢了,但问题是我们造恶没停止啊),这时候,他要受的恶报和祸报就会占到上风,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此时,他就会越来越倒霉,干什么事都不顺利,有福的人干了能赚钱的事,他照着干都会亏损,甚至连喝口水都会呛个半死……。呵呵,福德消耗光就好比你的财产全花光了一样,能不穷吗?你现在到底是那种状态?用上面所说的情况自己掂量一下。用佛菩萨的胸怀理解一下何为善?何为恶?“为众生着想并作利益众生的事是为善;为自我有关利益着想,或作损害众生的事是为恶。”

  

    因果报应有一个特点是:“因微果著”。意思是收获的果实比种下的种子要多很多,至于最终多多少?要看助缘(也即是成熟过程时的外部条件)。

     因果报应另一个特点是:“所作不亡” ,意思是你自己所造作下的任何因(不论善恶),永远也不会消失掉,永远都跟着你轮回转世。等到果报有机缘成熟时,N倍的好报坏报你全部要照单领受,谁都躲不掉。因此佛祖告诉我们,主宰和影响你命运的不是某个鬼怪,神仙或上帝,正是你自己的起心动念和所作所为,什么都是自作自受。你的心念念不忘向善和做具体善事,自然祸离福至,无福变有福,小福变无量福。你的心念念不忘向恶和做具体恶事,想顺利都难。

    因果报应还有一个基本特点是:“因果对应”,意思是现在所播种的种子内容和将来所收获的果实相对应。比如你施舍了金钱,你将来得财富丰足;你放生生命,让其得自由,你将来得身体健康、长寿、自由自在;你用善知识教导人解人迷惑,你将来得聪明伶俐。反过来,你杀害生命食动物肉,你将来得多病、短寿报应,并且有机会被它们杀回和食回来还债;你仗势欺人、骗人钱财、占便宜、给人气受,你将来得到的是你和他们的处境刚好倒过来,受同样的果报……。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唯心造”啊!呵呵。

      有人会问:见某某做了不少善事,或见某某做了不少恶事,怎不见有好报应或坏报应啊?需知这果报成熟是需要时间性的,有现世报应的也有来世或后几世才报应的,具体的牵涉到很多因素。有些人当今做了大恶事,表面上看好象没见他马上倒霉,还过得挺美的,但你知道他本该享的福报被损耗掉多少你知道吗?他如果没做这个恶或许该享受更多的福报呢。我们俗人没有神通所以看不穿,修行高的人和上两道有神通的众生,都看得一清二楚。同理,做了大善事的,他增加了的,原本没有的福报和抵消了的该承受的祸患,俗人也看不穿。但正如人类各国有各自的法律来约束人一样,宇宙之间约束一切众生的“法律”就是因果业力,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因果报应都是如影随形分毫不差的。好了,佛教的大道理先讲这么多,现在讲具体改命的办法,这个办法叫做“布施”,也就是俗话说的要舍得,不舍不得啊!你只要用真诚付出,慈悲怜悯的心去布施,你就能彻底地改变你的命运,包括现在或 N世轮回的角色好坏问题。(插句题外话,佛菩萨是跳出了六道轮回的众生,至于怎样回到佛菩萨那里去,回到众生那个真正的“家”,有缘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布施不要怕碰到“假乞丐”或上当受骗,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地去行善,去怜悯他,你的福德功德已成就了,他骗人是他的事,因果上他要加倍还债给他所骗的所有众生的。记住布施的几个智慧和原则:

    (1)你要以真诚慈悲心去布施,施舍完了就忘掉它,更不会后悔,也不是去做戏(指大张旗鼓地去行善事,生怕别人不知道)。匿名的善事福德最大,越广为人知越大打折扣,因为福德都转化作成好名声了。

    (2)布施依据的善恶参考标准如前面所说,别到时候把钱捐到专门杀生或制毒造炮,黄色淫荡的行业里去,无功还有罪时,怪我没讲清楚,呵呵。但你也不用过份担心,佛祖说:只要受助的人或事当初是符合善的标准的话,就算过后那人偷偷拿施主的钱去造恶,也与所有施主无关,施主的福德仍在,那人自己受恶报矣。举个例:比如某人打着集资买动物放生的旗号,过后却根本没放生,或部分或全部侵吞所筹集来的1万元善款。因果上他要还的债不单只是他这次所骗钱数的 N倍,另外他要为他所作的恶行(即行骗行为)受恶报惩罚,而且还要承担因善款被盗用了后,本该得解救而解救不了的 N多众生的生命……呵呵,债和恶报没完没了。当然,一个人捐助别人,不应该只是为了求得福报,那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应该真心为了利益别人。为了使自己的善心落到实处,自己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做一点工作,那是最好了。

   (3)布施贵在坚持恒久,目的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喜舍心,切忌攀比或生骄傲得意之心。多少不拘,尽心尽力而为,当你的布施心量越大越无私,甚至达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信念时,你的福报和功德也会越无穷无尽,这种境界你们以后慢慢体会了。

   (4)布施某项目会产生多少福徳功德,你可以这样来理解衡量:看它能产生多少连环受益效应。比如说:你布施钱去印佛经,这佛经只要在世一天,能从中受益向善甚至成佛成菩萨的,功劳你都有份。同理,你假如写了些黄色小说拍了些色情图片,在毒害心灵教坏众生,只要这些你编写的文字图片还存世还有人看到,因此而学坏甚至犯罪,你的罪报也是没完没了。告诫大家别有为贪福德效应而专做某些布施而不做其它布施的心,或者专做不花钱的布施,不愿做要花钱的布施。真正的慈悲心是不分彼此的。就算受益的只是一个乞丐或个人,福德不多,但也要积极去做。有贪恋钱财或福德的心,本身是会令你的福德大打折扣的。

   (5)用于布施的钱是净资你自己才有福德。净资是指你合理合法所得的钱财,你拿着受贿、借来、捡来的,甚至是作恶业得来的钱财去布施,受益的只是原物主或受害人,你最多只得减轻所做过的恶事的轻重而已。

  具体的布施做法(先说要花钱的):

  (1)买物放生。福报最大,你可以自己亲自去参加放生,条件不允许的话,你可以汇钱给某个人或组织代为放生。我是参加淘宝网或佛学论坛上公布的各种放生,随喜多少钱看你的能力和心意,贵在坚持恒久。你可以在留言上说:XXX(你自己或孩子或父母的名字,在生不在生都可以)随喜放生,功德回向给某些事,或者说祈愿XXX身体健康,事业顺利,XX的有缘众生早生西方极乐世界……等等话。有很多以无所求心、或作还债想坚持多年放生的朋友,有些还同时加上每天至诚信心地念佛经佛咒,吃素食的,都各自有不少神奇的感应和意外收获。实践证明大量坚持放生、吃素对治病、延寿、求财、事业顺利均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很多的事迹在佛学论坛都留有感想文章,其中“山西小院”的治病救人事迹光碟流传最广。

  (2)助造寺庙助印佛经书。福徳也最大,佛寺佛经是救世度化众生的学校和法船,功德无量。你有份参与建造的佛像佛经,无论是一只小动物或灵界的鬼神,有缘接触到佛经佛像能生起菩提心,恭敬心,因此而得度或投生善道,你也有一份功劳。

   (3)助印各类正信的,教人弃恶从善的书或光碟,各种佛经浅释解读、高僧传记等等。(插句仅供参考的意见:藏传佛教很多教派现在都争议很大,因此我在助建助印寺庙和书籍,或供养僧人时,都只选择汉地庙宇和汉传佛教派。但参与放生我例外,我的宗旨是:就算是大恶之人肯组织或出力放生,我也会随喜参加,因为这种慈悲做法是没有争议的。)

   (4)社会上各种各样救苦救难的捐助,布施乞丐、赠医施药、修桥补路等等,你就算是把一个馒头送给一位饥饿的众生吃也是布施,并不一定是非给钱不可。(不要花钱的布施):

  (5)每天至诚信心地念佛经佛咒。一来洗刷自己的心灵,令自己智慧开启,二来给有缘的众生听到,令他们生起菩提心或觉悟起来,离苦得乐。

  (6)见到或听到任何乐善好施的事或报道,都从内心由衷地赞叹这种善行善人,在内心高兴地说:向你学习致敬,希望我以后也能像你那样做去利益更多的众生。

  (7)扶老携幼、乘车让座、忍辱、主动吃亏,无偿地出力气去帮助众生,做义工、热心解人疑惑导人止恶向善,不给众生添麻烦,令众生得安乐离恐惧……等等。

  (8)孝顺父母也是行善,先贤说“百善孝为先”,应时常关心问候父母的疾苦和感受。但孝顺父母最好的方法不是给大把大把的钱财给他们,令他们生活富贵,而是悄悄地用他们的名义去布施积阴德,度化他们让他们明白行善之理,轮回之苦。

   (9)真心想要做善事的话还有很多机会,大家随缘去发现去体会。

   世人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万分诚心地多烧香多献贡品去拜佛菩萨或神灵,就是行善了,就一定会得到保佑和加持。佛菩萨或神灵都是利益众生功德无量的圣人,是众生行为道德的榜样。你不按照他们所教导的去多做具体利益众生的实事,光在求自我利益,又怎么能获得他们的感应和庇护呢?试问一个人在作恶之后,拿出巨额钱财去孝敬佛菩萨或神灵,磕头祈求消灾免难一切顺利,正直无私的佛菩萨或神灵又怎么会答应呢?任他磕破头都没用。正如有一副观世音菩萨像前的警世上下对联所说:“居心作恶,谁替你救苦救难?回头向善,何须我大慈大悲?”改变命运光做善事还不够,还要同时止恶才行,否则辛苦赚来的福报又让祸报和自己要还的恶债消耗掉了。‘瘸了一条腿’的话,命运又怎么能腾飞呢?善恶的参考标准如前所说,除了不做符合恶标准的事情外,我还说一下佛祖对佛教在家弟子的要求——守“五戒”。就算你不信奉佛教,但这“五戒”的内容都是完全符合人类道德法律标准和善良品性的要求,努力去做到是会助你增长无量的福德。

  (1)不杀生。亲手或协助他人伤害众生生命是为杀生。老鼠、蚊子、蚂蚁、蟑螂等想办法赶跑就是了,别老想赶尽杀绝了,要包容众生,它们轮回到那种角色,也够可怜可悲的了,历世恶业作得多的话,我们一样有机会轮回那些角色。别再吃什么生猛海鲜或活杀鸡、鸭、鱼等了,自己为了一顿所谓美味的饭菜,要了不少众生的性命,还有什么心地善良可言?况且我们还要在未来世的轮回中,被它们或吃或杀掉 N次,来偿还今生我们所造的杀业。就算你暂时改不了吃肉的习惯,也建议你只买宰杀好的或已经自己死掉的。别再买即点即杀的了。科学数据早就证明素食能提供各种各样肉类所提供的营养,这类文章我都留存有。现在的肉类养殖业简直是在“制毒”,我们所吃的肉那里是营养,简直是激素是化学制剂……,再加上动物被杀死时的怨气、恐怖所产生的毒素,我们吃了无数这样的“垃圾食品”,想不得病都难。另外,钓鱼、堕胎也是杀生,贩卖毒药、猎具、渔网者为间接的助杀。不从事与杀业有关的生意和工作,如:开屠宰场、开饭店(卖全素食的可以),造枪造炮、捕鸟猎兽等等。

  (2)不偷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偷盗。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顺手牵羊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浑水摸鱼是无形的盗。需要注意的是,不经物主(公家领导)批准同意下,用公家(老板)的东西办自己的事情,或工作时间偷干私事、“炒更捞外快”,将公家(老板)的物品带回家用、揩油,用免费的盗版物品,明知道那是贼脏还去买卖的……,等等也算偷盗。

  (3)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性生活,及非时(意思指不看是在什么时候)、非处(意思指不看身在什么地方)的性生活。凡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色情影视色情照片色情书刊等等,亦禁止涉足。此外,就算彼此不发生男女关系,但是去参与做第 N者、情人,破坏别人家庭幸福的,也算邪淫。不从事与色情有关的生意和工作,如:开色情按摩、洗浴场,制造与贩卖色情影视、照片、书刊等等。

      (4)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夸张吹牛、藉辞掩饰的话,人与人之间的无聊挑逗话也算妄语。说话待人和气,不动怒发火骂(写文章骂)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等等。请千万要守护好自己的这张嘴啊!它有意无意之间所造的恶业,并不比动手动脚的少。

      (5)不饮酒。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和做的糊涂事,莫不以酒为媒介的。不从事与酒类有关的生意和工作。

      看了上面佛教“五戒”所说的内容后,知道自己之前曾犯过,现在开始觉悟了,想改过怎么办?办法就是:先至诚忏悔所作的业障,忏悔完后从此永不再犯。忏悔的目的是把作恶想恶的心境彻底地清理干净,尽量把自己历世已造作了的恶业成熟的助缘条件铲除掉。有一点你要清楚的是,对于某些已基本成熟成形的果报,你必定是要承受的,连佛祖都无法改变。你如果发愿去做若干福德功德去抵减这个恶果业债,行不行得通都要看这些个“怨主”答不答应?愿不愿意和解?不行的话你就要承受一切报应。佛祖在世时,就有一个自己祖国要被灭族报应的事化解不了。就连他的弟子瞒着他,用神通保护起来的人民,在屠城之后放下来一看,那些人也全部化成一摊摊的血水……。所以佛祖苦口婆心地劝诫众生:“纵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至诚忏悔固然重要,但最最重要的是以后不再造作新的恶业。如果象流水线似地还在不停地产出恶的成品的话,那恶报应真是没完没了了。忏悔的仪式:双手合掌位于胸前,对佛菩萨像或者对着天地间,以至诚恭敬的心忏悔说:“我以前历世由于无始贪嗔痴的缘故,造下了种种的恶业,伤害了无数的众生。我现在觉悟了,我深深地忏悔我往昔所造作的种种罪业,由此所造成的恶果和欠下的债我一力承担,从今以后我会弃恶向善,努力多行善业,来偿还和弥补一切。” 忏悔文你可以抄录下来念,或者你自己再加些什么话,或改用某种佛经上的忏悔文内容来说都行。忏悔之后,就把自己往昔所作过的一切恶事忘掉、放下,千万千万别再去细想、去回忆、去重新提起某一件恶事。这样做的话,你的身体虽然没有再去犯这个恶,但意念上你却没完没了地还在犯,你的心境就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清净,无形之间你就将自己困于恶性循环的氛围中得不到解脱和安乐。

  

      总之,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别找理由,别总是“许空愿”:“等我有钱了,我要捐多少多少……”或者说:“佛菩萨啊保佑我快发大财,我将拿出多少多少做贡献做善事。”请问,是你的功劳还是佛菩萨的呀?如果是那样的,佛菩萨不如自已来做算了,用得着找个中间人吗?佛祖都说过,当你贫穷时、没有发达时,以至诚心捐出一元钱的功德,远远大于你“发财之后”捐出的千元万元的功德。举个例:有个人全部财产只有10元,另一个富翁有10亿元财产,他们同时去作布施,前者布施了9元后者布施了7亿元。表面上看,7亿是9元的 N倍,但论福德和功德,前者比后者要多,因为这9元在他财产中所占的比例比后者要大。至于那种全部奉献或舍身的,其福德和功德更是无量无边,算都算不清。有多少福德和功德主要是看你的发心程度大小,做了善事后不要暗自得意,更不要有等着拿好处,等好回报、等发大财的心和想法,就当是应该做的和本来该还的债,若无舍尽一切以布施的大德,何能感招脱胎换骨的福份?“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接下来: 金融之道:时间的玫瑰献给谁?